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打你媽啊,趕緊跑吧。
北元皇帝收拾細軟,帶上家眷就開始跑。
往哪裡跑,當然是往東了,往東還有自已人呢。
沐英收到消息,北元皇帝跑了,他也不著急,一切都在計劃中。
沐英帶著人在和林城裡搜刮一番,跟在北元皇帝的身後,開始追趕。
他追,他逃,一路向東而去。
與此同時,徐達早就帶著人到了北平。
然後分兵三路,馮勝帶著幾萬人馬往西北方向前進,清掃內蒙古的北元軍隊。
徐達居中繼續向北。
湯和則帶人往東北方向,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等大部隊。
等北元皇帝跑到蒙古和內蒙古交界處的時候,剛好跟馮勝的軍隊碰上了。
馮勝這邊,常茂做先鋒,提著老六給他定製的兩米長大砍刀,朝著北元殘部就殺了過去。
北元軍隊趕緊射箭,結果發現,不痛不癢的。
常茂身邊都是重騎兵,全身著甲,就連馬身上都披著甲,根本射不透。
這還打個屁啊,繼續跑吧。
北元是輕騎兵,常茂是重騎兵,還真就追不上。
於是他逃他追,繼續上演。
就這樣,北元皇帝一路逃到了遼東地區,也就是現代的東三省。
此時他的隊伍竟然還壯大了。
都是被打散逃跑的北元士兵,路上彙合後,就跟著他們的皇帝一起跑路。
半個多月後,北元皇帝跟納哈出終於跟納哈出會和了。
納哈出這邊有二十萬軍隊,北元皇帝又帶過來幾萬人,實力還是很不錯的。
明軍這邊,沐英跟馮勝會合,從西邊過來。
徐達跟湯和從南邊過來。
加在一起也有二三十萬人。
大決戰一觸即發。
納哈出的軍隊此時掌控了通遼雙遼白城一帶。
明軍從西南方進發形成了合圍之勢。
元軍的優勢就是騎兵,所以他們不敢困守城池,選擇了主動出擊。
兩方人馬在通遼城西南方的平原上擺開架勢。
元軍想要趁著明軍步兵立足未穩,直接衝散他們。
可惜啊,明軍的火炮經過改良後,機動性大大提高,等蒙古騎兵衝鋒到一半兒的時候,火炮已經開始轟鳴了。
這次蒙古騎兵人數眾多,難以分散。
這給力洪武大炮用武之地,一輪輪火炮齊鳴,蒙古騎兵死傷無數。
好不容易躲過火炮的蒙古騎兵,麵對的又是碎發槍齊射。
丟下了上萬具屍體後,英勇的,曾讓歐洲人膽寒的蒙古騎兵如潮水般退去。
這仗沒法兒打了,人都沒碰到,自已先死了上萬人。
明軍的傷亡是多少呢,傷幾十人,沒有死亡的。
這幾十人還是因為打槍打嗨了,炸膛了。
大明的火銃畢竟比不得現代的槍械。
射到一定數量後,就得降溫了,不然容易炸膛。
所以神機營的步兵標配是,沒人三杆火銃,換著用。
有些士兵腎上腺素飆升,就忘了換,直接炸膛了。
還有一些則是數學太差了,數不清自已射了多少。
後方,看著節節敗退的蒙古騎兵,納哈出人麻了。
狗日的皇帝,你到底帶來的是啥敵人啊。
明軍步步逼近,元軍且戰且退。
一路打到了通遼城下。
守城戰,好,非常的好,其他的武器裝備可以發揮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