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身兼兩家所長。”
仵作的行業並不怎麼光彩,所以弟子難收。
大部分仵作,在年邁以後,都會將自己的技藝傳給自己的子侄,讓自己的後輩有一個謀生的手段。
傳給外人的很少,因為沒有幾個人願意成天跟屍體打交道。
寇季讓他們自己挑弟子,朝廷培養。
算是對他們十分有利的。
仵作們聽完了寇季的話,依舊愣在原地。
寇季見此,略微沉吟了一下,喝道:“這是公事!你們當我剛才的話沒說過,以後我讓你們做什麼就做什麼。”
此話一出,仵作們齊齊向寇季施禮。
“喏……”
跟官麵上的人打交道,果然還是要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
寇季吩咐道:“回頭我會奏請官家,在城外設立一處學醫的地方。你們上差的時候,就好好上差。下差以後,就帶著你們的弟子,一起給我到學醫的地方學醫。”
“喏……”
“你們中間應該有不少人去過地方,知道地方上有那些精通刨屍的人。你們寫信給他們,讓他們來汴京城。邀來一人,賞錢一百貫。”
“喏!”
仵作們在得知有賞錢以後,聲音明顯大了不少。
寇季繼續道:“等你們研究有成的時候,我讓你們把醫術教給誰。”
“喏……”
仵作們再次齊聲應允。
反正寇季給的醫術,又不是他們家傳的東西。
隻要朝廷發錢,讓他們教給誰都行。
“散了吧!”
寇季擺擺手。
仵作們齊齊退出了寇府。
寇季在仵作們走後,到了書房,提筆寫下了一道命令,命令是給軍中的大夫的。
隨軍的大夫,隻要隨軍時間超過三年,幾乎都在人身上動過刀子。
他們才不在乎什麼人死為大之類的話。
隻要能精進醫術,能救人,他們就願意學。
此後幾日。
寇季都在為此事忙碌。
寇季在跟趙禎商議過後,在東城門外,找了一間大的院落,用於仵作們學習醫術之用。
寇季不指望那些老仵作們學會醫術。
他是想借著那些老仵作的解剖經驗,驗證大食的醫術,糾正其中的偏差,讓他們的弟子們學習。
真正學習大食醫術的主力是他們的弟子,還有那些隨軍的大夫。
院落準備好了以後,寇季就直接讓那些仵作們,將大食的醫術分門彆類,開始從最基礎的學習、驗證。
仵作們學習的方式也簡單粗暴。
在熟悉了大食醫術幾日後,就果斷向寇季討要屍骸。
反正朝廷答應了給他們提供方便,他們為了儘快的學會醫術,問朝廷討要一些屍骸也沒什麼。
他們一個個都是經年的老仵作,手裡解剖的屍骸,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抱著屍骸睡覺,他們都不帶怕的。
所以刨屍對他們而言就是家常便飯。
寇季將此事上報給了趙禎以後,趙禎果斷讓人弄死了關在牢裡關了幾個月的拍花子的,送去給了他們。
他們拿到了屍骸以後,果斷開始上手學習。
過了大概半個多月。
距離汴京城最近的隨軍大夫,儘數入了汴京城。
寇季將他們安排到了學醫的地方。
隨軍的大夫一個個也不是善類。
他們跟那些仵作們湊在一起待了幾日以後,也就混熟了。
仵作有解剖技藝、隨軍大夫們有醫術。
雙方湊到了一起,互相辨證下,學習的速度更快了。
用一日千裡形容也不為過。
畢竟,他們學習的大食醫術,並不是什麼殘缺的醫術,而是經過了四五百年沉澱的,成熟的大食醫術。
所以他們初期學習的時候,隻需要將大食的醫術驗證一番,確認可行以後就行。
並不需要反複的去推導。
一些需要反複推導的醫術,他們都暫時放在了一邊。
他們在學習了半個月以後,看到了寇季拿出了上千本書給他們,他們就知道,寇季給他們的很有可能是一套另成體係的醫術。
而新的醫術,十分符合他們做事、行醫的方法。
新的醫術一旦推廣出去,很有可能打破大宋現有的杏林的格局。
所以他們迫不及待的想儘快的整理出一套成型的醫書,為以後兩種醫術的競爭,打下有力的基礎。
寇季盯著他們,看著他們走上了正軌以後,就把目光從他們身上挪開,放在了大理身上。
大理使節楊允賢回到了大理以後,去了風琶部,花了十萬貫,領走了自己的族弟,然後返回了大理的都城,將大宋的條件告訴大理郡王段素真。
大理郡王段素真在得知了大宋的條件以後,搜空了國庫,湊出了兩百萬貫。
大理郡王段素真再次派遣楊允賢為使,前往了大宋,表示答應了大宋提出的條件,並且遞交了國書。
然後派遣人押送著兩百萬貫的東西,送往了大宋。
兩百萬貫財貨,被押送出了大理都城,過了弄棟府,進入到了會川府。
在即將送到建昌府的時候,在兩府交界處的密納甸,遭遇到了一夥匪徒。
匪徒們殺光了大理郡王段素真派遣押解兩百萬貫財貨的兵馬,將兩百萬貫財貨劫掠一空。
此事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理郡王段素真第一時間派遣了楊允賢趕到了風琶部,向種世衡表示自己的歉意。
楊允賢見到種世衡的時候,種世衡麵如寒霜。
“楊使節?!”
