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青少年選擇獎(1 / 2)

影帝的誕生 搖曳菡萏 11275 字 8個月前

四台攝影機高速地運轉著,四個鏡頭從不同角度拍攝著《搏擊俱樂部》的最後一個場景,最後一場戲。

導演大衛·芬奇的身後站滿了人,幾個女助理用手捂著眼睛,不敢看,因為場中的威廉·布蘭德利整個左邊臉都是血和傷口,特效妝非常嚇人,但又忍不住偷偷分開手指去看,因為就算化了那樣血腥的妝,這個男人身上還是有令人忍不住著迷的魅力。

她們多希望海倫娜·伯翰·卡特就是自己呀,能成為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和好萊塢最辣的兩個男演員搭戲,無論是布拉德·皮特還是威廉·布蘭德利,如果能和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談場戀愛,那該多棒啊。

不過,很遺憾,她們沒一個能和威廉·布蘭德利或布拉德·皮特發生點什麼的,連個**都沒有,而且不止她們,剛剛和男友分手目前已經恢複單身的海倫娜·伯翰·卡特也沒和兩人擦出火花——兩男一女三名主演都是單身,都是俊男美女,居然半點花邊緋聞都不鬨,這實在是有點不科學。

而且,布拉德·皮特還是出了名的人容易和合作女演員擦出火花的類型,他的包括格溫妮絲·帕特洛在內的兩任前女友不都是這麼來的麼。

或許,也有可能是布拉德·皮特和威廉·布蘭德利兩個人都把過多的關注與精力都消耗在對方身上了。

沒錯,大家不是笨蛋,劇組大部分人都注意到了兩名男主角彼此之間,從開拍起就存在著的微妙氣場——那根本不是普通的合作搭檔之間會有的相處模式。

說是朋友,但威廉·布蘭德利和布拉德·皮特私下裡從不對對方微笑,而且從拍第一次搏擊戲的時候,就在把對方往死裡揍,讓大家恐慌兩人是不是結下了什麼深仇大恨,非要在劇組動手才能解決不可;說是敵人,但劇組的工作人員經常能聽到他們站在一起爭論,有時候是在片場有時候是在化妝室,有一天甚至是從酒店走廊裡聽到的房間傳出來的聲音,而且辯論重點有時候是劇本有時候甚至是國際問題,西藏還是德國什麼的,讓碰巧聽到的工作人員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或者乾脆說是這兩個人一個是堅定的民主黨另一個是堅定的共和黨,以後還都是要參加選舉的那種,不然為什麼要為這種問題辯論的那麼厲害呢?

所以一開始才會有兩人不和的傳聞從劇組流傳出去,並被外麵的媒體報道,其中幾張威廉·布蘭德利和布拉德·皮特因拍戲、因化妝而鼻青臉腫的照片,還不知怎麼被記者得到了,很是炒作過一陣子。

也就是在那時候,在某日拍攝結束後,很多工作人員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導演大衛·芬奇忍無可忍地對兩個人吼:“脫口秀也好,雜誌專訪也行,哪怕是電台采訪,總之到宣傳期的時候,你們兩個必須給我一起去參加活動,打破那些不和傳聞!”

劇組的工作人員一開始也是和導演大衛·芬奇一樣,深信威廉·布蘭德利和布拉德·皮特不對頭,並唯恐他們在私下裡鬥毆,或是在拍攝時故意對對方下狠手的,但是隨著拍攝日程的慢慢推進,他們發現,這兩人雖然總是在對方麵前表現的像是個混蛋一樣,但是或許也正因如此,對戲時火花四濺,化學反應強烈到攝影師都想戴著墨鏡工作。

威廉·布蘭德利飾演的傑克和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泰勒在電影裡的關係本就很微妙,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男人偶有毆鬥、嫉妒和針對,但又同吃同住有一起奮鬥的事業(搏擊俱樂部),這種有時候像敵人但有時候比兄弟還親密的關係,如果一方性格強勢一方弱勢的話,弱勢一方極易被壓製的存在感降低,但是威廉·布蘭德利和布拉德·皮特並沒有,泰勒這個角色個性很張揚,布拉德·皮特演的也很用力,但是傑克的風頭並沒有被搶光,而且在某些鏡頭裡,威廉·布蘭德利內斂但張力十足的表演方式,甚至讓布拉德·皮特淪為了陪襯。

她們終於明白為何後來又看見不知道為什麼在爭鋒相對的布蘭德利和皮特,大衛·芬奇卻不僅不阻止,還笑的一臉意味深長了——如果兩人的針鋒相對不會產生什麼惡**件,反而對拍攝有益的話,那大衛·芬奇很歡迎威廉·布蘭德利和布拉德·皮特間的氣氛再劍拔弩張一點。

瞧,布拉德·皮特又在盯著威廉·布蘭德利看了,嘿,他到底在想什麼,眼神才會變得那麼怪異又複雜?

