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機出現在第二日清晨,正當侍衛和下人翻遍了殿內都找不到蕭啟的遺骸時,他卻活生生的從外麵走了進來。
原來每年的元宵之夜,京中都會大型的慶祝活動,長安街上人來人往,熱鬨非凡,許多人通宵達旦地在此賞燈遊玩。
由於元衡太子體恤下屬歸家心切,又怕自己和家人的出現會驚擾到平民,所以每到這一天就命令蕭啟早早的睡下,從不允許他出去湊這個熱鬨。
然而這一年的蕭啟已經到了叛逆的年紀,越是不讓去他就越覺得心癢難耐,等到四周漸漸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就悄悄地從床上爬了起來,一路想方設法的避開巡夜的侍衛,最後從一處提前搭好腳架的圍牆上一躍而出。
一切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誰能料到蕭啟的頑皮卻在無意中救了他的性命。
彼時的蕭啟尚不滿八歲,驟然失去雙親讓他原本一片坦途的人生變得晦澀不明,艱難異常。
原本已經接近油儘燈枯的先帝因為放心不下自己的愛孫,又勉強撐了兩年,彌留之際本欲立蕭啟為皇太孫,想跳過他那些兒子們將江山直接交到蕭啟手中。
可是這一決議遭到了眾大臣的強烈反對,那些年大楚一直是內憂外患,戰亂不斷,急需一個有魄力能擔當的皇帝掌控大局,而不是立一個尚未成人的少年天子亂上加亂。
無奈之下先帝隻能在眾多庶子之中選了品性仁厚,有容忍之量的皇八子蕭元清為接班人,並再三囑咐他將來無論何時何境都要善待蕭啟,否則他九泉之下都不得安寧。
蕭元清當即在百官麵前發下重誓,一定會將大哥的遺子視為已出,護他長大成人,許他一世周全,如有違背則甘受天譴!
天子一諾擲地有聲,這些年當今聖上對待自己的這個大侄子的確不錯,內務府曾經算了一筆賬,聖上每年賞賜給蕭啟的金銀珠寶,良田美宅比其他幾個皇子加起來的總和都多!
蕭啟剛一成年,聖上就封他做了郡王,不僅親賜給他一座極儘奢華的郡王府,還委他以重任,在朝廷之中為他安排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
誰知這個蕭啟卻是一塊兒扶不上牆的爛泥,跟著百官上了三天的早朝就堅持不下去了,回到府中叫喚著這兒也疼那兒也疼,第四天早上說什麼也不下床。
聖上沒辦法,隻能放他做一位閒散皇親,偶爾分派給他一些遊山玩水的悠閒美差,在外人看來,蕭啟的日子過得簡直比神仙還要逍遙。
然而這隻是表麵,蕭啟的身份特殊,又曾經被先帝議儲,若說他這位皇帝叔叔對自己毫無忌憚那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從皇帝精心賜給他的封號就可以看出,所謂“端恪”正是端正態度,恪守本分。
蕭啟一直將這兩個字牢記於心,一言一行都小心謹慎,絲毫不敢行錯半步,可他越是這樣聖上的疑心反而越重,總是想方設法的試探他,考驗他,讓他片刻都不得安寧。
直到最後他終於想透了,皇帝之所以忌憚他是因為他是他心底的一根刺,一看到他皇帝就會想起身下的這把龍椅原本的主人並不是自己,而是眼前這個逐漸長大成人的大侄子。
隻有品嘗過這種至尊無上的滋味才會了解權力的可貴,所以無論蕭啟如何證明皇帝都無法相信他會心甘情願接受這種命運,一想到有人在暗中覬覦他的皇位他就如鯁在喉,恨不得立刻拔掉這根讓他不痛快的刺。
為了消除皇上的疑心,兩年前蕭啟一改往日的低調作風,不僅性情變得乖張荒誕,整日沉迷於酒色,還經常大放厥詞,發表一些離經叛道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