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更多的百姓,在成群結隊的向汴京城裡湧來。
一場洪水,讓他們變得一無所有。
除了到汴京城裡討一口皇糧吃以外,他們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活命的辦法。
“粗略估計,災民有二十萬之多……”
李迪丟下了手裡的文書,痛苦的閉上眼。
寇季聽到這個數字,心頭微微一跳。
二十萬無家可歸的流民的安置問題,可是一個大問題。
汴京城不同於保州。
寇季在保州的時候,可以領著保州的軍民去吃大戶,去搶去奪。
可在汴京城卻不行。
“朝廷給流民劃撥了多少地方,讓他們安家立業?”
寇季追問。
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若是沒有足夠的地方供給流民生活。
縱然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沒辦法安置這些流民。
李迪聞言,殺氣騰騰的道:“城外的地方,你看中了那塊,就把流民安置在那塊。若是占了誰家的田產,朝廷回頭自然會有所補償。
若是誰不同意,你來告訴老夫。
老夫親自去找他們。”
很顯然,若是有人在這件事上使絆子,李迪一定會讓他見識見識刀子的厲害。
聽到李迪這話,寇季也就放心了。
寇季對李迪拱了拱手道:“那小子就先下去準備了。”
李迪陰沉著臉點點頭。
寇季出了軍帳,直接回到了府裡。
隨後他召集了劉亨、曹佾、張成、慕崇、錢樂等人商量了一番。
……
兩日後。
慕崇到了寇府,找到了正在拿著圖紙給匠人們講解的寇季。
“寇工部,您要的第一批東西,我們的人已經運到了汴京城外,就在城外的五丈河上停著。隻要您一聲令下,東西隨時能送到您指定的任何地方。”
寇季聽到這話,心頭一震。
“好!”
“讓你的人,速速把東西搬到南城門外。到了北城門外,找劉亨,劉亨會告訴你們,把東西放到什麼地方。”
寇季吩咐了一聲。
慕崇答應了一聲,出了門,就去找慕府的管事搬東西。
寇季不由的感歎,“商人的辦事效率,就是比朝廷快……”
朝廷的賑災糧食還沒有運送到位。
慕崇等人答應寇季的東西,就已經準備好了第一批,並且還運送到了汴京城。
朝廷的賑災糧食,是從距離開封府最近的常平倉裡調過來的。
從朝廷的文書送達以後,一直到今日,依舊沒有運到。
慕崇走後,錢樂、孟惟忠,相繼到了寇府,告訴寇季,他們準備的第一批東西,已經運送到了汴京城。
三人之中,唯有錢樂運送的木料,出現了一點意外。
錢樂的木料走的是水路,是紮成木舟,沿水流下來的。
在運入汴京城的時候被汴河上巡視的水軍給攔下了。
寇季讓人去曹府,給曹瑋打了一聲招呼,水軍痛快的就給錢樂木料運輸隊伍放行了。
寇季要的第一批東西運到了以後,他帶領著府上的匠人,出了汴京城。
經過了兩日的晾曬。
城外的淤泥,已經開始漸漸凝固。
許多淤泥凝固的泥塊,裂開了一道又一道的大口子,向外翹著泥皮,人踩上去以後,嘎巴嘎巴響。
淤泥雖然凝固了,人走在上麵也沒有多少危險,但是車馬卻很難通行。
在淤泥塊上麵,隨處可見的是禁軍將士。
他們依照朝廷的命令,在搜羅城外的那些屍骸。
一個個的浮屍,被從淤泥塊中拽出來,堆成了一堆。
一場場燃燒的大火,在汴京城四處升起。
寇季帶著匠人們,踩著淤泥塊,到了汴京城北城門外。
寇季之所以選中北城門外,有兩點。
其一,北城門外地勢比南城門外高一些,洪水奔流而下的時候,北城門受災遠沒有南城門嚴重。即便是有淤泥,淤泥也沒有南城門外那麼深。
其二,北城門外建有一座皇家園林,所以北城門外周遭的大片土地,皆是皇莊。
占據了皇莊安置流民,就不需要再因為田地的問題,跟其他人去扯皮。
寇季等人到了以後,劉亨等人早就到了。
慕崇等人正指示著勞力們在搬東西。
劉亨則帶著人,用一塊塊的青石板,硬生生的在空地上砌出了一片可以放東西的地方。
寇季拽住了劉亨,疑問道:“你從哪兒弄到的青石板?”
劉亨指了指不遠處被洪水侵蝕了一半的瑞聖園。
寇季一臉愕然。
劉亨大大咧咧的道:“瑞聖園建在一個矮丘上,洪水隻侵蝕了外牆,裡麵也隻侵泡了幾個院子。院子裡的青石板被水泡鬆了,一撬就出來了。
反正瑞聖園現在沒人管,我就撬出來先用著。”
寇季聽到這話,哭笑不得,指了指劉亨,卻說不出一句指責的話。
“回頭想個辦法,把此事告訴朝廷,借著安置流民為由,免了你的罪責。”
寇季叮囑了一句。
劉亨點點頭。
然後二人就盯著慕崇、錢樂、孟惟仲的人開始搬東西。
劉亨看著慕崇等人手底下的那些勞力們扛著包裹,在淤泥塊上快速的奔走,有忍不住感歎道:“慕、錢、孟三家辦事,比朝廷還靠譜啊。”
寇季淡淡的道:“很多時候,錢要比命令更管用。”
劉亨側頭看向寇季,疑問道:“怎麼講?”
寇季指著正在指示著勞力搬東西的慕崇道:“慕崇一口氣雇了十一條大船,告訴所有的船老大,誰先把東西送到汴京城,賞黃金二十兩。”
“然後船老大們就爭先恐後的劃著船,把東西送到了汴京城?”
“不錯……”
“若是慕崇命令他們呢?”
劉亨發問。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或許他們會到的比朝廷的糧食還要晚。”
劉亨長歎了一聲,道:“朝廷啊……”
他並沒有開口說出朝廷的什麼過錯。
但從他的語氣裡,明顯聽出了他對朝廷辦事效率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