……

布拉德·皮特到底在想什麼?

哈,這還真的是個好問題,因為就連他自己都很難說清此刻全部的想法。

有點挫敗,有點不甘,有點懷疑,有點反思……好吧,還有一點嫉妒。

布拉德·皮特一開始真的是想和威廉·布蘭德利搞好關係的,雖然他是有點不爽布蘭德利啦,但畢竟對方是好萊塢人人皆知的明日之星,能和對方做朋友,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是讓布拉德·皮特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威廉·布蘭德利竟然從一開始,就對他存有不滿情緒,而且多次炮轟他的政治傾向以及過往作品!

這是在開玩笑嗎?!布拉德·皮特一開始甚至是不敢置信的——威廉·布蘭德利的所有話語和觀點都是極其驚人的,聽起來更像一個布爾什維克而不是看新聞的美國公民,但關鍵是,好萊塢怎麼可能會有布爾什維克?!

美國是政治大國,國民的政治熱情普遍較高,每個州都有幾個政壇明星,大選的時候,政黨候選人的辯論直播甚至會比脫口秀節目的收視率還要高,所以,好萊塢雖然號稱是“遠離肮臟政治的烏托邦”,其實並不能免俗,每年總統大選,還都會有幾個明星出來為民主黨或共和黨的候選人站台,而且,如果某個明星熱衷政治話題並且傾向正確的話,那麼他/她也更容易獲得較多的成年觀眾(18-49歲)青睞。熱衷政治+傾向正確=愛國,真的有很多民眾是這麼認為的。

那麼,在好萊塢,要怎麼參與政治才顯得既愛國、又對社會有貢獻,還不會一不小心踩到地雷惹民眾甚至執政黨不滿呢?

首先當然是要站對隊,早些年保守主義盛行,共和黨比較吃香,現在隨著時代風氣的逐漸開放,好萊塢已經是民主黨的天下了;其次,當然是越少參與國內政治話題越好,美國國內黨派紛爭較重,無論站哪一邊,總有風水輪流轉的時候,相反,如果隻是對國際問題發表看法,甚至隻熱衷於國外的政治議題,那就是再安全不過的選擇了。

不然好萊塢為什麼有那麼多明星會對非洲、中東和亞洲問題感興趣?當然是因為如果他們今天敢在電視或電台節目裡大談美國的印第安政策或墨西哥移民政策,那無論他們說了什麼,明天絕對會收獲一堆的抗議和指責,甚至還會有來自脫口秀主持人的挖苦和諷刺。

布拉德·皮特為什麼會拍《西藏七年》,為什麼會和故事原型海因裡希·哈勒見麵,排除他個人的政治傾向外,不就是因為西藏話題在好萊塢,乃至在歐洲電影圈,都是一個極易博得好感度的話題嗎?起碼皮特本人因為這部電影在好萊塢就獲得了不少友誼,和喬治·克魯尼交情甚篤也是其中一個收獲,其他就連對政治不太熱衷的演員導演,提起這部電影,也都知道一二。

布拉德·皮特一直認為自己代表的是正義一方,也一直相信《西藏七年》是部揭露真實的電影,所以當威廉·布蘭德利提出了相反觀點,甚至更有說服力的時候,他才會那麼震驚,那麼憤怒。

——雖然後來在不情不願的接受了太多信息後,布拉德·皮特對自己曾經的立場也產生了懷疑,但這改變不了他早已存在的,對威廉·布蘭德利的敵視對立情緒。那來源於他的麵子和驕傲被對方狠狠摔打踐踏之後。

從和威廉·布蘭德利鬨翻的第一天起,布拉德·皮特就發誓要在拍攝時碾壓對方,要讓傑克這個角色無論在鏡頭裡、剪輯中還是大銀幕上,全都看起來暗淡無光,這才好發泄他被堵的啞口無言時的憋屈,和搏擊時身上得到的那些青紫傷口——布蘭德利這個該死的布爾什維克!

