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派遣鴻臚寺的人,將寇季獻上的文書中提到的幾個藩屬列入到了可交往的邦國之列以後,又為寇禮升了個官。
寇禮被升遷到了禮部,出任膳司員外郎。
一個閒散的官職,不用經常去坐班,也不用上朝。
寇禮上了一道謝恩的奏疏。
此事就算了結了。
為了避免寇府擔上惡名,朝廷還特地下發了一份邸報,澄清了一下貢品的事情。
此事徹底風平浪靜以後,已經到了年節。
今年的年節,格外的熱鬨。
在年節臨近前,趙禎就下達了金吾不禁的命令。
去年年節,趙禎不在汴京城,所以今年年節,一定要將去年的熱鬨補上。
從臘月二十五開始。
汴京城就進入到了濃濃的年節氣氛中。
汴京城各處張燈結彩,爆竹聲一日賽過一日,好不熱鬨。
最熱鬨的還屬於臘月二十八這一日。
臘月二十八。
遼國使節押送著送給大宋的歲幣進京了。
一大早。
百姓們就簇擁到了遼使所要經過的街道兩旁。
大宋給遼國送了十幾年的歲幣,如今輪到遼國給大宋送歲幣了,大宋的百姓自然覺得提起,自然要聚在一起看一看,往年孤傲的遼人,今年來送歲幣的時候,是何模樣。
百姓們在街道兩旁守了許久,一直到了豔陽高照的時候,才等到了遼使的隊伍。
領頭的是遼國的重臣楊慎行,隨行的官員、兵丁,皆是漢人。
遼皇耶律隆緒似乎早就料到了大宋的百姓會圍觀他派遣到大宋的使節團,所以一個遼人也沒有用,全部派遣的是漢人。
百姓們看到了遼使出現以後,一個個一臉振奮,準備喊一些話,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
但是看到了遼國使節團皆是漢人以後,眼中充滿了失望的神色。
他們要看的是遼人低頭,而不是曾經的自己人向他們低頭。
百姓們沒有看到遼人,也就失去的呐喊的心思。
楊慎行帶著人從百姓中穿行而過的時候,就看到了詭異的一幕。
街道兩旁的百姓,一個個瞪著眼盯著他們,卻無一人說話。
所到之處,靜悄悄的。
楊慎行竟然被百姓們看的有些頭皮發麻。
一行人在路過州橋的時候。
有人衝著他們的隊伍裡啐了一口唾沫。
然後所有人開始衝他們啐唾沫。
楊慎行忍辱負重,帶著人抵達了皇宮門前的時候,所有人已經被唾沫洗禮了一便。
楊慎行一行人抵達了東華門前,就看到了東華門前的金水橋上站著一人。
那人覆手而立,盯著他們。
楊慎行仔細辨認了一番以後,發現是寇季,趕忙開口喊道:“可是大宋樞密使寇長生?我乃是大遼……”
楊慎行要跟寇季套近乎。
寇季卻沒有跟他套近乎的意思。
寇季冷冷的盯著楊慎行一行人,道:“你們是何人?”
楊慎行略微一愣,猜出了寇季可能要為難他,所以沒有再套近乎,他拱手一禮道:“我乃大遼使節楊慎行……”
寇季冷哼了一聲道:“大遼?番邦屬國,安敢在我大宋麵前稱大?”
楊慎行聞言,心中暗歎了一聲,再次拱手道:“我乃遼國使節楊慎行……”
寇季冷聲問道:“遼國使節入我大宋,所為何事?”
楊慎行趕忙道:“奉我皇之命,送歲貢給大宋皇帝陛下……”
寇季冷哼道:“既然是送歲貢的,又為何帶刀兵入城?”
楊慎行一臉茫然的看著寇季。
寇季冷聲道:“我大宋新律,但凡番邦使節入京,一律不得帶刀兵。”
楊慎行當即要反駁。
就聽寇季繼續道:“那個番邦不遵從,可以原路返回,靜等我大宋兵馬降臨。”
楊慎行立馬閉上了嘴,十分屈辱的吩咐隨性的兵馬交出了刀槍劍戟,讓人拿著離開了汴京城。
一些收拾妥當了以後。
楊慎行盯著寇季道:“這樣可以了吧?我們可以進宮見大宋皇帝陛下了吧?”
