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一般是以前大戶人家給管家們打的。”
“應該不止一副吧?”
烏烏泱泱的路人堆中間,突然給一個人讓了路。
來的人四十歲上下,穿了一身半舊的勞保服,腳上是一雙綠膠鞋。
一口很濃重的南方口音。
“老板好眼力,這一套是五把。”
說著黃文新把五把算盤都從帆布袋子裡掏了出來。
從上到下排開。
人群嗡一聲,炸鍋一樣。
這麼好的東西,居然有五把?
勞保哥扭臉朝後麵一點,上來一個高中生模樣戴黑框眼鏡的小孩。
遞來一把放大鏡。
勞保哥把袖子挽了挽,蹲在路邊,拿放大鏡挨個看珠子。
怕的是摻進去兩顆假的,這東西就不上價了。
隻是這一抖手,卻露出來手腕上的一塊明晃晃勞力士金表。
黃文新朝黃皮子對眼神。
黃皮子收到信號,皺眉搖搖頭。
他也不認識這是哪來的主顧。
這潘家園人流量這麼大,三教九流都來看熱鬨。
每天都有新的老板光顧,也有老東西打眼。
他從來沒見過勞保服,和算盤小哥一樣,都是生麵孔。
一時黃皮子倒是有點後悔,剛才提柳五爺的事。
這人要是奔著柳五爺來的,不是把賣算盤的孩子害了嗎。
趕緊上前搭腔:
“這位老板貴姓?”
黃文新聽到黃皮子開口,順勢把萬寶路散了兩根。
勞保哥和高中生都沒接。
“鄙人姓李。”
說完把放大鏡也收了起來,很滿意地點點頭。
“不瞞兩位老板說,鄙人在榕城有個小店。”
“有一位老相識特意讓我找找算盤戥子這東西,想改改他家裡的風水。”
“剛才提到的柳五爺,不知道能否割愛。”
“這幾件,我全部拿了,保證不會在市場上流出來。”
黃皮子一聽這人介紹來曆,神經就放鬆了下來。
甭管真假,至少不是砸場子的。
還沒等說話,卻見隔壁賣牛角、虎鞭、大力丸的老王哈哈大笑:
“李老板,你聽這黃皮子扯淡呢!”
“柳五爺是什麼人物,在前門做買賣的體麵人,多長時間不來咱們潘家園了。”
“也就黃皮子,當年不知道哪裡淘換來一個錯金銀的馬鞍,被柳五爺看上了。”
“以後不管是誰來,都把這位爺扯進來拉大旗。”
“您看上隻管問,不用怕。”
勞保哥也笑了。
此時圍著的路人越來越多。
大家都抻脖子等著看成交價。
按理說買主已經露了這東西下家有用,黃文新大可以繃價。
但是今天是他第一次在潘家園亮相。
就算少賺點,也得把招牌打出去。
“李哥,我年紀輕,沒想到第一次跑江湖就碰到識貨的貴人了。”
“家大人給我拿了這個,當以後做古玩的本錢。”…。。
“臨行前也跟我說了個價。”
說完伸出食指比了個1。
“一千塊錢,您五把全拿走。”
在1990年,一千塊錢,幾乎是普通工人小半年的工資了。
可以買三輛自行車,或者兩台索尼牌的黑白電視機。
購買力還是很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