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作死的慕崇(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0592 字 10個月前

畢竟,一些帝王追求長生不死,也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能夠一代一代安安穩穩的傳下去。

寇季一點兒也不知道,被拘禁的風險,從他身邊擦肩而過。

他回到了府上以後,揣測不安的待了兩。

生怕趙禎會因為他趙恒壞話的事情,出手教訓他。

可是等了兩,也沒有等到趙禎教訓他的旨意。

隻等到了趙禎改判賈昌朝改任國子監博士一職的消息。

寇季得到了這個消息以後,鬆了一口氣。

趙禎改判賈昌朝,明他的話,趙禎聽進去了。

賈昌朝此人,也算是北宋的一位名臣,官至參知政事。

是一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我國第一部多音多義的手冊,就是由他主導編撰完成的。

也就是字典的雛形。

此人學問不錯,但是為官比較偏私。

在為官期間,在政務上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好的壞的都沒櫻

倒是在文學上麵,頗有建樹。

此人就是寇季在跟趙禎講述的過程中,用作舉例的那個不好治理政務,獨好學問研究的典範。

此人對朝廷而言,可有可無。

但在文學研究,以及教化傳播方麵,卻是一位大才。

此人就不應該出現在朝堂上搞政治,他應該待在國子監、太學裡,精研文學,推廣多音多義的手冊。

若是他能在多音多義手冊方麵多下一些工夫,不定能弄出一本囊括了所有文字的字典。

有了字典,大宋朝大興教化之道,就方便多了。

字典對識字的幫助有多大,寇季可是親身體會過的。

若是能結合著字典、角音等創出拚音,那推行教化,就更方便了。

如此一位大才,明明可以幫文化的推廣做出巨大的貢獻,卻非被拉去搞政治,在朝堂上渾渾噩噩的度日,簡直是在浪費人才。

趙禎在得到了寇季的提醒以後,能果斷將此人安排到國子監,就明趙禎已經看到了此人身上的閃光點。

此人若是能儘早研究出字典的雛形,寇季不介意做一些引導,讓他編撰出一本真正的字典。

他若是編撰出了字典,那所獲的功德、名聲,遠比他出任參知政事要多得多。

往後千年、萬年。

隨著世界的發展,人們或許會忘記明經之類的聖賢之書。

但隻要有人漢話,就不會忘記字典的存在。

他若真的能編撰出完善的字典,借此稱聖,那也不為過。

不過,寇季現在還不想引導他。

寇季必須等,等到巴格達智慧館裡的知識,被搬運過來。

巴格達智慧館裡的知識,被搬運過來,公之於眾後,一定會對大宋的許多文化,造成巨大的衝擊。

寇季借著大宋所有讀書人沉寂在智慧館裡知識衝擊中的時候,將自己準備傳授出去的一些乾貨,悄悄傳授出去,那樣才妥善。

在海量的知識碰撞的時候,在中西方成千上萬的先賢智慧碰撞的時候。

誰會在意寇季傳授出去的那點東西。

……

趙禎和寇季之間發生的事情,隻是一個插曲。

無論是寇季進宮,還是趙禎改判賈昌朝,在滿朝文武相爭最激烈的時候,沒有掀起任何一點波瀾。

滿朝文武相爭的場麵越來越激烈。

從最初的七品官被波及,到現在隱隱已經波及到了四品官。

一些辭去了仕途,掛著四品官頭銜在家中養老的老臣,在一些門生故舊的鼓動下,參與到了鬥爭當鄭

朝堂上每都要罵戰。

朝堂上每都有人被罷落。

當一位掛著兵部侍郎頭銜辭誓老臣身敗名裂,被貶為了庶民以後。

鬥爭迎來了一次升級。

隻是還沒有開始。

就被人生生的掐斷。

掐斷鬥爭的是慕崇。

慕崇在文武相爭的時候,一直在蟄伏。

一直在等待出手一字交子鋪的機會。

當西夏前來朝拜的使臣進入到了大宋以後,慕崇終於等到了機會。

西夏使臣在得知了大宋朝滿朝文武正在為一字交子鋪爭鬥不休的時候,就主動找上了慕崇。

有意購買慕崇手裡的另外一成一字交子鋪的份子。

也不知道西夏使臣給慕崇許諾了什麼,慕崇居然有些意動。

在他們雙方還沒有交易之前,風聲就被傳播了出去。

然後,正鬥的麵紅耳赤的滿朝文武,瞬間停止了爭鬥,目光齊齊的落在了慕崇身上。

如今的滿朝文武,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清洗,剩下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主戰派。

朝廷先後在北疆、西疆打了兩次大勝仗,開疆拓土了兩次。

讓主戰派的官員們,有磷氣。

他們心裡有底氣,自然不可能再看到自己鍋裡的肉,流到彆人碗裡去。

他們在朝堂上打出了豬腦子,他們心甘情願。

但是有外人插手,他們就不答應了。

於是乎,慕崇涼了。

不需要人吩咐,不需要人操縱。

刑部、兵部,一起聯手,以慕府窩藏朝廷欽犯為由,封了慕府。

足足三千多披甲持刃的禁軍將士,將慕府團團圍困,床弩、百虎齊奔等利器,齊齊的架在了慕府的牆頭上。

若不是寇季沒有答應,恐怕火槍和火炮也得一並出現在慕府的牆頭上。

朝廷兩大衙門,一起動手,對付慕府,還擺出了如此大的陣仗,難免有些興師動眾。

但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他們興師動眾的原由。

重兵圍困慕府,不僅僅是為了圍困慕府。

更多的是為了震懾那些手伸的太長的西夏人。

刑部和兵部出手沒多久,戶部、工部聯手,清查了慕府在汴京城內的所有人,以及慕府的所有產業,並貼上了封條。

禮部看到了六部中有四個對慕府下了黑手,不甘示弱的給慕府頭上扣上了一條違製的罪責。

禮部給慕府定的罪責,有理有據。

慕府名下,有一座彆院,乃是太宗皇帝賜給投誠大宋的吳越王的產業。

幾經轉手,到了慕府名下。

彆院裡有一處王爵才能配備的雕刻。

由於上麵長滿了青苔,所以沒人在意。

如今被圍困慕府的將士們清理出來了,就成了一條大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