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走進四合院的老者,院子裡的眾人臉上頓時露出了敬重的表情。
對這位年紀快達到八十,卻依舊在為華夏民族樂器的未來儘心竭慮的老人,他們這些人沒有辦法不打心眼裡佩服。
等龔語在院子西側的一棵大槐樹下的石凳上坐下之後,也意味著他們協會今天的會議正式開始。
“各位,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咱們華夏傳統樂器在音樂界的生存環境越來越糟糕了,我聽說有好幾家樂團都在辭退傳統樂器演奏者,這些樂團可以說是咱們傳統樂器的最後一塊陣地了,如果連這塊陣地都丟了,那咱們華夏的民族樂器就真的完了。對於這種情況,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的辦法沒有?”
看著坐在四合院中的眾人,龔語用很沉重的語氣說道。
此言一出,四合院內立刻充斥著一股壓抑的氣氛,尤其是在龔語的凝視下,眾人隻感覺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凝滯了一般。
看到這一幕,龔語忍不住歎了口氣。
對於這種情況,他早就已經想象到了。
如果要比民族樂器演奏或者研究,再坐的各位絕對是一個賽過一個。
可是如果要讓他們出主意,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其實這樣的話題,早在幾個月之前,他們就開始討論了。
可是這幾個月過去了,眾人依舊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對於這種情況,龔語也是無奈。
為了能夠讓民族樂器能夠發展下去,龔語甚至利用自己的人脈找到了一位國家智庫的人員,希望對方能夠幫他參謀參謀。
結果那位高人結合當前華夏的局麵,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想要讓民族樂器繼續發展下去,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除非是有國家媒體的背書,再加上各大媒體的共同推動,否則想要讓華夏民族樂器能夠發展下去,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得到這個結論後,龔語心中頓時涼了半截。
想要讓各大媒體推動,這怎麼可能?
龔語可沒有那麼大的麵子。
在萬般無奈之下,他隻能再次將協會的骨乾們召集起來。
雖然依舊是老生常談,但是他還是希望協會的骨乾們能夠討論出一個好的辦法。
當然,龔語也知道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是萬一呢?
作為華夏民樂協會的會長,他真的不能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華夏民樂就這麼凋零下去。
見龔語已經將話題引了出來,再坐的眾人再也沒有辦法裝傻充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