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1 / 2)

小衝突無數,大衝突不斷。

就他媽沒有一次是主動的。

全都是被動防禦。

唯一主動的兩次,也是幫助朝鮮抗日的。

大明皇帝確實都比較有血性。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不和親,不賠償,不割地,不納貢。

他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兒值得給個好評。

但是吧,你丫的,就不能讓彆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咱就是說,非得你守,非得你死是吧?

就不能讓彆人和親,賠償,割地,納貢嗎?

不挨打就是勝利是吧。

真是太沒有出息了。

這個要怪誰,就要怪朱元璋。

就是受他的傳統小農思想的熏陶。

農民可以,安分守已,守好自已的一畝三分地,努力工作,任勞任怨。

但是皇帝不行啊。

皇帝要有雄心,不能安分守已的。

咱們華夏人,就是太老實了。

太老實了,就容易受欺負。

朱吾適不想看華夏人再被欺負了,所以他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

找機會就要刺激一下朱元璋。

整個明朝,關於倭寇的消息,朱吾適都已經整理好了。

包括近代的,什麼甲午中日戰爭之類的。

等到時機成熟,朱吾適就會把資料給朱元璋看,然後再去應天府大屠殺博物館看看。

刺激得朱元璋不得不侵略。

葡萄牙這個隻能算開胃小菜,畢竟太遠了,一時半會兒也過不去。

前期還是以租界為主,在裡斯本搞個租界,一步一步蠶食。

對於小日本兒可就不一樣了,必須一鼓作氣。

打疼他們,打殘他們,打死他們。

就像老美一樣。

小男孩和胖子放下去。

八十年了,小日本兒見了老美還是得跪著。

對咱們華夏就不一樣了。

明明咱們把小日本兒打得也很疼,但是他們一點兒不帶怕的。

為啥呢,就是因為沒有去他們本土作戰,而且也沒有碾壓。

朱吾適這次要提前幾百年就碾壓他們。

讓小日本兒永遠都站不起來。

“老朱啊,咱們扯遠了,明明要說的是貿易嘛,咋就拐到戰爭了呢。”

朱元璋沒好氣地說道。

“那還不是怪你,咱叫你過來就是要說貿易的事兒的。”

“行吧,言歸正傳,計劃我都想好了,你看看咋樣。”

朱吾適將他想要的計劃跟朱元璋說了一下。

就是之前他想到那也。

布匹,瓷器,茶葉這些,朝廷主控。

葡萄牙人如果有香料什麼的,可以賣給各地方的商人。

到時候朱吾適會牽頭搞一個展銷會。

讓葡萄牙人將他們的商品擺出來。

等到葡萄牙人賣了商品,這些錢,再加上他們沿途收集的黃金啥的。

用來在朱吾適這裡買東西。大件就是布匹,瓷器,茶葉。

再施舍他們幾件夜明珠,手表啥的。

葡萄牙人就帶著貨物回去。

賣給歐洲貴族,換取金幣。

然後一部分自已花,一部分再拿到大明來買貨物。

這樣就會有大筆的財富流入大明。

大明用這些錢發展科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