種世衡冷冷的喊了一聲。
“外臣見過種知事!”
楊允賢趕忙躬身施禮。
種世衡冷哼一聲,道:“你不用跟我套近乎,聽說你大理補償給我大宋的兩百萬貫財貨被劫了?可有此事?”
此事就在建昌府和會川府邊上發生,距離種世衡所在的風琶部也不過百裡,肯定瞞不過種世衡,
楊允賢知道此事瞞不過種世衡,所以苦著臉道:“確有此事……不過種知事不必為此事懊惱,我王已經派人去徹查此事了。”
種世衡瞪起了眼,哼道:“你們查不查此事,與我何乾?我隻想知道,你大理補償給我大宋的兩百萬貫財貨能不能準時運到此處。
若是不能準時遇到此處,下場是什麼你應該清楚。”
楊允賢聞言,趕忙道:“種知事息怒,我王知道了此事以後,已經命人再次籌備兩百萬貫的財貨,一定能夠按時送到您手裡。”
種世衡臉色緩和了三分,“但願如此……”
就在這個時候,朱能叫嚷著進入到了二人所在的堂內。
“姓種的,你這個時候還見大理人作甚。此事一定是大理人在背後搗的鬼。他們不僅殺了我大宋的人,如今為了賴掉補償給我大宋的兩百萬貫錢財,還派人半道劫了那些財貨。
他們這是在打官家的臉,藐視官家的威嚴。
官家若是知道了此事以後,一定雷霆震怒。
我們趁著官家現在還不知道此事,發兵打過去,拿下大理三五城。
等官家要問責的時候,我們也要有個交代。
若是我們按兵不動,官家隨後派人來查出此事是大理人在背後搗鬼,那我們兩個一定沒有好果子吃。”
種世衡聽到了此話,臉色再次陰沉了下來,目光落在了楊允賢身上。
“你們大理若是真的企圖通過這種手段蒙蔽官家的話,下場肯定不會太好。”
楊允賢急忙道:“我們既然已經拿出了錢財,又怎麼可能做出惹惱上邦的舉動呢?”
種世衡略微沉吟了一下,看向朱能道:“他說的有理……”
朱能破口大罵道:“有理個屁!兩百萬貫財貨,用馬車拉的話,也得幾十輛馬車。周遭的護衛,最不起碼也得一千兵馬。
若是在咱們大宋境內,一千兵馬押送財貨,那個匪徒個跳出來叫囂?
想要在一千兵馬護衛下,搶走兩百多萬貫財貨,唯有動用正規兵馬。”
朱能說完話,種世衡還沒有開口,楊允賢搶先一步道:“外臣可以用人頭擔保,此事真的不是我大理兵馬所為。我王也從未有欺騙大宋皇帝陛下的心思。”
朱能冷哼道:“那你說說,負責護送那兩百萬貫財貨的護衛有多少?賊人肆虐以後,又有多少生還的?”
楊允賢聞言,臉色十分難看。
種世衡見此,皺起了眉頭喝道:“說!”
楊允賢猶豫再三,咬牙道:“護衛那兩百萬貫財貨的兵馬,有一千五百人。”
朱能譏笑了一聲,道:“比我預料的還多……”
楊允賢沉聲道:“我大理境內,並不是鐵板一塊。一些小部族雖然依附於我大理,但並不聽從我王的命令。為了避免那些小部族的人對這批財貨起心思,我王派遣的人自然多了一些。”
朱能瞪起眼,盯著楊允賢道:“彆打岔!快說,賊人肆虐以後,還有多少生還?”
楊允賢咬著牙,不肯開口。
種世衡微微眯起眼,眼中透著一股寒芒。
楊允賢看到了種世衡眼中的寒芒,心跟著抽搐了一下,低聲道:“無一……生還……”
“嗬嗬!”
朱能聞言,嘲諷了一笑,對種世衡道:“姓種的,你也是帶兵之人。你應該明白,想要殲滅一千五百人的兵馬,需要怎樣的力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