寇季瞥了楊慎行一眼,淡淡的道:“你們能不能進宮麵見官家,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是大宋樞密使,不是大宋鴻臚寺卿。
我隻是路經此地,看你們不遵從我大宋的律法,所以出聲提醒你們一聲而已。”
楊慎行一瞬間鬨了個滿臉通紅。
寇季卻沒搭理他,邁步過了金水橋,往皇宮裡走去。
楊慎行最終在鴻臚寺官員的接待下,去驛倌內換了一身衣裝,帶著人押送著財物入了宮。
楊慎行入宮以後,大宋文武,已經全部彙聚到了垂拱殿內。
除了寇季外,垂拱殿內的文武,有一個算一個,在遼使入殿的時候,胸脯挺的直直的。
即便是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人也不能免俗。
他們在遼人麵前裝孫子裝了多年,好不容易翻身當了爺爺,自然要擺擺譜。
楊慎行入了垂拱殿,恭恭敬敬的對趙禎一禮。
“下邦遼國使臣楊慎行,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楊慎行口中的‘下邦’兩個字出口,垂拱殿內的文武都有些動容。
大宋真的變強了。
變得比任何時候都強大。
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都沒能將遼國變成下邦。
官家登基數載,就讓遼國變成了下邦,讓遼國向大宋俯首稱臣。
遼國已經俯首。
那麼天下萬邦,誰還敢抬起頭跟大宋說話。
自此以後,大宋將會成為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而不是那種花錢買來的天朝上邦。
滿朝文武心裡感慨萬千。
楊慎行卻沒有因此停下,他在向趙禎施禮以後,向趙禎遞交了國書。
趙禎拿到了國書以後,放在了龍案上,對楊慎行道:“楊慎行,你代表遼國出使我大宋,我朝的文武,原本想為難你一番的。
畢竟我大宋的使臣在出使遼國的時候,沒少被遼國的勳貴們為難。
但是朕阻止了此事。
隻要你遵從我大宋的律法,遵從我大宋的規矩。
我大宋不會為難你分毫。
朕不是那種恃強淩弱的人。”
楊慎行聽到了趙禎的話,心裡暗暗在發苦。
趙禎這番話,算是不動聲色的踩了遼皇一腳,捧了一下自己。
楊慎行不好接趙禎這話。
讚成的話,今日一幕傳回遼國,遼皇耶律隆緒少不了要找他算賬。
不讚成的話,不給趙禎麵子。
不給趙禎麵子,難保不會有朝臣為了拍趙禎馬屁,給他穿小鞋。
楊慎行思量再三,隻能衝著趙禎深深一禮,一句話也沒有說。
他在無聲的討饒,祈求趙禎放他一馬。
趙禎也沒有為難他,吩咐他平身以後,問了他一些遼皇的近況,以及遼國的一些近況。
聊完以後,就讓人帶他離開了垂拱殿。
楊慎行離開以後,趙禎吩咐人將遼國送來的歲貢抬入到了殿內。
趙禎吩咐人打開了裝滿了金銀的箱子,讓滿朝文武都看著,然後開口道:“朕聽聞,我大宋每歲向遼國送去了歲幣以後,遼皇會將我大宋送上的絹布,分發給滿朝文武,以作獎賞。
他想讓遼國上上下下,穿著我大宋送去的絹布,記住我大宋的富庶,惦記我大宋的疆土。
朕今日將遼國送來的歲幣,分發給你們。
朕想讓你們記住,我大宋能有今日,不是憑借和談談來的,而是將士們拚命換來的。
我大宋每一處疆土上,都埋著皚皚白骨。
所以我大宋,寸土都不能丟。
以後我大宋再碰見了戰事,誰提和談,朕就送誰去邊陲。
朕讓他真刀真槍的為我大宋拚一回。
拚過命以後,再回來跟朕說,要不要和談。”
趙禎對陳琳揮了揮手,陳琳領著宦官開始給滿朝文武發錢。
趙禎在發錢的過程中,對滿朝文武道:“朕相信,諸位拿了遼國送來的歲幣,一定舍不得花,一定會放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滿朝文武,在拿到了賞錢以後,毫不猶豫的齊聲應答了一聲。
然後陪著趙禎等著,一直等到歲幣發放完了以後。
趙禎又道:“遼國送來的歲貢中,有十二顆東珠,朕留三顆。餘者賞賜給曹瑋、寇季、呂夷簡、王曾、張知白等九人。”
寇季等人不明白趙禎此舉,不明白趙禎為何變得如此大方。
但還是笑納了趙禎的賞賜。
趙禎在賞過了滿朝文武以後,笑道:“從今往後,朕除夕夜不會再賞賜錢財給諸位了。一應賞賜,就以遼國送上的歲幣為準。”
滿朝文武聞言,一片嘩然。
趙禎卻沒有再搭理滿朝文武,下朝也沒宣,甩起了袖子就離開了垂拱殿。
遼國送來的歲幣雖然豐厚,可比起除夕夜宴宮裡賞賜給群臣的錢財,根本不值一提。
趙禎看似變大方了,實則變小氣了。
滿朝文武因此少了一大筆年終獎,自然是頗有微詞。
他們在趙禎走後,小聲的議論了起來。
寇季在滿朝文武議論紛紛的時候,突然笑道:“我倒是覺得,官家此舉甚妙……諸位以後要發大財了,要好好的謝謝官家才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