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令不得出府州,無令不得動用大型軍械。
府州知州事,由折繼閔擔任。
府州上下衙門的推官、判官,皆有朝廷派遣。
此乃天子令,府州上下必須遵從。
如有不從,定斬不饒。”
府州上下,皆愣愣的盯著寇季,閉口不言。
唯有折劉氏的哭喊聲,在府州城內外回蕩。
寇季皺了皺眉頭,沒有搭理她。
此次府州之行,不止是折繼宣讓他失望至極,折劉氏也是如此。
若是折劉氏識趣,他有可能會看在折家先輩的麵子上,還有楊家老太君的麵子上,收折繼閔或者是折繼祖入門下,照顧折家一二。
可折劉氏居然在他麵前耍心機,算計他和楊家老太君,一瞬間寇季對她的好感全無。
也失去了照顧折家的心思。
史書上,折繼閔和折繼祖兩兄弟,十分忠勇。
他們跟長兄折繼宣性格差異十分大,八成跟折劉氏有關。
一定是折劉氏在看到了折繼宣繼承了家業以後,胡作非為,才改變了自己,改變了教育兒子的方式,才教育出了兩個忠勇。
不然沒辦法解釋折繼宣、折繼閔、折繼宣,同時一個父母,為何性格差異如此之大。
寇季宣告了他對折家的判決以後,對身後的人吩咐道:“劉亨,你帶人去折家軍中挑選將士,我就在此地紮營,等你挑選完了將士,我們即刻拔營北上。”
頓了頓,寇季又補充了一句,“順便,將趕赴屈野川,馳援我們的折家軍將士的遭遇,給府州的百姓講一講。”
劉亨聽到此話,深深的看了寇季一眼。
寇季不僅殺了折家的人,誅了折家的心。
如今還要借著跟隨他們的折家軍,誅了留守在府州的折家軍之心。
等折家軍改為府州團練以後,折家軍恐怕就要泯滅與人前了。
以後再有人提到折家軍,人們隻會說改任為橫山軍的折家軍,而不會說府州團練。
劉亨聽懂了寇季話裡的深意,果斷點點頭。
劉亨率領著跟隨著他們的折家軍,去留守在府州的折家軍中挑選折家軍將士。
跟隨著寇季的折家軍將士,被折繼宣傷了個通透,所以在挖牆腳的時候,一點兒也不手軟。
凡是折家軍中的好手,他們一個也沒有放過。
在他們十分誇張的將他們在屈野川大戰,麟州城外分地的場麵告訴留守府州的折家軍將士的時候,沒有一個不動容的。
屈野川大戰,堪稱是一場以弱勝強的典範之戰。
麟州城外分地,可以說是誇張、奢侈到了極致。
除了少數對折家忠心耿耿的人以外,大部分的折家軍中的好手,都順勢接受了寇季的改變,成為了橫山軍的將士。
在寇季派人挑選折家軍將士的時候。
折劉氏帶著折繼宣的屍骸回到了府州城內的折府,閉門不出,任由寇季施為。
她沒有阻止寇季的能力,也沒有阻止寇季的膽子,更不敢挑唆府州境內的折家軍和百姓們去記恨寇季。
一個張口可以調遣數十萬大軍的人。
可見權勢有多大。
可見官家有多信任他。
跟他最對,沒什麼好下場。
折家既然已經服軟,那就應該服軟到底。
隻是她在回府的時候,並沒有邀請楊家老太君同行,大概是記恨上了楊家老太君見死不救。
對此,楊家老太君心裡十分的痛苦。
她明明處處都在幫折家,到最後非但沒有落到好,反而還被娘家記恨上了。
隻怕以後再也回不了娘家了。
“老太君……並不是小子不給您麵子,實在是如今形勢不同,我若是放折家一馬,折家上下必死無疑……”
寇季在閒暇的時候,發現楊家老太君十分的憂傷,就找上了楊家老太君主動攀談。
楊家老太君側躺在軟榻上,聽到了寇季的話,臉上擠出了一絲難看的笑意,低聲道:“你不必安慰我。老身雖然老了,可是耳不聾、眼不瞎。
你小子雖然是文官,可是入了汴京城以後,卻沒有像是其他文官一樣,看不起武官。
對我楊家,還有折家,那是能提攜就提攜,能留手就留手。
文廣孩兒能有今日的成就,全賴你一手提拔所致。
楊府如今能日進鬥金,也是你分潤給楊府的富貴。
折家能得以保全,也是你小子看在老身的麵子上,特意留手的緣故。”
寇季笑容燦爛的道:“小子可沒你說的那般好。”
楊家老太君盯著寇季,一臉疑惑的道:“有時候老身就在想,你對我楊家如此優厚,對老身這個已經黃土埋到腦袋的老婆子如此的恭敬,到底是為了什麼?”
寇季一愣,一臉愕然。
楊家老太君不等寇季開口,自問自答道:“老身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楊家有什麼可值得你小子圖謀的。你小子就是發自心底裡,對楊家好,不參雜半點其他。”
寇季盯著楊家老太君,沉默了許久,突然開口道:“對楊文廣優厚,那是因為楊文廣跟我兄弟相稱。對折家優厚,那是看在您老的麵子上。”
寇季其實沒說實話。
他對楊文廣優厚,那是因為楊文廣值得。
史料上記載,楊文廣少年以父蔭出仕,一生為大宋南征北戰數十年,七十五歲死於任上,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
一生大戰小戰經曆了無數,雖然沒有什麼值得千古傳頌的大功勞。
但單憑他七十五歲,仍然坐鎮在宋遼邊陲,為大宋謀劃燕雲,嘔心瀝血,就足以讓寇季厚待。
楊家老太君狐疑的道:“老身的麵子就那麼大?”
寇季笑著點點頭,道:“官家都得給您三分薄麵,我身為官家之臣,又豈敢不給您麵子?”
楊家老太君哭笑不得的屈指點了點頭寇季。
寇季這明顯是敷衍的話。
寇季既然不願意說實話,她也不問。
楊家比起寇家,弱的可憐。
即便是如今楊文廣已經憑借戰功搏得了侯位,跟寇家祖孫二人比起來,也弱的可憐。
寇家祖孫想讓楊文廣做什麼,不需要謀劃。
從官家手裡,或者內廷,請一道手書即刻。
手書一下,讓楊文廣去死,楊文廣也得去。
所以寇季犯不著算計楊府,算計楊文廣。
楊家老太君在笑過以後,長歎了一聲,對寇季道:“你真的是個好孩子,不過你不用把心思放在老身身上,老身無礙。
折家不待見老身,老身不去就是了。
老身父兄皆死,侄子也死的一個不剩。
跟老身親厚的人,一個個都消失了。
那些情份,也跟著一點點磨滅了。
如今老身對折家,沒有多少情份了。
有的隻是一些回憶和懷念,所以不會因為折家人不待見老身,老身就悲痛欲絕的。”
寇季緩緩點頭,他覺得楊家老太君八成說的是實話。
她若真是一個遇到點事情就悲痛欲絕的人,也活不到現在。
“您老心中無憂,小子也就放心了。如今該挑選的將士也挑選完了,是該繼續北上,找西夏人算一算舊帳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