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三人齊齊拱手施禮道:“兵事如今已經歸了樞密院掌管,官家和寇樞密覺得怎麼做妥當,便怎麼做,臣等沒有異議。”
趙禎滿意的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那朕便下旨給陳堯谘,讓他全權去處理此事。”
說完這話,趙禎吩咐人草詔,蓋上了印璽以後,派人送出了宮。
做完了此事以後。
寇季略微拱了拱手道:“臣此次入宮,是有一件要事,要跟官家和呂公三人相商。”
趙禎、呂夷簡三人的目光齊齊落在了寇季身上。
他們都知道,寇季一般不開口,開口都是大事。
寇季見他們四人盯著自己,也沒有賣關子,直言道:“編撰音韻書籍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所以臣有一個提議,想跟官家和呂公三人商量一番。”
寇季當即將編撰音韻書籍遇到的困難說了一下,同時將自己的解決方法也一並說了出來。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聽完以後,神色各異,關注點也不同。
趙禎率先開口道:“簡字當真比現有的字更容易學習?”
寇季沒有言語,吩咐宮娥取了筆墨,利用已有的一些簡字,寫了一篇字。
又提筆揮毫,寫了一篇繁體字的文章。
寇季拿起了兩篇字,向趙禎展示了一下,笑道:“諸位從小就飽讀詩書,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筆畫越多的字,越難寫,也越難記。
簡字,就是在不失其形的情況下,減少字的筆畫,讓字變的更好寫,更好記。
以前寫一個字的時間,簡化以後,可以寫兩個字。
以前記一個字的時間,簡化以後,可以記兩個字。
簡字的好處不言而喻。
鄉間的許多土夫子,因為蒙童學字的時候,記不住字,就將其當成蠢笨之人,擋在門外。
鄉間的百姓,也因為字的筆畫太多,記不住字,因此對讀書望而卻步。
若是能將字簡化一番,那麼前者和後者都會減少。
讀書人相對也會增多。
更重要的是,我們即將推行蒙學,音韻書籍就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冊書。
它簡化以後,可以為朝廷節省許多錢財。
隻要多節省出一份錢,我們就能多收一個蒙童。
一旦朝廷推行簡字成功,又不遺餘力的推行教化。
或許有一日,全天下人都會識字。”
趙禎聽到這話,呼吸一下子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推行教化,在任何朝代,都是可以大書特書的功德。
隻不過,此前的朝代,縱然在推行教化上下了苦功,也沒有多少建樹。
此前的朝代,也沒有做到全天下人都識字的壯舉。
若是他真的能讓全天下的人都識字。
那他真的可以挺直了腰板,跟秦皇漢武論一論高低。
趙禎盯著寇季,沉聲問道:“若是朕不遺餘力的推行教化的話,需要多久,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道:“四野無藩屬,數十萬將士的性命,數十年苦功。”
拖行教化,最重要的是什麼?
錢!
隻要錢到位,就沒有推行不下去的教化。
大宋又不是後世。
大宋沒有民主,沒有自由。
隻要趙禎說服了滿朝文武,他就可以將讀書跟百姓的一切掛在一起,通過各種手段,讓所有的百姓參與到文字學習當中。
讀書免費,還有補貼。
不學習的話,征收重稅,服苦役,再嚴重一點掉腦袋。
你學不學?
沒一個人敢不學。
也沒一個人會因此生出怨言。
為何沒有怨言?
因為讀書人在大宋擁有獨特的地位,隻要是個人都看得見。
百姓們不讀書,不是不想讀書,是讀不起書。
隻要朝廷解決了讀不起書的問題,百姓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將家中的孩童送到蒙學學習。
極少一部分彆有用心的人,在這個時候很難跳出來。
朝廷不惜血本的讓你讀書識字,讓你做人上人,你還不樂意?
