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廝羅鬼使神差的說出了這句話。
話音剛落。
殿內眾人的目光,齊齊落在了他身上。
角廝**巴巴一笑,臉頰微微有些泛紅,有意辯解兩句。
就聽寇季淡然笑道:“賣!但不是現在!”
角廝羅,青塘文武們聽到這話,瞬間激動的不能自已。
角廝羅往寇季身邊走了幾步,有意開口詢問。
就聽寇季又道:“我大宋兵馬被困沙州,如今尚未脫困,不是談生意的時候,還望青塘侯理解。”
角廝羅立馬點頭,“理解理解……”
何郎業賢在角廝羅身邊重重的咳嗽了一聲,似乎在提醒角廝羅矜持一些,注意自己的風度。
角廝羅回神,意識到了自己的身份,不宜表現的如此熱切,當即乾咳了一聲,吩咐王前近衛,拖著那個死囚的屍骸離開了宮殿。
他回到了自己的王座上坐下。
青塘文武大臣們見此,也紛紛回到了自己的座椅上坐下。
寇季提起了桌上的酒杯,對角廝羅笑道:“青塘侯已經見識過了我大宋新造出的利器,應該明白,我大宋有足夠的能力,克製黃頭回紇,以及西夏的騎兵。
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繼續談一談黃頭回紇的問題。”
角廝羅雖然貪寇季手裡的火槍,但他終究是一部之主。
寇季要借青塘兵,去對付黃頭回紇,受損傷的可是青塘兵。
他可以舍下臉麵,花費大價錢,從宋國手裡購置火槍。
但是讓他拿青塘兵的性命,去幫宋國,他仍舊有些不願意。
角廝羅胡須一垂,苦著臉道:“寇吏部,並非我青塘不願意出兵幫助天朝,實則是黃頭回紇已經聯手西夏,我青塘若是對黃頭回紇動手。
那麼西夏必然會侵入我青塘北境。
此番西夏領兵之人,乃是西夏之主李德明之子李元昊。
此人性情如狼,十分狡詐。
手上更有精銳鐵騎,身披重甲,刀槍不入,以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十分強橫。
我青塘沒有兵馬能與之匹敵。
唯有以眾敵寡,震懾對方,讓其不敢侵入我青塘疆土。
如今我青塘兵馬,儘數壓在北境,根本抽不出兵馬去攻打黃頭回紇。”
寇季臉色一沉,淡淡的道:“青塘侯何必在我麵前裝傻充愣呢?青塘實力如何,你我心知肚明。我已經坦誠的將自己的後手儘數的告訴給了青塘侯,可青塘侯卻在我麵前再三掩飾青塘的實力。
既然不能坦誠合作,那就沒得談了。
我有意送青塘侯一場富貴,青塘侯卻不願意取。
那便算了。
黃頭回紇的疆土,青塘不願意取。
那我大宋取了。”
寇季緩緩起身,在角廝羅愕然的眼神中,對角廝羅拱了拱手,“此番進入宗哥城,承蒙青塘侯款待。回到大宋以後,我會如實向官家稟明此事。
屆時,官家一定會賞賜青塘侯一番。
告辭。”
寇季拱手過後,對還坐在原地的劉亨喊了一句,“走了……”
劉亨趕忙起身,也衝著角廝羅拱了拱手。
寇季帶著劉亨,頭也不會的往外走去。
角廝羅猛然站起身,想要挽留寇季。
何郎業賢咳嗽了一聲,似乎在提醒角廝羅,這是寇季以退為進的計策。
寇季聽到了何郎業賢的咳嗽聲,嘴角勾起了一絲冷笑,腳下一頓,回過身,對角廝羅道:“忘了告訴青塘侯,火槍乃是我所造,整個大宋,乃至整個天下,也隻有我會造。
我若不願意給誰,縱然官家開口,也沒有用。”
角廝羅、何郎業賢、安子羅等一眾青塘文武,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寇季。
他們皆知道寇季是一個厲害的大宋文官,卻沒料到,寇季還是一個高明的匠人。
火槍居然出自於寇季之手?!
寇季的言外之意很明顯。
你角廝羅給我麵子,以後火槍的事情好說。
你角廝羅若是不給我麵子,以後連火槍的毛也彆想碰到。
就算你請趙禎出麵討要,也彆想碰到。
“寇吏部且慢!”
眼見寇季邁步往宮殿外走去,角廝羅也無暇顧及何郎業賢提醒,開口挽留。
他需要火槍,青塘也需要火槍。
所以他必須交好寇季。
火槍的強橫,殿內的所有人有目共睹。
青塘想要崛起,必須拿到火槍。
青塘不比大宋,不像大宋,拿錢砸,也可以將自己砸進強國之列。
青塘也不比西夏,西夏地雖小,卻夾在大宋、遼國兩個強國之間,借著雙方互相牽製,所有逢源,即可壯大。
青塘更比不上遼國,遼國地域遼闊,人馬眾多,控弦之士多達百萬計,僅憑自己的硬實力,橫衝直撞,就能讓四夷臣服。
青塘地方小,人口少,又處在貧寒之地。
無法效仿大宋,拿錢將自己砸進強國之列。
也無法效仿西夏,左右逢源。
更無法效仿遼國,借著硬實力,橫推四夷。
青塘想要崛起,就必須另辟蹊徑。
借著兵甲之利崛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而首當其衝的利器,便是火槍。
若是青塘能得到火槍,可以迅速的擴充青塘的兵馬,並且借著火槍之力,壓服青塘以北、以西的敵人,然後進一步的攻城略地,邁入到強國之列。
可以說,火槍就是能幫助青塘崛起的利器,角廝羅作為一個有雄心的雄主,自然不會錯過它。
寇季聽到了角廝羅的挽留聲,淡然一笑,回過身,盯著角廝羅問道:“青塘侯還有何事?”
角廝羅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天朝打算如何攻打黃頭回紇?”
寇季挑起了眉頭,假裝一臉意外道:“青塘侯這話是什麼意思?”
角廝羅心中苦笑了一聲。
寇季明顯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角廝羅有求於人,隻能放下身段,開口道:“我青塘大部分的兵馬布置在北境,能抽出的兵馬不多。如今唯有青塘城的三萬近衛空閒著。
我可以派遣兩萬近衛,跟隨寇吏部兵出青塘城。”
何郎業賢聽到這話大驚,當場叫道:“讚普萬萬不可……我青塘境內,尚有不服我青塘管束的小部族存在。若是他們得知了青塘城空虛,必定聯手來攻。
宋人有句話,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