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北頌最新章節!
李太後和曹皇後二人撲到了趙禎近前,抓起了趙禎的手掌就看他有沒有受傷。
趙禎的掌心被木刺戳破了,有鮮血滲出,他卻渾然未覺。
李太後和曹皇後嚇了一跳,趕忙招呼禦醫過來幫趙禎療傷。
待到禦醫幫趙禎挑出了木刺,包紮了傷口以後,李太後一臉有心的問道:“官家因何而惱?”
趙禎陰沉著臉,道:“小小的一座寺廟,斂財多達兩千多萬貫,朕登基的時候都沒這麼多錢。朕這個皇帝,當的居然還不如一個和尚頭。”
李太後聽到這個數字,也是一驚。
要知道她每年的零花錢也不過二十萬貫而已。
一個寺廟斂的錢財,已經超過她一輩子的零花錢了,她如何不驚。
要知道,她可是當今太後。
“如此有錢,那還是寺廟嗎?”
李太後有些難以置信的問。
曹皇後大致猜測出了是哪一家寺廟,所以她沒有說話。
趙禎看向了李太後,道:“就是娘娘您常去的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
李太後一臉震驚。
李太後很難想象,那個在她麵前慈眉善目,一副高人形象的老僧,手裡居然握著這麼一大筆錢。
老僧高人形象瞬間在她心中崩塌。
在李太後認知裡,除了朝廷以外,手裡能握如此多錢財的人,必然不是什麼好人。
因為不作奸犯科,僅憑正經手段斂財的話,很難有人能斂如此多的財富。
李太後震驚之餘,問道:“大相國寺是如何斂了這麼多錢的?”
趙禎沉聲道:“自從幾家王府覆滅以後,大相國寺就是汴京城內最大的印子錢家。”
“大相國寺放印子錢?就是那種逼的人賣兒賣女也不一定還得起的印子錢?”
李太後快速追問。
趙禎緩緩點頭。
李太後見此,惱怒的道:“如此喪儘天良的事情他們都做,他們還算是什麼出家人。大相國寺還算是什麼清淨之地。
最可氣的是,他們居然欺騙哀家。
每次哀家去大相國寺,他們都哄騙著哀家捐許多香油錢。
官家應該好好的懲處他們。
他們欺騙哀家的罪過,也應該好好的算一算。”
李太後雖然信佛,但卻厭惡人欺她。
她被人欺負了大半輩子,對欺她的人一點兒好感也沒有。
縱然那個欺騙她的人,此前在她麵前很受寵,在她得知了受到欺騙以後,對其好感也會瞬間降至冰點。
李太後覺得,佛是好的。
隻是那些侍奉佛的和尚,心腸黑了。
不僅欺騙了她,還玷汙了佛祖。
必須嚴懲。
趙禎聽到了李太後的話,緩緩點頭,道:“朕自然不會放過他們。朕已經下旨,褫奪了大相國寺國寺的名號。
自朕以後,我大宋朝就不該再出現國寺、國師之類的東西。
朕已經將大相國寺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四哥處理。
相信四哥一定會嚴懲那些惡徒。”
“……”
就在趙禎和李太後討論嚴懲大相國寺的僧眾的時候。
汴京城內的權貴、文武大臣,已經坐著馬車到了大相國寺內。
他們看到了大相國寺門口貼著的清單,以及大相國寺院子裡堆放的錢財以後,無一不驚。
呂夷簡、張知白、王曾三人到了以後,差點沒驚掉下巴。
“老夫實在沒想到,小小一座寺廟,居然斂了如此多錢財。”
“佛門清淨之地,居然淪為了汴京城最大的印子錢家……”
“汴京城藏著如此毒瘤,我們三人此前竟然沒有一點察覺……”
“……”
呂夷簡三人交互著眼神,走到了寇季近前。
“老夫原以為,清查了天下廟宇以後,頂多請查出幾百萬貫臟錢,幾萬畝田產。卻沒想到,僅僅是一個大相國寺,就超過了老夫的預期。
天下寺廟之富庶,遠超朝廷。”
呂夷簡走到了寇季麵前以後,感歎著說。
寇季聞言,淡然道:“那清查天下其他廟宇的重任,就交給呂公如何?”
