王曾作為大宋朝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進入到了大宋權力中心裡來。
因為他曾經出言規勸過趙恒造天書,陳彭年每次說起此事來,都會感到汗顏。
同時進入政事堂的還有禦史中丞張知白。
政事堂從來沒有這般熱鬨過。
“今日下衙,老夫請客,就算做是為你二人接風了。”
“寇相公,多謝了!”
作為首輔要請客,必須要給足麵子。
隻有李迪知道,寇準隻是嘴上說說的,最終還是王旦付賬。
如今大相國寺的萬姓市場從原先的一個月三四次,直接擴充到三天一次,也算是拉動力內需,對門的呃酒樓生意火爆,平時不提前預定,都排不上趟。
好在,王旦讓大兒子又在太平興國寺附近開設了一家酒樓,分擔分擔。
至於禦史台附近的酒樓,權當是用來收集消息用的。
就連崇明門和宜秋門的景福坊內也開設了兩家酒樓,為的是將遼國使館監視起來。
從掌櫃的到後廚灑掃都是皇城司的人,以免被遼人發覺,引發外交事件。
要說現在與遼人正麵衝突,遼人吃虧會大一點,因為他們如今將百萬大軍圍在高麗開京,暫時顧不上這邊。
“貴客請上天字一號房!”
一樓大堂的食客紛紛側目,再見到大肚便便的寇準等人上樓後,這才一臉恍然。
這家酒樓儼然成為了政事堂的食堂了。
當然這是外界的說法,寇準本人是不會承認的。
主要還是囊中羞澀的緣故。
因為這裡的酒樓與大相國寺有合作關係,所以光吃喝,最多聽個曲兒,狎妓就彆想了。
況且能來這裡的,都是有些地位的,不是光有錢就行的。
王旦坐在輪椅上,從雅間門外被他家大郎推著進來。
“這又是何物?”
“大王讓人給老夫送來的,老夫腿腳不便,有了這車後,也能到處走走看看了。”
“這是車?如何移動?”
當著幾個人的麵,王旦揮退大兒子,手撥弄著輪子,自由移動起來。
“真是神奇啊!如何做到的?讓老夫也試試?”
李迪幾個大笑出聲,每次寇準見到新奇的東西,就會上前嘗試,每次都出醜,依舊不怕。
“寇相公還是得適當的減輕體重,你的手沒法讓你的身體順利移動,這種車適合老夫與李相公這般消瘦的體質。”
“說什麼減輕體重?你就是變著法子來取消老夫的。最近有什麼趣聞嗎?”
“趣聞?你們政事堂每天處理這麼多消息,還不夠你聽的?這裡是吃飯的地方,哪來的趣聞啊?不過,實在要說的話,倒也有一事。”
他家大郎又讓人取來了一卷絹布,小心展開。
“這不是京東東路嗎?”
“聽聞往來的客商說起,此地有座小漁村,最近來了很多外鄉人,似是在此處修建碼頭和船廠,幾位相公知道嗎?”
“子明如今人不在朝堂,消息倒是一點都不閉塞。此事老夫確實知情,密州、膠西、即墨都抽掉了大量的民夫趕往此地,大王來信說起,此處暫命名為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