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我,參知政事王曾,被安排了(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9921 字 10個月前

“官家居然在裝病?”

寇季一臉驚訝。

王曾黑著臉道:“彆給老夫揣著明白裝糊塗。你跟官家同時裝病,裡麵要是沒有貓膩,老夫頭摘下來給你當藤球踢。”

寇季臉色一苦,嘟嘟囔囔的道:“您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裝病,那是為了韜光養晦。勸我韜光養晦的,可是您和我祖父。

我是依照您的勸誡,才裝病的。

您怎麼能冤枉好人呢。”

王曾瞪起眼道:“你不是你心懷下,準備經略下嗎?不是不願意韜光養晦嗎?”

“以前不願意,現在願意了。”

寇季一臉認真的道:“之前我攜大勝歸來,被百姓們吹捧的有些飄飄然,難免有些心高氣傲,出一些大言不慚的話。

這些日子,我在府上靜下來想了想,才發現,經略下,完全就是個笑話。”

王曾錯愕的盯著寇季,“什麼意思?覺得自己才能不夠,還是經驗不足,又或者是有人絆著你的腳?”

寇季搖搖頭,歎氣道:“活的不夠長……”

王曾眨巴了一下眼,有些沒聽懂寇季話裡的意思。

寇季歎著氣,解釋道:“下何其大?我大宋隻拿下了一個的河西,就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想要拿回燕雲十六州,耗費的時間更多。

比起下,河西算什麼?

燕雲十六州又算什麼?

就是這麼兩塊地方,我們就得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功。

想要經略下,耗費的時間會成倍數增長。

我能活幾百年嗎?

活不了。

既然活不了,還談什麼經略下。”

王曾張了張嘴,不知道該什麼。

寇季此前跟他講解經略下的野望的時候,他稍稍都激動了一下。

心裡埋怨自己歲數大了,不然也能跟著參與一下。

如今聽到寇季這話,王曾才反應過來,那時候,他的思想被寇季給帶偏了,沒有考慮時間這個茬。

再大的野望,再大的雄心,在麵對時間的時候,都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此事並非王曾私自斷言,而是有例子可循。

比如被千古稱頌的秦皇漢武。

他們二人無疑都是雄才大略之主。

他們大概有跟寇季一樣的想法,打到邊,經略下,讓普之下皆是王土,讓率土之濱皆是王臣。

可他們二人皆敗給了時間。

他們有雄心,有壯誌,但卻苦無時間。

所以才會做出追求長生不老的舉動。

有秦皇漢武兩個例子在前,寇季的擔憂,就不是一個空想。

而是一個十分實際,十分現實的想法。

寇季見王曾陷入到了沉默中,就繼續道:“既然經略下,是個笑話,那我就隻能收住心,安安穩穩的在大宋朝堂上廝混。

既然要在大宋朝朝堂上廝混,那我就得韜光養晦,避免自己走上封無可封的道路。

避免全下人都容不下我,讓我去死。”

寇季鄭重的繼續道:“我很惜命,我想長命百歲,所以我得聽從您和我祖父的建議,韜光養晦。”

“哎……”

王曾歎息了一聲,盯著寇季詢問道:“真的打算放棄經略下,韜光養晦?”

不等寇季開口,王曾猶猶豫豫的道:“我們的時間不夠,我們還有子孫後代……”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沒想到王曾居然會出跟他在沙州過的一樣的話。

寇季猜測,王曾大概是真的被他之前的言語動了,生出了為萬世謀的心思。

寇季有心拉著王曾好好聊一番,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他長歎一聲道:“王相,我們不能確定,我們的子孫後代,會不會沿著我們鋪好的路走下去。先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先帝年幼的時候,經常入宮陪伴太祖,也經常要做一個馬上將軍,率領著大宋的兵馬,征戰四方,為大宋建功立業。

太祖為此沒少誇讚他。

可先帝登基以後,真的按照他給太祖的許諾做了嗎?”

“哎……”

王曾再次長歎了一口氣。

因為寇季出的,又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子孫後代要做什麼,子孫後代會不會沿著他們鋪設好的路走下去,誰也不敢斷言。

寇季見王曾沉默不語,繼續道:“所以,王相,我之所以躲在府裡裝病,不是我在背後謀劃什麼,而是聽從了您和我祖父的勸誡,在韜光養晦。”

王曾沉吟了一下,將信將疑的點點頭,問道:“那你知不知道,官家裝病是為了什麼?官家放縱著文武相爭,又是為了什麼?

更重要的是,一字交子鋪如此重要的東西,官家怎麼可能允許它流落到外人手裡?”

寇季啞然道:“官家想什麼,我怎麼知道?您要是想知道官家在想什麼,隻管去問官家就是咯。”

王曾瞪了寇季一眼,沒好氣的道:“官家若是肯告訴老夫,老夫用得著來問你嗎?”

寇季乾笑了一聲,道:“您若是覺得一字交子鋪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裡,您儘管代表朝廷去爭就是了。官家裝病,不肯言語,可能是想借此收拾魏王府一脈,可官家又不能親自上陣,所以官家在等一個人幫他。”

王曾皺眉道:“官家才召回了魏王府一脈不久,現在就出手收拾他們,會不會落一個不仁的名聲?”

寇季失笑道:“魏王府一脈,回到汴京城裡不過短短數月,就已經乾了許多跋扈的事情。跋扈之名,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宋。

官家收拾他們,也是順應民心。

官家收拾了魏王府一脈以後,會不會落一個不仁的名聲,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官家在收拾完了魏王府一脈後,百姓們一定會稱讚官家英明神武。”

王曾思量了一下,覺得寇季的有理,他緩緩點頭道:“如今想收拾魏王府一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武相爭,已經到了一個水深火熱的地步,魏王府一脈,跟文臣是一邊的,老夫很難拉攏其他文臣,一起對付魏王府一脈。

老夫若是借著武勳的力量對付魏王府一脈,那就是自絕於文臣之列,到時候可能會淪為孤寡之臣。”

寇季笑著道:“此次朝堂上文武相爭,源於一字交子鋪的份子。如今文武大臣們鬥出了火,一些人已經忘記了此次文武相爭的根本目的。

若是有人能代表朝廷,從錢、孟、慕三家中,拿回一些一字交子鋪的份子。

將一字交子鋪重新推到人前。

那麼滿朝文武的目光,會被重新吸引到一字交子鋪上。

到時候就變成了朝廷一方、魏王府一脈一方、武勳們一方。

三方為了利益相鬥,跟文武份屬就無關了。

到時候您想帶著誰懲治誰,那都是利益相爭,跟文武無關。”

王曾聽完了寇季的話,略微思量了一下,點頭道:“老夫回頭走一趟錢樂三饒府邸,看看他們有沒有識趣的,願意交出一字交子鋪的份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