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王宮,跟大宋的皇宮到底有何不同?
趙禎和寇季二人以前沒有到過西夏王宮,所以並不知曉。
但當他們腳踩在了西夏王宮門口的時候,才明白了西夏王宮和大宋皇宮有何不同。
單從城牆上判斷,西夏王宮的城牆,比起大宋皇宮城牆,低矮了不止一星半點。
至於其他的,趙禎有些不太想評價。
寇季也是如此。
並不是說西夏王宮其他的都比不上大宋皇宮。
而是除了城牆以外,大宋皇宮在其他地方,沒有比得上西夏王宮的。
規模上,西夏王宮比大宋皇宮大了近一倍。
宮落群方麵,西夏王宮也遠比大宋皇宮要多。
奢華程度上,不分高下。
西夏雖然地處北方,但西夏王宮的建造,毫無北方的粗獷,反而多了一些南方才有的園林之景。
“幫李德明營造宮室的是何人?”
趙禎盯著西夏王宮疑問。
寇季思考了一下,道:“據說是前朝工部官員的後人……”
“倒是一個人才,宮室營造的不錯,可惜不能為朕所用。”
趙禎歎息了一聲,邁步跨過了西夏王宮的大門。
寇季跟隨在趙禎身旁,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趙禎之所以由此感歎,不是因為那個幫著李德明營造宮室的人不願意幫趙禎營造宮室,而是大宋的皇宮不好營造太多宮室,也不好擴建。
無論是營造太多的宮室,還是擴建,都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對。
太祖皇帝趙匡胤在位的時候,覺得大宋的皇宮夠用,所以並沒有擴建皇宮,也沒有大肆的營造太多宮室。
等到太宗皇帝趙光義登基以後,想要擴建皇宮,卻因為承擔不起拆除皇城外百姓們居住的住所的費用,放棄了這一舉動。
他倒是能動用強權,強行驅趕了那些百姓。
但是他卻沒有這麼做。
因為他若是這麼做了,一定會引起罵聲一片。
太宗皇帝趙光義愛惜羽毛,不想聽民間的罵聲,所以就沒有強行驅趕百姓。
真宗皇帝趙恒,曾經也生出過擴建皇宮的心思,但是跟滿朝文武商量了一下,被滿朝文武給阻止了。
所以大宋皇宮,到現在依然是狹小的。
雖說足夠趙禎在裡麵居住,也足夠安置下趙禎的那些嬪妃,但比起其他朝代,大宋的皇宮確實顯得有些小。
如今還被西夏王宮給比下去了,趙禎心裡自然不舒服。
趙禎和寇季二人,在侍衛的注視下,邁步進了西夏王宮,臨近王宮大門處的地方,有許多坑洞。
此前,劉亨和種世衡二人多此攻打西夏王宮,對西夏王宮造成的創傷不小。
劉亨和種世衡二人雖然派人收拾了一番,但仍有一些殘破之處,一時半刻的難以修複。
趙禎站在殘破的地方,回頭對寇季說道:“四哥,朕覺得應該找人好好修繕一番,你以為如何?”
寇季略微一愣,聽出了趙禎的畫外音,沉吟道:“官家有意將此處定為一處行宮?”
趙禎沒有隱瞞,緩緩點頭道:“每到夏日,汴京城內就酷暑難耐,朕帶著滿朝文武到此處避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寇季緩緩點頭,“官家既然有此心思,那臣回頭就派人修繕一二。”
西夏王宮,遠比大宋皇宮要龐大。
如此大的王宮,若是不用,難免有些浪費。
賜下去的話,有些不太可能。
一般的臣子享受不起。
拋去西夏王宮的規模不講,就單單是王宮裡許多隻有君王才有資格用的東西,也不是一般臣子享受得起的。
西夏王宮裡君王製的東西不少。
全部清除的話,恐怕要將西夏王宮拆了重建。
李德明營造西夏王宮的時候,恐怕耗費了不少錢財。
拆了重建的話,那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將此處定為行宮,恰到好處。
趙禎聽到了寇季讚成自己的想法,笑著點點頭,邁步前往了西夏王宮正殿。
到了西夏王宮正殿門口,趙禎再次駐足,隔著門,看著正殿內擺放的桌椅,趙禎淡淡的吩咐道:“彆人的東西,朕用著不習慣,找人將朕的那一套東西搬進來。”
陳琳聞言,答應了一聲,快速的帶著宦官去更換正殿內的東西。
倒不是趙禎瞎講究,而是李德明用的東西,帶著濃厚的異域風格,趙禎很快就要在正殿內召見所有有功的將士,需要莊重一些。
陳琳帶著人換完了正殿內的東西以後,趙禎才帶著寇季,邁步進入到了正殿。
趙禎坐定,寇季在趙禎下首坐下以後,那些個統兵的將領們才緩緩進入到殿中。
為首的種世衡和劉亨二人一起捧著個盒子。
二人進了殿內,施禮過後,將盒子送到了陳琳手裡,由陳琳拿著獻到了趙禎麵前。
趙禎沒有多看那盒子一眼,而是對著將領們道:“如今西夏已平,我大宋的疆土,前所未有的廣闊。我大宋能有今日,全是將士們拚命廝殺得來的。
朕在戰前,曾經許諾過,戰後一定會封賞有功的將士。
朕已經去旨給汴京城,召滿朝文武到興慶府覲見。
到時候,朕會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封賞爾等,為爾等誇功。
在此之前,朕希望爾等可以恭謹一些,恪儘職守,守著朕交給諸位的疆土,管束好下麵的百姓。”
將領們聞言,齊齊躬身道:“喏……”
趙禎繼續說道:“朕賞賜給你們的,多是官爵,所以遲一些早一些,不礙事。但將士們的賞賜,卻不能拖延。”
趙禎看向了種世衡和劉亨,問道:“你二人是負責納降的,西夏王宮裡的錢財,也是你二人清點的。現在,你們告訴朕,你們從西夏王宮裡清點出了多少浮財?”