那朝廷將你砍了,也沒人替你喊冤。
朝廷將搗亂的砍了,或者發配出去做苦役,當先鋒兵,自然不會有什麼怨言傳出來。
所以,一切的關鍵就是錢。
而朝廷不可能為了推行教化,將朝廷所有的稅收都搭進去。
所以寇季給出的辦法就是借雞生蛋。
用藩屬的錢,供養大宋所有人讀書。
大宋要付出的,就是時間和兵馬。
用數十萬人,換取天下所有人讀書的機會,趙禎覺得這個買賣十分劃算。
他幾乎要拍板了。
呂夷簡咳嗽了一聲,道:“官家,寇樞密提出此事,卻又可行之處。縱然不能讓我大宋所有人都識字,也能讓我大宋一半人識字。
但此事並非是一日之功。
官家還需要徐徐圖之才是,切不可過早宣揚出去。”
王曾點頭道:“若是過早的宣揚出去,卻又沒辦成,那官家會失信於天下人。”
張知白附和道:“此事官家隻管做就是了,不需要說。”
趙禎聽完了呂夷簡三人的話,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朕知道了……”
話罷,趙禎沒有再開口。
推行教化,是他和寇季很早以前就定下的目標之一。
其目的是為徹底改變文製做基礎。
若是讓人將推行教化和文製革新聯係到一起,可能會加大阻力,此事確實不易聲張。
他之所以失態,實在是寇季描繪的藍圖過於吸引人。
呂夷簡在趙禎閉口不言以後,盯著寇季道:“繼續說說簡字……”
寇季緩緩點頭。
呂夷簡問道:“你如何肯定,用了簡字,音韻書籍的厚度就會減少三分之二。”
不等寇季開口。
王曾撫摸著胡須道:“應該是在大小上做文章。”
寇季笑著點頭道:“不錯,現有的字,筆畫繁多,印刷過小,必然模糊成一團。所以想要清晰的將其顯露出來,必須用一定大小的字。
但是簡字不同。
筆畫少。
即使印刷雕刻成倍數縮小,也能看清。”
說著,寇季將自己書成的兩篇文字,拿著往後退了一些距離,對呂夷簡三人道:“我站在此處,三位看現有的字,一些字隻能看見個輪廓和大概。但簡字,依然可以看的十分清晰。”
寇季放下了兩篇文字,取了兩張紙,用毫筆,寫了兩篇字極小的文章,遞到了呂夷簡三人麵前。
“同樣大小的字,同樣大小的筆畫,簡字,縮小以後,依然清晰可見。可現有的字,一些筆畫已經重疊成了一團。”
呂夷簡三人一瞧,還真是。
張知白看完以後,皺眉道:“小字固然能夠降低書籍的厚度,可長期小字,對雙目有礙。”
寇季聽到張知白的話,緩緩點頭。
張知白說的確實在裡。
小字看多了,確實容易出現近視。
寇季對張知白道:“此書隻是用於蒙童蒙學,而且是輔佐蒙童讀書的書籍,並不是專門交給蒙童演習的。蒙童書文,也不可能以此為帖。
而且也僅僅是此類的書籍,其餘書籍不可能這麼做。”
張知白感歎道:“小字刊印書籍,更容易節省錢財,一些書商恐怕不會放過這個牟利的機會。”
寇季點頭道:“所以蒙學一應的書籍,由朝廷刊印,由朝廷把關,不會交給書商去牟利。”
王曾皺著眉頭道:“就怕天下讀書人不答應。他們已經習慣了用現有的文字,推行簡字,他們肯定會鬨事。”
寇季坦言道:“簡字是根據現有的文字演化而來,取現有文字之形。理解簡字,遠比理解現有文字要容易。讀書人要學習的話,也會快不少。
而且推行簡字,並不是說讓讀書人拋棄舊字。
在新舊交替之際,我們可以兩者並行。
此舉又不會影響讀書人的仕途。
他們縱然鬨事,也鬨不出什麼大事。”
呂夷簡撇撇嘴道:“就怕有人存心不良,借機煽動鬨事。”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此事是不可避免的。但推行教化,是朝廷的善政,我們不應該因為有人會鬨事,就畏懼不前。
我們反而該迎難而上。
一旦推行簡字成功。
大興教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此事若成,確實可以福澤千秋。我們沒理由不答應。”
王曾捏著下巴,鄭重的道。
張知白跟著點點頭。
反倒是呂夷簡,沒有表態。
寇季看向了呂夷簡道:“呂相覺得此事不妥?”
呂夷簡瞥了寇季一眼,淡淡的道:“老夫是怕被人罵。”
寇季聽到這話,哈哈一笑道:“罵名我一力擔了。”
呂夷簡撇撇嘴道:“那老夫無話可說。”
趙禎在呂夷簡話音落地以後,開口道:“推行教化,乃是為我大宋江山社稷,縱有罵名,也該朕來擔才是。”
“官家不該為此擔當罵名……”
“臣附議!”
“臣附議!”
呂夷簡三人齊齊開口。
趙禎撇撇嘴,幽幽的道:“難道三位愛卿不覺得,朕在推行簡字的時候,擔當的罵名越多,簡字的好處顯露出來以後,朕擔當的讚譽就越多嗎?”
呂夷簡三人一臉愕然的盯著趙禎。
寇季哭笑不得的搖搖頭,沒有開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