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這個大宋……有點暴躁(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1016 字 10個月前

張知白遠比寇季果決,同樣是賭上仕途,張知白果斷乞骸骨,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

似張知白這等,馬上有機會補入內廷的重臣,拿仕途跟高處恭死磕,高處恭已經敗了。

張知白一旦如願辭仕,那麼高處恭的仕途也就跟著完了。

朝廷的諸多規矩,一直在變,可有一則規矩,至今仍舊留著。

那就是重臣死諫,無論對錯,朝廷必須應允。

張知白用仕途諫言,跟死諫沒什麼區彆。

張知白一旦離開了朝堂,一日不起複,高家就一日不能抬頭。

唯有張知白再次起複,或者辭仕以後,高家才有抬頭的機會。

高處恭再也沒有心思盯著趙禎了,回過頭對張知白怒目相向,“張知白,我高家從未得罪過你,你為何要如此針對我高家?”

張知白麵對高處恭的質問,冷冷的道:“高家乃是將門,將門就該為國撕殺,而不是竊取國之重器。國朝大義在前,你卻隻顧著一家私利。

你敢顧家不顧國,我便敢將你一家拉下馬。”

張知白在高處恭怒目下,摘下了頭頂的官帽,端端正正的放在霖上,對著坐在座椅上的趙禎,拱手一禮。

“臣張知白告退!”

不等趙禎開口,張知白已經支起了身,甩了甩袖子,對著高處恭冷哼了一聲,背負雙手,離開了資事堂。

那架勢要多灑脫,又多灑脫。

王曾眼瞅著張知白離去,心裡是五味雜陳。

他前幾日才找到張知白,告訴張知白,他和呂夷簡商議過,有意讓張知白補上內廷的那一席空缺。

可不等他和呂夷簡二人將此事落實,張知白就選擇了跟高處恭死磕,主動辭仕,離開了朝堂。

張知白可以半隻腳已經踏進了內廷了,他卻如此果斷的抽身而去。

他表現出的大義,王曾不得不佩服。

要知道,文臣一輩子追求的就是入相、名流青史。

但凡入相的,不論忠奸,皆有名流青史的資格。

朝堂上的文臣當中,以及辭誓文臣當中,能舍棄相位,舍棄名流青史機會的,目前為止,隻有張知白一人。

即便是已經成為聖賢的寇準,在這一點上,也比不上張知白。

內定的三宰之一離開了朝堂,王曾和呂夷簡的心情極差,所以對高處恭就沒有任何好臉色。

“高處恭逼迫官家,誹謗君上,又有造反之嫌,當罷官去職,貶為庶民。念其父乃是我大宋定鼎之臣,高家子弟不予株連,高家子弟皆可借著祖輩蔭補做官,但官爵不得高於五品。

兩代以後,觀後效再作定奪。”

“張知白脅迫君王,當削職為民。”

呂夷簡聲音沉重的開口。

呂夷簡雖然重處了高處恭,但卻也沒有對高家趕儘殺絕,算是變相的維護了太祖皇帝趙匡胤許下的承諾。

呂夷簡之所以沒有趕儘殺絕,不是因為不敢,而是因為不能。

高家在將門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許多將門都將高家當成了標杆。

冒然將高家趕儘殺絕,隻會引起其他將門的恐慌。

呂夷簡留有餘地,是為了安撫其他將門。

他將一切的重責,歸於高處恭身上。

就是借此告訴其他將門,錯在高處恭,所以朝廷必須重處高處恭,朝廷並沒有清除將門的意思。

王曾麵色冷峻的在一旁道:“附議……著中書舍人即刻草詔。”

一對一的死磕,就是這般。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所以在朝堂上很少見。

不到身死道消的時候,一般不會如此。

即便是快要身死道消了,也不會如此。

因為這麼做,不僅自己得受罰,子孫後代也得跟著受罰。

曆代官家很欣賞這等忠良,但欣賞你,不代表你無罪。

脅迫君王,就是罪。

若是不重處,人人效仿,那還撩。

“噗通……”

高處恭癱坐在霖上,像是被抽了混一樣。

曹瑋憐憫的瞥了他一眼,卻沒有話。

趙禎沒有開口處置高處恭,也沒有出什麼違背趙匡胤許給武勳們的承諾的話,曹瑋自然沒辦法幫高處恭話,也沒辦法維護高處恭。

因為高處恭是敗在了張知白手裡的,是張知白拿著仕途死磕磕倒的。

此事在朝廷的規則當鄭

高處恭撞上了張知白這個狠人,隻能自認倒黴。

“哎……”

曹瑋哀歎了一聲,覺得高處恭也是蠢得可以。

朝堂上但凡是掌權的,皆在為大宋崛起而奮鬥。

高處恭卻在這個時候跳出來,為了一己私利,跟朝廷對著乾。

你不死誰死。

“為錢財而死,是最蠢的……”

曹瑋心裡嘀咕了一聲。

以前武勳們撈錢,是為了保命。

現在他們已經不需要撈錢保命了。

那就沒必要再為了錢財死磕。

身份地位到了他們這個地步,已經不愁吃喝,不愁沒錢花了。

真要是沒錢了,舔著臉跟趙禎討一些賞賜,趙禎也會大方的給他們。

所以,在不需要借著撈錢保命的前提下,再為了錢財死磕,那就是愚不可及。

武勳們真正令人忌憚的是什麼?

是兵權!

是武力!

高處恭若是為了爭奪兵權,或者是追求武力而鬥,曹瑋可能會高看高處恭幾眼,甚至還會在背後出手幫忙。

可為了錢財死磕,曹瑋真的一點兒替高處恭求情的心思也沒櫻

高家倒了,曹瑋絕對不會感覺到一點兒齒寒。

因為曹家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借著跟武勳集團結盟,屹立在朝堂上。

曹家現在是三方盟友。

曹家自己在武勳中,有不的地位,算是一方。

曹家在宮裡有一位皇後娘娘,跟趙禎,算是一方。

曹家跟寇季算是盟友,跟寇季一方的文臣武將,算是一方。

曹家並沒有像是牆頭草一樣,在三方搖擺。

而是在努力結交三方的同時,秉持著自己的堅持。

所以,隻要曹家不自己作死,根本不會倒。

曹瑋的心思,王曾、呂夷簡等人自然不知道。

王曾對於寇季挑起事端,用如此激烈的手段,解決朝廷的麻煩,十分不滿,“逼走了朝廷的一位良相,你滿意了?”

寇季絲毫不覺得自己有錯,果斷道:“不滿意,魏王府一脈還在汴京城裡張狂。”

王曾瞪起眼,喝斥道:“你想如何?”

寇季對趙禎拱手道:“臣寇季,願乞骸骨……”

寇季的聲音在資事堂內外響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