威廉·布蘭德利飾演的傑克在電影裡是一個懦弱的小人物(起碼一開始是),而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泰勒,劇本裡從一開始便寫了“擁有傑克沒有、又希望擁有的所有優點”,可想而知泰勒會是一個多麼張揚肆意的人物:泰勒既臉蛋英俊肌肉結實,又有著這個時代已經快要消失了的嬉皮士般的個性,他的頭腦裡有著無數瘋狂的點子,又能如數把他們化為現實,在搏擊俱樂部裡,泰勒能對彆人狠,但他對自己更狠,所以在女人眼中,泰勒是個魅力無邊的情人,在男人眼中,泰勒是個人格魅力十足的領導者。

布拉德·皮特一直都很擅長飾演這種非常人類角色,他曾獲得過的兩項重要榮譽,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一個是靠演凶殘殺手(《加州殺手》)另一個是靠演喋喋不休的精神病患(《十二隻猴子》)得來的,所以泰勒這種角色,對他來說挑戰力度不大,演起來簡直遊刃有餘。

雖然總被片商認成是花瓶演員,但一個奧斯卡提名已經證明布拉德·皮特是有演技的,他不是初入好萊塢的愣頭青,也很是和幾個大導演合作過,更有過和湯姆·克魯斯在《夜訪吸血鬼》裡搶鏡頭的經曆,皮特深諳搶風頭的精髓,他知道要怎麼讓和自己同處一個鏡頭裡的演員存在感變弱,還不會輕易被導演、製片人看出來——起碼他自認比小了他快十五歲的威廉·布蘭德利要懂。

一開始布拉德·皮特成功過幾次,新角色的出場總是搶眼的,更何況泰勒·德頓,皮特拚上了自己多年的表演功底,隻用了幾個鏡頭,就將泰勒的玩世不恭刻畫的惟妙惟肖,將男人味十足的性格展現的淋漓儘致。不用在晚上專門去剪輯室看鏡頭,皮特就知道,他會贏。

不過,為了親眼看到布蘭德利被自己襯托的有多蒼白,布拉德·皮特還是會在每天拍攝結束後,來到剪輯室,裝作是要查看自己當天表演尋找不足的樣子,其實則是盯著所有威廉·布蘭德利的鏡頭猛看,並和自己的鏡頭做對比。

布拉德·皮特很是擁有了一段心情暢快的日子,每天晚上帶來的好心情,讓他在第二天拍攝的時候更加投入,泰勒·德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了他幾年來最投入也最用心的角色,自從《十二隻猴子》後,布拉德·皮特已經很久沒有對一部電影花費如此多的精力。

但是,好景不長,慢慢的,基本上每晚都會把當天拍攝內容重看一遍的布拉德·皮特發現,泰勒漸漸遮擋不住傑克這個角色釋放出來的光芒了。

威廉·布蘭德利竟然將傑克這個原本有點無聊的角色,演的非常有層次,不,或者說,傑克就像一個獨立的人,隨著拍攝日期的增長而不斷成長的,每一天都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他跟布蘭德利一起拍攝的人可能輕易察覺不了,就像每天見麵的家人總是很難察覺對方有變老一樣,但是像布拉德·皮特這種,會回過頭去看之前拍攝下的鏡頭的人,日積月累,才發現了這種變化——

威廉·布蘭德利扮演的傑克,有著三段非常明顯的性格轉變,最初的傑克小心翼翼唯唯諾諾,是個非常無聊的人,而當傑克遇到泰勒之後,他的行為舉止不自覺的在向對方靠攏,無論是說話的方式還是肢體語言,都和最初的懦弱形象不太一樣了,不過這時候的靠攏是有掙紮的,傑克經常會有一些思想上的鬥爭,會覺得泰勒的行為是錯的,這時候的傑克大體上還是在做他自己,但在後來有那麼幾個瞬間,傑克的性格像是徹底“泰勒”化了,尤其是傑克用自殘的方式威脅上司的那一幕,表情乖戾神情自信,舉止誇張行為瘋狂……

如果對方的表演的僅止於這個水平,那麼布拉德·皮特會覺得驚訝,卻也不會過度震驚,因為這個程度的演技在好萊塢並不是非常罕見的,重點是威廉·布蘭德利在詮釋完傑克的整個“泰勒化”過程後,又將傑克“回歸本我”的情感掙紮刻畫的也很酣暢淋漓——如此層次清晰的情感處理方式,如此深沉內斂的表演方式,讓布拉德·皮特認識到了自己的失敗。或者說,是泰勒這個角色的失敗。

泰勒·德頓依舊很耀眼,這一點沒有改變,但布拉德·皮特將之詮釋的越張狂,對比著傑克潛移默化的轉變,越顯得泰勒這個角色隻有一麵,層次單薄的厲害——可以這麼說,當觀眾看到《搏擊俱樂部》這部電影時,他們或許會在一開始被泰勒驚豔,但到最後打動觀眾甚至能令他們思考的,肯定是傑克。

而且泰勒和傑克一動一靜,反倒顯得泰勒張狂的就像乍然綻放的煙花,隻有一瞬間的絢麗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過後仔細回味,形象不夠豐富,也不夠有韻味。

發現這一點後,布拉德·皮特的心情煩躁極了,但更讓他感覺糟糕的是大衛·芬奇竟然對他感到越來越滿意,原因是:“乾得好布拉德,泰勒這個角色有些時候就是要成為傑克的陪襯,在這一點上你做的很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