種世衡和劉亨對視了一眼,一臉苦澀。
劉亨躬身道:“回官家,西夏王宮裡的浮財,不到三百萬貫……”
趙禎愣了一下,愕然道:“這麼少?”
種世衡躬身道:“李德明在戰前,將西夏大部分的浮財,都賞給了黨項各部的勇士,所以西夏王宮裡並沒有留下多少浮財。”
趙禎皺眉道:“那攻破了興慶府以後,可曾查抄那些西夏貴族的府邸?”
劉亨趕忙道:“回官家,已經儘數查抄,查抄到的浮財,超過一千萬貫。”
趙禎眉頭一鬆。
心裡暗道了一聲還好。
趙禎看向了寇季,問道:“此前我大宋兵馬征討西夏各處的時候,繳獲到的浮財有多少?”
寇季拱手道:“回官家,大致有八百萬貫左右。”
趙禎苦笑了一聲,“西夏還真是夠窮的。”
寇季搖頭笑道:“官家此言差矣,從錢財方麵上講,西夏確實窮。可要是算上了馬匹、牛羊的話,那西夏可是一點兒也不窮。”
此次大戰,從西夏繳獲到的錢財固然少,但是繳獲到的牛羊、馬匹,數量十分龐大。
將牛羊、馬匹全部折合成錢的話,那大宋從西夏繳獲到的戰利品,確實十分豐厚。
不提那些尚沒有統計清楚的牛羊,就單單是馬匹,就足足有八十萬匹。
其中上等馬有十五六萬。
中等馬、良馬,有四十多萬匹。
剩下的都是一些劣等馬。
馬匹的價值,超過了大宋繳獲到的錢財。
雖說如此龐大數量的馬匹湧入到大宋,馬匹的數量會大跌。
但以大宋的需求量,馬匹的價格就算會大跌,也跌不到哪兒去。
軍中會抽調一批,讓大宋馬軍,變成真正的馬軍。
西北境內還得留一批,交給那些牧民們去放養。
流入民間的,恐怕都是一些劣等馬。
但即便是劣等馬,流入到民間,也能幫朝廷換取一大筆錢。
趙禎聽到了寇季的話,思量道:“牛羊馬匹當成賞賜發放給將士們,將士們恐怕很難感受到朕的隆恩。”
大宋的兵馬,多是職業兵。
職業兵自然是一輩子都要在戰場上撕殺。
他們可沒辦法去牧馬放羊。
送回去給家裡人,等送到了地方,恐怕早就餓死了。
所以趙禎若是將牛羊馬匹賜給將士們的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便宜了那些個奸商,將士們反而得不到應有的實惠。
寇季聽到趙禎這話,就知道趙禎要說什麼,所以沒有言語。
趙禎盯著將領們道:“所以,朕打算將此番占領的土地,分給將士們,讓將士們在此安家落戶。”
將領們聞言,有些騷動,但是趙禎沒有在意他們的騷動,繼續說道:“如今我大宋已經征滅了西夏,我大宋的兵馬也就不需要屯駐在長城沿線。
朕會將他們調遣到長城外,分彆駐守在我們新收複的疆土上。
所以他們的家眷也不適合留在原有的地方。
他們的家眷應該跟著他們一起遷移到我們新收複的疆土上。
此前寇經略在夏州,將土地分發給將士們,將士們立馬就將家眷召到了夏州等地。
由此可見,朕的想法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