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北頌最新章節!
群臣一愣。
隨後高處恭率先開口,放聲大笑。
群臣們也笑了起來。
王曾卻沒笑,反而皺了皺眉頭,“有什麼好笑的?朝堂上有這種蛀蟲,也是一些人識人不明的緣故,居然能讓這種蠢貨升遷到侍禦史如此重位上。”
領侍禦史張升聽到了王曾這話,哭笑不得的出班。
“臣識人不明,還請官家降罪……”
趙禎聽著群臣歡笑,心情也好了不少,淡然道:“下不為例,以後擦亮眼睛,替朕選一些賢才就行。”
領侍禦史張升聽到這話,如蒙大赦,趕忙施禮。
“多謝官家……”
高處恭笑嗬嗬的瞥向了李迪身後的呂夷簡,道:“說起來,之前還有人推舉此人擔任馳援沙州二路兵馬的監軍。
得虧寇吏部慧眼識人,知道此事是草包,所以立馬奏明官家,讓官家更換了此人。
若是真讓此人去了西域,那遠在西域的將士們,可就有罪受了。”
“高樞密言之有理……”
“……”
“某些人身居高位,卻有眼無珠,腦中全是漿糊,經常胡說八道。”
“……”
群臣們七嘴八舌的說著。
高處恭輕而易舉的將話頭引到了呂夷簡身上。
群臣們又輕而易舉的將話頭從呂夷簡身上引到了李迪身上。
李迪、呂夷簡皆沒有說話。
趙禎剛剛恢複的心情,瞬間又變壞了,他皺眉道:“肅靜!”
滿朝文武識趣的閉上嘴。
趙禎剛才隨口罷了一個侍禦史,可是很有殺雞儆猴的作用的。
趙禎盯著滿朝文武,沉聲道:“爾等皆是國之乾才,朕之肱骨,朕不願意因為一些朝儀的事情,喝斥爾等。但國有國法,朝有朝規,朕還是希望爾等能夠遵守朝儀。”
“臣等遵旨……”
滿朝文武齊齊出聲。
趙禎點點頭,目光落在了李迪身上一臉愁容。
李迪給他惹了一個麻煩,一個大麻煩。
從李迪上書至今,不過過去了半日。
就先後有十六位已經辭仕的老臣,派人給他送了奏疏,指責李迪乃是國之奸佞,禍亂朝綱。
平心而論。
李迪奏疏上奏請的事情,每一樁,每一件都符合趙禎的心意。
趙禎初登大寶,也有雄心壯誌。
特彆是登上了皇位以後,深入的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江山社稷以後,才明白。
眼看著繁花似錦的江山背後,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毒瘤。
每一個毒瘤,都足以動搖社稷。
每一個毒瘤,都在瘋狂的趴在江山社稷身上吸收血液。
貪得無厭,無窮無儘。
朝廷先後裁撤了數個衙門,裁撤了數十萬兵馬。
省下了無數錢糧。
然而。
國庫裡依舊空空如也,空的能跑耗子。
每次去國庫裡視察的時候,趙禎都會往國庫裡丟一錠銀子。
然後自嘲的告訴身邊的陳琳。
“有耗子也挺好,至少證明朕的國庫不是真的空蕩蕩的……朕丟一錠銀子進去,你說它們會不會拿去買糧……”
耗子自然沒辦法用銀子去買糧。
趙禎隻是借此告訴所有人,國庫裡的耗子,也需要施舍。
耗子在國庫裡都活不下去。
由此可見,朝廷該有多窮。
趙禎有雄心,要做大事,自然不可能看著國庫一直空下去。
李迪奏請的消除滿朝文武頭頂的寄祿職的奏請,深合趙禎的心意。
李迪早早的就跟趙禎通過氣,趙禎也暗中找人細細算過。
不算還好。
一算之後發現,朝廷每年發給寄祿職的俸祿,遠比實職多了近兩倍多。
幾乎朝堂上所有的官員,頭頂上多多少少都會有寄祿職,多則七八個,少則也是兩三個。
甚至一些身負寄祿職的官員,不用上朝,不用坐衙,不用理政,每個月還領著高額的俸祿。
所以,李迪要消減官員們頭頂的寄祿職,趙禎是讚同的,舉雙手讚同的。
消減了官員們頭頂上的寄祿職,隻要大宋境內不出現什麼大災大難。
十年之內,國庫可以被填滿。
國庫被填滿的時候,封樁庫大概也會被填滿。
趙禎自己的內庫,也會被填滿。
屆時。
趙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比如,用錢砸下燕雲十六州。
而李迪奏請的修訂律法的事情,不僅會自上而下的查處貪汙,同時也會抑製土地兼並,等多處弊政。
其中有關於新商法的修訂,更是能讓國庫被填滿的時間,縮短近一倍。
對此。
趙禎也是舉雙手讚成。
因為修訂律法,不僅能幫趙禎帶來大量的錢財,同時也能幫助朝廷鏟除許多已知的毒瘤。
可以說,李迪的兩個提議,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害。
趙禎沒有不讚成的道理。
可是。
反對的聲音很大。
非常大。
李迪不過剛剛遞上了奏疏,他還沒有決定要不要采納李迪的建議,就已經有人蠢蠢欲動的上書彈劾李迪。
甚至一些經久不曆朝政的老臣,也紛紛跳出來指責李迪。
趙禎敢肯定,一旦他答應了李迪的奏請。
李迪將會被朝野上下所有官員淹沒。
而他這個官家,也會遭到朝野上下的官員們彈劾。
至於朝野上下的官員們,會在私底下鬨出什麼幺蛾子,為難朝廷,逼迫他妥協,那就不得而知。
但趙禎可以肯定。
朝野上下的官員們鬨起來,動靜一定不會比上一次裁撤中原府邸的廂軍們要小。
趙禎現在不知道自己是該點頭,還是該搖頭。
點頭。
江山社稷將會陷入到動蕩之中。
搖頭。
坐看江山社稷繼續糜爛下去。
趙禎神色複雜的看著李迪,無聲的張了張嘴。
“李卿……”
猶豫了許久以後,趙禎開口呼喚李迪。
李迪踏前一步,抱著朝笏道:“臣李迪奏請官家,為充實國庫,消減滿朝文武身上的寄祿職。”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