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遇乞帶著人衝到了戰場上的時候。
寇季率領的輜重隊伍,已經全部啟程。
長長的運輸隊伍中,處處都有弱點。
野利遇乞見此,大喜過望。
他猜對了。
“殺過去……”
野利遇乞大喊一聲,率領著兵馬殺向了輜重隊伍。
他率領的騎兵,就像是衝向了羊群的狼,盯準了羊群最薄弱的地方,衝了過去。
人未到,箭先至。
“噗噗噗……”
一道道箭矢落下。
押運輛車的民夫、俘虜,立馬出現了傷亡。
即便是民夫、俘虜們已經藏的很好了,但還是躲不過那從天而降的箭矢。
守在輛車四周的捧日軍將士、巡馬衛將士,迅速的做出了反擊。
捧日軍將士是純步族,在騎射戰中,有些勢弱。
巡馬衛將士手裡有火槍,有一定的還擊能力。
對西夏騎兵擁有壓製性的射殺能力的,還是在馬車上駕著百虎齊奔的巡馬衛將士。
“砰砰砰……”
“噗噗噗……”
火槍聲、弓弩聲,瞬間彌漫了整個戰場。
西夏騎兵在百虎齊奔和火槍壓製下,開始出現了大批死傷。
寇季手下的輜重押送隊伍裡的民夫、俘虜出現的死傷更多。
巡馬衛將士人馬披甲,所以無懼西夏騎兵的箭矢。
可民夫、俘虜們卻沒有多少防護。
捧日軍將士雖然身穿著重甲上馬的,但是他們的戰馬卻沒有披甲。
戰馬在挨了箭矢以後,就會將他們掀下馬背。
“哈哈哈……”
寇季手上的兵馬有限。
根本做不到有效的護衛所有的糧車和民夫。
野利遇乞率領的西夏騎兵,經曆了彈雨、箭慕以後,還是衝到了輛車的邊上。
他們一邊跟守衛在輛車邊上的巡馬衛、捧日軍交戰,一邊將裝滿了火油的袋子扔到了輛車上。
火油濺起,濺了一車。
火折子、火把,被隨後而來的西夏騎兵扔到了糧車上。
糧車上瞬間燃起大火。
糧車上的民夫沾染的了火星,大喊大叫的跳下了糧車。
有些躲在馬車車廂裡的民夫,一瞬間陷入到了火海當中。
待到巡馬衛、捧日軍將士們組成了有效的兵力衝過來的時候,野利遇乞已經帶著西夏的騎兵逃離了馬車。
“該死……”
寇季看著十幾輛糧車起火,破口大罵了一句。
劉亨策馬到了寇季身邊,陰沉著臉道:“四哥,要不我帶一隊人出去跟他們糾纏,你帶著糧隊先過去……”
寇季瞥了一眼遠處戰圈外聚攏在一起,躍躍欲試的西夏騎兵,咬牙道:“分你一百巡馬衛……不可死戰……”
劉亨點了點頭,帶了一百巡馬衛,出去阻擋野利遇乞的腳步。
寇季衝著押送糧車的隊伍大喊著,“快走!不要管那些已經著火的糧車!”
寇季催促著押送糧車的隊伍,衝出了一半的路途。
有四十多輛輛車被點燃,數百民夫死亡,上千俘虜死亡。
捧日軍、巡馬衛將士皆有傷亡。
劉亨帶著一百巡馬衛將士在戰場上衝殺。
可野利遇乞根本不跟他正麵作戰,每次碰到劉亨率領的巡馬衛將士以後,就將他們丟給了浪訛遇移派遣出來的鐵鷂子應對。
他則率領著其他的兵馬,繼續偷襲宋軍的輜重隊伍。
輜重隊伍被破壞的十分嚴重,寇季不得不從衝在最前麵的巡馬衛中調遣出五百人,過來馳援。
但是自始至終,他都沒有調回所有衝鋒在前的巡馬衛將士。
寇季有預感,他一旦調回了衝鋒在最前麵的巡馬衛將士,一定會遭到敵人的重擊。
一旦前麵沒了重甲騎坐鎮,敵人很有可能會在前麵設伏。
比如派遣鐵鷂子先行一步,衝到前麵去等候他們。
等他們到了的時候,殺穿他們,破壞他們所有的糧車。
又或者在前麵設下重兵,等他們一頭紮進去。
“殺……”
洶湧澎湃的喊殺聲,突然從沙州城內響起。
沙州城城門大開,一支足足有萬人的兵馬衝了出來。
寇季見此大喜。
“速速將隊伍裡那些空車,塞上火油,驅趕出去!”
寇季大聲吩咐。
寇府的仆從聽到了寇季的吩咐,立馬將那些空車上澆上了火油,驅趕向了西夏騎兵們所在的位置,然後用箭矢點燃了馬車。
馬匹掛著熊熊燃燒的馬車,衝進了西夏騎兵衝鋒的戰場,逼的西夏兵馬不得不躲避。
一百多輛的馬車衝了出去,硬生生壓製了一下西夏騎兵衝鋒的勢頭。
寇季借此機會,對劉亨等人喊道:“速速護衛著糧車,一口氣衝進沙州城……”
劉亨等人迅速的撤回到了隊伍裡,護送著糧車趕往了沙州城。
野利遇乞看到了熊熊燃燒的馬車擋路,足足愣了許久。
“我怎麼沒想到用這個辦法……”
他若是用火馬車攻擊寇季運送糧草的隊伍的話,造成的危害可比他帶著兵馬衝殺還大。
他之所以沒想到這個辦法,並不是因為他笨。
而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在作祟。
在西夏人眼裡,作戰最關鍵的就是人、馬、刀。
幾乎所有的戰事都離不開人、馬、刀。
一切脫離了人、馬、刀的戰術,幾乎都不在他們第一考慮的範圍之內。
他們作戰用到的更多的是勇猛,而不是智慧。
但凡遇到了戰事,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需要多少人馬,才能踏平對方。
而不是用什麼謀劃,能打敗對方。
就在野利遇乞愣神的時候,寇季已經衝到了沙州城門外一裡的地方。
沙州城內的宋軍也衝了出來。
沙州城內的宋軍衝了出來以後,和寇季率領的巡馬衛,合力擊潰了守在城門口的西夏兵馬。
然後快速的衝了出去,準備守護押送糧草的隊伍。
然而。
即便有城內的宋軍幫忙。
反應過來的野利遇乞,立馬帶著手下的兵馬放棄了所有戰術,一窩蜂的衝了出來,從寇季押送糧草的隊伍中,斬去了近百車的糧草。
在城內的宋軍和巡馬衛將士們的威逼下,野利遇乞並沒有繼續戰鬥下去。
而是吩咐手下的兵馬撤軍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