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一身大紅龍袍,出現在了所有人眼前。
前後左右,數千宦官、宮娥隨行,聲勢浩大。
繞行了皇宮九重禁苑,撒下了無數賞賜給那些宮娥、宦官,到了延福宮前。
一身大紅龍袍的趙禎,同一身大紅鳳袍的曹氏女,同時到達了延福宮前。
中間的時辰,不差分毫。
一根粗壯的紅綢,分彆遞到了趙禎、曹氏女麵前。
二人牽起紅綢。
在數萬人的呼喊聲中,齊齊走向了延福宮。
寇季在這個時候,率先離開了對付,走到了延福宮前唱讚。
在寇季左右兩側,足足有一百零八位宦官,充當他的傳聲筒。
在寇季的唱讚聲中。
在數千官員們的呼喊聲中。
趙禎、曹氏女,牽起紅綢,入了延福宮。
延福宮內。
劉娥高居上首。
寇準坐在一側。
在階下,坐著曹玘夫婦。
其餘人等,皆站著。
縱然是各國使節、各番邦使節,也站著。
趙禎、曹氏女入宮以後。
寇季的差事算是歇下了。
他跟著入了宮。
之後的唱讚,會由寇準、陳琳二人主持。
趙禎、曹氏女入殿以後。
陳琳捧著一卷卷的詔書,開始宣讀。
宣讀過以後。
寇準起身,開始為趙禎、曹氏女主持婚禮。
隻不過。
跪拜禮,卻用不到趙禎、曹氏女二人身上。
同樣是拜天地。
趙禎、曹氏女二人拜上天的時候。
需要擺出香案、供品,焚香上告蒼天。
同樣是拜高堂。
趙禎、曹氏女拜過了劉娥以後,劉娥會賜下鳳印給曹氏女。
當然了,曹氏女自然沒辦法親自去接。
由她身邊的女官代勞。
而在拜過了曹玘夫婦以後。
曹玘夫婦需要回拜,以臣子禮儀回禮。
自此以後。
曹氏女,便是君。
曹玘夫婦便是臣。
無論何時何地,見到了曹氏女,皆要率先施禮。
君臣、父女……
君臣大於父女。
同樣是夫妻對拜。
拜過以後,卻無需直入洞房。
趙禎、曹皇後,會在滿朝文武、番邦使節、各國使節恭迎聲中,坐上龍椅、鳳椅。
此後。
便是一係列的冊封詔書宣讀。
首當其衝的是曹玘夫婦。
曹玘一躍成為了國丈。
獲封吳國公。
加太子太師。
曹夫人獲封吳國夫人。
曹佾獲封為承宣使。
加銀青光祿大夫。
曹佾一躍躥升到了從三品的官位上。
比寇季升官,快了數倍。
曹瑋、曹旭等等曹家人,皆有封賞。
已故的曹家祖先,先後獲得追封。
也難怪曹家在知道了曹家要出皇後的時候,舍得大出血。
這簡直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範本。
雖然曹家已經高居在了天上。
但曹家不介意更進一步。
當然了。
有好也有壞。
曹家上上下下獲得了高官厚爵。
卻了失去了許多在朝堂上發聲的機會。
曹玘在虞部的差事,隨後會被卸下。
曹佾在刑部的差事,隨後也會被卸下。
曹家除了曹瑋,其餘在朝中擔任要職的曹家子弟,幾乎都要卸下身上的實職。
這是皇家的意誌。
也是滿朝文武的意誌。
曹家必須接受。
以後曹家人再想在朝中擔任實職,就得看趙禎是否願意選用。
封賞了曹家人。
隨後便是賜向氏女、張氏女、郭氏女等三十多位采女名分的詔書。
賜與了她們名分以後。
又先後晉升了她家裡人的官爵。
當然。
隻是小小的晉升。
她們家中父輩,若是在朝中地位穩固,拿到沒什麼。
若是地位不穩,實職會在其後被拿掉。
一些家中父輩地位低的,反倒會被委以重任。
比如有一位獲封的采女的父親,是一位縣令。
在她獲封以後,他爹也緊跟著被升任為知州。
當然了。
這隻是個例。
因為她是唯一一個,沒有靠著家裡的幫襯,獲封的采女。
趙禎大婚。
是一群人晉入到高官厚爵之列的晉升場。
也是一群身負實職的官員,從台前走向幕後的,謝幕場。
有人或許會質疑。
送閨女入宮,會失去實職,那為什麼要送?
傻嗎?
其實人家不傻。
人家這麼做,隻是在賭。
賭什麼呢?
賭他們家中的閨女入宮以後,能為官家生下一男半女。
賭他們家中的閨女能獲得官家的寵信。
隻要他們家中的閨女身份晉升,他們會跟著晉升。
屆時。
他們將會以更高的身份,重新回到台前。
一番封賞過後。
便是各國使節、各番邦使節獻禮的時候。
一樣樣的奇珍異寶,出現在人前,被當作新婚賀禮,獻給趙禎。
趙禎如數收下,並賜下了更加豐厚的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