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自已的貨物在大明到底有多受歡迎。
而且他們隻是水手,並不是老道的商人。
基本上覺得價格合適,就直接賣了。
大明的商人也沒有使勁兒壓榨他們。
就拿香料來說。
收購的價格,也就是從南洋商人手裡收上來價格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成本低了三分之一,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已經賺翻了。
香料本來就貴重,哪怕是三分之一的價格,葡萄牙人也很開心。
畢竟這些東西來的很容易,基本沒啥成本。
第一天的交易量,就出乎了朱吾適的預料。
他還以為大家要先試探一下,才會成交呢。
之所以能進行地這麼順利。
也要歸功於大明幾個有威望的商人。
他們自已私下裡開過一個小會。
會議主題就一個,如何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給足朱吾適麵子。
同時又能讓這些外商覺得自已也賺了。
當時大家提出的就是,平時收購價的三分之一。
當然了這個主要針對的是大批量貨物。
數量稀少的那些東西,自已看著來吧。
假如外商手裡有顆寶石,你看上了。
不管出多少錢,哪怕你能讓他白送給你,那也是你的本事。
但是,人家有一船的香料,你用白菜價買過來,這就不行。
聰明人都看得出來,朱吾適想把這個生意做得長久。
那就不能一下把人坑死。
而且吧,大海那麼大,外商能去,自已就不能去嗎。
萬一哪天真的開海了,自已也去海上找商機。
遇見了葡萄牙人的船。
哎呦,這不是之前坑過我的那個大明商人嘛,乾他丫的。
商人隻求財。
然後儘頭會展中心開門的時候。
大明商人一問,你有多少香料,挺多的?
然後大明商人試探著出了價。
葡萄牙人隻猶豫了一分鐘,把明幣跟黃金換算好之後,馬上喜笑顏開地答應了。
葡萄牙人帶著大明的這個香料商人,還有一個會展中心的見證人,以及一個士兵,一起去船上看貨了。
大明商人一看,質量不錯,當場就達成了合作。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順便把會展中心百分之一的抽成給付了。
兩邊各一半。
這樣的場景在會展中心到處可見。
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葡萄牙人手裡大批量的貨物都已經賣完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但是又很珍貴的東西。
像什麼寶石啊,象牙啊,玳瑁啊各種各樣,看得人是眼花繚亂。
這時候想要低價買到好東西,就看自已的本事了。
畢竟有些東西,葡萄牙人和大明人,都不知道是啥。
隻是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這場交易會一直持續了一個星期。
葡萄牙人的商品也賣得差不多了。
你彆說,撿漏的也不少。
葡萄牙人賺的也不少。
要知道,貨物隻是他們船上的一部分而已。
順手弄來的。
大頭可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