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駁殼槍,眯著眼略一思索,心裡漸漸有了想法。
“今年是個好年頭啊!”
“我看就叫做四零式駁殼槍吧!”
趙剛也提了一個建議,“不如我們再加上白碗峪的白字!”
“四零式白造駁殼槍如何?!”
“白造?嗯……”,李雲龍皺起眉頭來,總感到有些彆扭。
“不行,白造,白造,這不成了白白造了麼?!一點都不吉利!”
被李雲龍這麼一說,趙剛也意識到其中的問題,雖然他不相信這種寓意之說,但現在大環境如此,說出去確實有些不好聽。
而且,就連李雲龍都會對此感到介意,考慮到隊伍上的戰士們的認知水平,說不定會產生意外的抵觸心理。
白造的駁殼槍?!意思是說這槍白造出來了,不好用麼?!
最後,還是決定就用四零式這個簡單的落款。
反正這駁殼槍也是暫時過渡的,以後他們還會製造屬於自已的手槍。
“老趙,這新式步槍不是一時半會還沒出爐麼”
“不如這兩天,咱們就先多造點這個四零式駁殼,到時候一塊給旅長和師長他們送去”
“也讓旅長和師長知道知道,他們的支持是正確的,讓他們也一塊高興高興!”
於此同時,一隊人馬已經跨過了白晉鐵路,進入了太嶽山區邊緣,向著白碗峪的方向而來。
這一隊人馬正是從總部和旅部那邊調配到白碗峪的軍事指揮乾部和技術人員。
人數還不少,起碼得有二十多人了,一路上小心翼翼,進入了太嶽山區邊緣,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李雲龍還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軍事指揮人員,距離白碗峪已經不足兩天的路程。
在和趙剛分開後,李雲龍又去看了一會孫德勝他們的學習情況。
在鼓勵了孫德勝一番後,便帶著和尚回到了白碗峪中。
來到村邊,李雲龍正打算去看看一營和二營的日常訓練情況。
恰好碰到了已經帶隊返回的徐高翔,李雲龍立馬湊了過去,好奇的打量著隊伍裡運送的那些粗壯的樹木。
“這就是那什麼核桃楸麼?!這樹可夠粗的!”
徐高翔拍了拍硬實的樹乾,“沒錯,這些核桃楸木基本都是二十年以上的樹齡了!”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那片山林裡,這種核桃楸木大約在每平方公裡就有不下四五百棵!”
“還都是二十年以上的成年木材!”
“也就是說,單這一片山林裡的核桃楸木,就夠你們用上好幾年了!”
李雲龍聞言也不由得咂吧咂吧嘴,“這白碗峪還真就是塊風水寶地啊!”
徐高翔不忘提醒了一下李雲龍關於植樹的事。
“對了,老李,雖然木材充足,但咱們不能坐吃山空啊!”
“咱們還得為我們的後代考慮考慮,不然趕跑小鬼子了,這裡也都變成光禿禿的一片了!”
李雲龍點點頭,雖然他不懂得什麼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但也知道要是他們把樹都砍完了,以後這裡的後生們可就沒得砍了。
徐高翔提了一個建議,“老李,我們可以讓村民們幫我們砍樹和植樹啊!”
李雲龍來了興趣,看向徐高翔,“老弟,說說看,具體怎麼個章程?!”
徐高翔蹲了下來,在地麵上用樹枝畫了一個大大的圈。
“老李你看,這個圈就代表整個山林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