呂夷簡聞言一愣,果斷搖起了頭。
清查天下廟宇,固然能建立許多功績,但得罪的人也多。
寇季能夠清查大相國寺,也是依仗著重兵。
若是沒有重兵,想查大相國寺,絕對沒有那麼容易。
寇季率領重兵強闖了大相國寺,天下廟宇的出家人知道了此事以後,一定會記恨上寇季。
而出家人那一套行事的方法,跟世俗有所不同。
隻要被他們記恨上,他們一定會報複。
而且報複起來沒完沒了。
呂夷簡瞧著清查天下廟宇的功績眼饞,但是卻不願意主持此事。
寇季見呂夷簡退縮了,略微撇了撇嘴。
但他卻沒有開口去問王曾和張知白。
王曾和張知白不同,他們也懂趨利避害,但他們二人都是那種為了朝廷和百姓,可以舍下一切的人。
所以寇季一旦開口,他們二人必然會應承此事。
寇季有足夠的力量自保,也有足夠的手段自保,但是王曾和張知白二人沒有。
就拿之前奏請清查天下廟宇事情來說。
張知白奏請了此事以後,就遭受到了連番的針對。
張知白沒有足夠的力量自保,所以他府上了丫鬟死了,房頂上多了金沙琉璃瓦,家犬頭上也長了角。
此事若是寇季所奏,寇府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那些想去寇府搗鬼的人,估計還沒有進門,就會被人打斷腿掛在旗杆上。
寇季之所以沒有出麵奏請此事,主要是因為他掀開此事不太合適,也不會被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所重視。
因為他現在是樞密使,屬於武臣,而非文臣。
武臣和文臣的職能有很大的差彆。
武臣和文臣開口談論政事,也有差彆。
就拿兵事而言。
寇季若是出麵奏請出兵攻打誰的話,朝野上下的反對聲音會很小。
因為朝野上下都知道寇季的本領,也知道寇季是掌兵的,提出出兵攻打誰,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若是王曾等人出麵奏請出兵攻打誰的話,朝野上下反對的聲音會很大。
首先,武臣們會有強烈的抵觸感。
文臣們會質疑他們是不是彆有用心,也會質疑他們奏請的事情靠不靠譜。
所以清查天下廟宇的事情,張知白出麵奏請,遠比寇季出麵奏請會有效。
雖說寇季出麵奏請此事,也會過關。
但遭受到的阻力,肯定會比張知白出麵奏請要大一些。
寇季和趙禎要做的事情很多,卻沒有多少時間,所以必須儘可能的減少阻力,縮短時間。
“此前垂拱殿議政的時候,官家已經決定,清查天下廟宇得到的錢財,全部用於推廣蒙學。三位可彆惦記這筆錢。”
寇季瞧著呂夷簡三人的目光一直盯著大相國寺院子內錢財,就忍不住開口提醒了一句。
呂夷簡三人臉色都不太好看。
因為僅僅一個大相國寺,就清查出了如此錢財,等清查完了天下廟宇以後,清查出的錢財,恐怕是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數字。
如此錢財,僅用於蒙學推廣,過於奢侈。
在大理和交趾大量錢財供應下,大宋的蒙學基本上已經走上了正軌。
蒙學前期投入最大,因為牽扯到要購地、要營造校舍、還要添置一些應有的東西。
但後期投入就沒那麼大了。
後期隻需要對校舍進行維護,提供蒙學先生的俸祿,以及蒙童們的書本即可。
雖然花銷也大,但是沒有前期那麼大。
清查天下所有廟宇得來的錢財,應該能支應蒙學蒙童近數年學習。
蒙學推廣一時半會也花不了那麼多錢。
所以錢財堆放在國庫裡,有些浪費,應該將他們利用起來。
河西的李迪、興慶的王隨,二人都向朝廷奏請,希望朝廷能夠批複一些錢財給他們,讓他們用來引水。
河西境內有河水,也有沙漠。
興慶周邊亦是如此。
河西治沙已經初見成效。
在李迪和河西百姓們不遺餘力的努力下,河西去歲又多了十萬畝的林地。
那些林地都是問沙漠和荒蕪的戈壁討的。
李迪在奏疏中提到,朝廷若是批複一些錢財給他,讓他開渠引水的話,沙漠和戈壁的林化速度,肯定會成倍數加快。
因為他們已經摸索出了如何治沙,如何治戈壁。
王隨在得知了李迪在河西治沙有成效以後,特地派人去找李迪取經。
如今他想效仿李迪,治理興慶周邊的沙漠。
治沙引水,是一個大工程。
需要的錢財自然多。
二人的奏疏遞到了朝廷以後,朝廷遲遲沒有答應。
如今看到了清查廟宇得到的錢財,呂夷簡三人動了心思。
可還沒等他們張口,寇季就將他們的話堵死在了腹中。
“就不能……”
王曾咬咬牙開口。
“不能!”
寇季不等他把話說完,就斷然拒絕了。
寇季也不是不知道他們的心思,隻是清查廟宇得到的錢財,真的不好給他們。
為什麼不好給?
因為隨著大理和交趾兩邊的錢財內流,大宋的物價已經開始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