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朱吾適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正式啟動了。
朱吾適選擇先蓋拆遷房小區。
工人嘛,有工部的,有王德發的,更多的是應天府和附近村裡的人。
此時還沒有開始農忙,凡是願意來工作的,朱吾適照單全收。
反正都是些體力活兒,誰乾不是乾啊,乾的不好直接開除就是了。
當然了,有蓋房子這方麵技術的,朱吾適都介紹給了王德發。
人才難得,即使隻是蓋房子方麵的人才,也是很難得的。
正式開工這天,朱吾適還舉行了一個開工儀式。
專門找來了朱元璋剪彩。
畢竟是國家項目,該扶持的時候就要扶持一把。
剪彩儀式結束,隨著朱吾適一聲令下,工人們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工作。
蓋房子其實挺簡單的,第一項工作是什麼,挖坑。
大明沒有挖掘機,那玩意兒太大了,拆卸成零件運到大明也沒人會再次組裝。
沒有挖掘機,更不可能有藍翔了。
這會兒挖坑都是人工的。好在工人是不缺的,工資也不低。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一個好的農民工工資比很多白領都要高。
大明這裡,隻要管飯都有人願意乾。
畢竟閒著也是閒著,力氣又不要錢,還能給家裡省糧食呢。
朱吾適卻是堅持要給他們開工資,哪怕是少一點呢。
朱元璋表示很不理解,明明可以省錢的,為啥非要花錢呢。
朱吾適耐心解釋。
“老百姓生活不容易啊,咱們要做的是賺有錢人的錢,而不是壓榨窮人,再說了,咱們不給工錢,那彆人是不是也可以有樣學樣?”
“皇帝都不給工錢,我們憑什麼給呢?”
“咱們相當於是定了個規矩,隻要乾了活兒,就應該有工錢。”
在朱吾適看來,乾活兒不給錢,隻管飯,那還是人嗎?
朱吾適這個理由非常的強大,朱元璋無話可說。
朱吾適拿著圖紙,跟身邊幾個工部的人詳細講解著,王德發的人也在旁邊聽著。
朱吾適可不想蓋一座四不像出來。
他找人設計的拆遷房小區是一排聯排彆墅。
每家每戶都是兩層樓,樓上樓下各五十平,還帶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子,院子也有個十幾平米了。
這些沒什麼難的,難的是,房子要用最新的材料建造。
水泥,預製板,鋼筋,這些東西大明的工匠沒屬實沒見過。
為此老六還專門從他的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調了幾個人過來,負責指導工匠們使用新型材料。
如果沒有人指導,就一個簡單的和泥都乾不好。
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那邊從去年冬天開始,就在研究水泥和沙子石子的配比了。
搞定一切,朱吾適就離開了。
未來的日子裡,他每天都要來工地溜達一圈兒。
成功變成了大明的一個包工頭。
朱吾適又抽空去看了一趟解縉。
剛剛被教育過,朱吾適怕他從此一蹶不振。
好在解縉確實是個聰明人,那天被朱吾適教育過後,他思考了兩天,順利想通了。
朱吾適過去的時候,解縉正在認真學習呢。
去年冬天解縉可不是這樣的。
初中的知識還沒有學完呢,他就對動手這件事兒產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