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料到了這裡,就不在言語,各自懷著各自的心事,站在金水橋邊上當侍衛。
過了沒多久,寇準從宮裡出來了,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怒。
他到了寇季身邊的時候,隻說了兩個字。
“回府!”
寇季有心追問寇準跟劉娥談的如何,可寇準明顯沒有說話的意思,他就隻能跟著寇準往府裡走去。
陳琳在寇準祖孫離開以後,也悄然的返回了宮裡。
他回到了自己的房裡,寫了兩個便條,通過兩個年邁的老嬤嬤遞了出去。
一個遞給了東門藥庫,一個遞給了器械監。
寇季跟著寇準回了寇府,一進府門,寇準就開口了,“劉娥的意思是,一動不如一靜……”
寇季聽到這話,氣笑了,“這麼難得的機會,居然就情願乾看著?”
寇準歎了一口氣道:“劉娥的意思是坐山觀虎鬥,等他們鬥出一個結果以後,我們再插手。”
寇季譏笑道:“劉娥大概是覺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候趁他病,要他命。可不論是西夏,還是遼國,縱然變成了病虎,也不是朝廷能輕易拿下的。
西夏若是落敗,必然會成為遼國的藩屬。到時候他們聯手南下,誰攔得住?
遼國一旦落敗,西夏必然勢頭大漲,到時候少不了攻入我大宋,掂量掂量我大宋的斤兩。
一旦我大宋稍有敗勢,西夏就能借此立國,建立霸業。
所以,不趁著他們戰事膠著的時候插手,等到戰後再插手,純粹是尋死。”
“哎……”
寇準又歎了一口氣,幽幽的道:“兵權在劉娥手裡,她不願意出兵,老夫也無可奈何。”
寇季追問道:“許折種兩家便宜行事之權的事情怎麼說?”
寇準瞥向寇季,道:“劉娥不允,言稱等西夏和遼國正式交手的時候,再做定奪。”
寇季聽到這話,沒有太大的失望。
劉娥在得知遼國欲征西夏的時候,會有如此反應,在寇季的預料之中。
劉娥若是有雄心,也不會在掌權期間,慢慢的看著西夏坐大。
“是時候推向敏中上位了。”
寇季幽幽的說。
他看向寇準,淡然道:“向敏中上位以後,雖然不會以祖父馬首是瞻,但是在這種事情上,他一定會跟祖父您站在一邊。”
寇準聞言,緩緩點頭。
頓了頓,他疑問道:“你準備怎麼幫向敏中謀劃?”
寇季一愣,攤開手道:“憑我給向敏中的那篇文章就夠了。”
寇準沉吟道:“那文章雖好,可是不是太單薄了點?”
寇季認真的道:“已經足夠了。”
寇準見寇季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
寇季拱了拱手,道:“祖父,那我先會院子裡待著去了。往後幾日我就不上朝了,等出結果的時候,我再上朝。”
寇準點了點頭,擺了擺手,讓寇季退下。
……
此後幾日,寇季一直待在院子裡,沒出去,也沒有去上朝。
除了趙禎送來了三份信箋,催他上朝外,沒人關注他。
遼國欲征西夏的事情,隻有少數的幾個人知道,並沒有被廣泛傳播,所以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件事,也沒人細心的去關注此事。
滿朝文武的目光,皆被參知政事之位吸引。
他們很想知道,在年關之前,參知政事之位會花落誰家。
經過朝堂上幾輪篩選,最後確定下來的參知政事候選人有三位。
呂夷簡、向敏中、王欽若。
呂夷簡的呼聲最高,呼聲最大。
其次是向敏中。
至於王欽若,呼聲雖然有,但並不大。
除了背地裡投靠了趙元儼的一些官員外,朝堂上大部分官員,沒人為他搖旗呐喊。
這也是他自己作的孽。
他出任宰相的時候,為了討好趙恒,沒少背地裡向趙恒進讒言,陷害百官,百官們心裡都記著仇呢,自然不會幫他搖旗呐喊。
就在三人競爭參知政事最激烈的時候,一則小故事,在汴京城裡悄無聲息的流傳開了。
事關宮廷隱秘,所以傳播的速度特彆快。
短短三天,就已經鬨到了街知巷聞的地步。
故事的內容也簡單,也是百姓們熟知的故事,隻不過戲劇化了一部分,讓它聽著更動人了。
故事的名字,叫做狸貓換太子。
出自寇季手筆,由向敏中傳出。
寇季把原有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刪刪減減了一部分,湊成了一個新的故事,傳播給了百姓。
此故事一出,廢除劉娥的呼聲再次高喊了起來。
那些還沉浸在奪取了提刑司權力的竊喜當中的六部官員,以及禦史言官們,終於清醒了過來。
他們此前在劉娥為先帝守靈的時候,謀劃了四十九日的廢除劉娥的彈劾,還沒有上表。
於是乎,百官們彈劾劉娥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樣飄進了皇宮。
劉娥被百官們彈劾的奏折,弄的焦頭爛額。
才擺脫的危局,又一次被人掀起,劉娥再次陷入危局。
不僅如此,呂夷簡身為劉娥的黨羽,也跟著遭了殃。
原本他出任參知政事的呼聲最高,可當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傳遍了汴京城以後,百官們彈劾劉娥的同時,也厭惡了他,他的呼聲一下降到了最低點,比王欽若還不如。
向敏中出任參知政事的呼聲,一下子蓋過了他。
年關前最後一次大朝會。
決議參知政事人選的時候。
寇忠弓著腰敲響了寇季所在的院子裡的門戶。
“小少爺,起了嗎?”
寇忠一邊敲著門,一邊低聲呼喚。
“起了……”
門內傳出了寇季的聲音。
寇忠一喜,趕忙道:“老爺說,讓您換上朝服,隨他一起去上朝。”
“要出結果了嗎?”
寇季幽幽的聲音從門內傳出。
“你且等等,等我換上朝服。”
話音落地,門內再也沒傳出寇季的聲音。
寇忠恭謹的站在門外等著。
良久之後。
寇季打開了門戶。
他穿戴著自己那一身朱紅色的官服,邁步往外走去。
到了寇府門口的時候,寇準已經在門口候著了。
寇季對寇準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