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8章 大宋雖然變強了,但是問題依然很多(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4288 字 10個月前

蘇洵也沒有隱瞞蘇程氏,竹筒倒豆子一般,將今日寇季對自己的任命,以及他即將要麵對困難跟蘇程氏說了一遍。

蘇程氏聽完了蘇洵的講述,不僅沒有陪著蘇洵一起皺眉,反而一臉驚容的道:“你覺得先生交給你的是一件苦差事?”

蘇洵見蘇程氏一臉驚容,疑惑的問道:“不然呢?”

蘇程氏感歎道:“妾身覺得,先生是給了你一樁大富貴。”

“大富貴?”

蘇洵一臉愕然。

蘇程氏點了點頭,輕聲細語的道:“這生意場上的門道很多,你不知道也不奇怪。先生將渤海府一府之地的商稅全交給你作主,就是一樁大富貴。

你要是敢免了渤海府內所有買賣的商稅,大宋許多海商,都會跑到渤海府做生意。”

蘇洵盯著蘇程氏沒有言語,靜等著她的下文。

蘇程氏盯著蘇洵問道:“朝廷的商稅是二十稅一,此事你可清楚?”

蘇洵點頭。

他雖然不懂做生意,但是卻了解朝廷各項稅收。

他從出仕到如今,除了翻譯書的那一年以外,剩下的時間都在擔任地方官,若是不了解稅收的話,很容易被底下的人蒙騙。

為此他在出仕之前,就好好的學習了一番。

蘇程氏見蘇洵點頭,便繼續道:“但二十稅一的商稅,隻是朝廷定下的,事實上落到商人頭上的商稅,遠比這個高。

朝廷在汴京城設有都商稅院,在其他繁華的府城,也設有收商稅之所。

所有收稅的官方衙門,加起來僅有千處。

而這千處的收稅衙門,大部分時候,管的都是鹽、鐵、酒等官營買賣的稅收。

此外,布匹、騾馬等市場的稅收,也歸他們管。

但僅限於官市。

官市外的,他們幾乎不管。”

蘇洵聽到此處,眉頭一挑,沉聲道:“那豈不是有很多商人偷稅漏稅?”

蘇程氏沒有回答蘇洵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由於朝廷管理商稅之所,僅有千處,而朝廷轄下的縣,已經超過了千處,所以有很多地方顧及不了。

又因為朝廷管理商稅的衙門,隻管理一些特定的生意的商稅,所以有很多商稅,朝廷都沒辦法直接征收。

有鑒於此,朝廷就推行了一種撲賣的方式,將剩餘的商稅的收稅的權力,出售給了地方上的豪門大戶。

而豪門大戶在收稅的時候,用的是十稅一的規矩。

所以朝廷明麵上用著二十稅一的規矩,暗中卻用的是十稅一的規矩。

豪門大戶用此手段,排除異己,籠絡人心,幾乎將地方上的一切,掌控在了自己手裡。

所以,你在地方上很容易就能發現,地方上遍地都是豪門大戶的生意。

而且當地大宗大姓人占據著當地近八成的生意。

所以現在在地方上做生意,最需要拿到的就是收稅的權力。

每一歲,朝廷各地商稅衙門撲賣這一項權力的時候,就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

明麵上撲賣權力的錢或許花不了多少,但是暗中塞給衙門、塞給官員的錢卻大的驚人。

有人憑借著這一項權力,賺的盆滿缽滿。

有人因為這一項權力,賠的傾家蕩產。

還有人被這一項權力壓的喘不過氣。

所以你要是在渤海府推行免稅的政令的話,相信有很多活不下去的商人,願意到渤海府安家落戶。

還有一些海商,會跑到渤海府,完成大宗買賣交易。

隻要你渤海府出具了征稅的文書,他們就能避開其他地方的豪門大戶的壓榨。”

蘇洵聽完了蘇程氏的話,臉色十分難看的道:“收商稅的權力,成了一樁買賣?”

蘇程氏點了點頭,“就是一樁買賣。你剛才不是問我,有沒有人借著此事偷稅漏稅嗎?那妾身就告訴你。

有,有很多。

隻要是撲賣到了收商稅權力的豪門大戶,一整年都不需要交稅。

一些家大業大的人,他們撲賣收商稅的權力,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不交稅,借此賺錢,隻是次要的。”

蘇洵臉色陰沉的道:“難怪杜甫會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蘇程氏遲疑了一下,道:“杜甫所在的杜家,也算是朱門,你我也算是朱門。”

蘇洵臉色瞬間黑了。

蘇程氏繼續道:“先生既然將渤海府的稅收的權力給了你,那麼渤海府內的稅如何收,就是你說了算。

其中的利益,超乎你的想象。

所以有稅收的權力在,你很容易能為渤海府拉來一大批商人。

也很容易能借著他們的手,購買到很多糧食。”

蘇洵像是沒有聽到蘇程氏的話一般,咬牙道:“朝廷的商稅律法有問題。”

蘇程氏聞言一愣,急忙對蘇洵道:“夫君,你可彆亂來。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商稅律法背後牽扯到的利益龐大到你難以想象。

你若是向朝廷申明此事,不論朝廷理或者不理,你都會被天下所有的豪門大戶針對。

豪門大戶立足於世,一是官,二是商。

大部分豪門大戶,家中有人為官,有人從商,幾乎是相輔相成的。

你一旦被惦記上,你和公公的仕途就完了,景先和軾兒的仕途,恐怕也會跟著受牽連。

我程家的生意,恐怕也會遭到各種打壓。”

蘇程氏提到了蘇景先和蘇軾,蘇洵眼中突然浮現出了擔憂之色。

蘇家子嗣有些不太平安。

蘇程氏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嬰,生下沒多久就夭折了。

第二胎也生了個女兒,有些先天不足,是個藥罐子。

第三胎生了個男孩,就是蘇家大郎蘇景先。

隻是蘇景先情況也有些不對,如今也患上了病。

第四胎又生了一個女兒,為了避免中途夭折,蘇洵都沒敢給起一個正式的名字,隻是八娘八娘的交著,希望好養活一些。

也不知道是因為沒有正式名字的緣故,還是因為上天庇佑,蘇八娘倒是健健康康的。

第五胎便是蘇軾,蘇洵調任儒州知州,帶著蘇程氏離家的時候,小家夥才五個月大。

若不是家中有奶娘,恐怕蘇洵得帶著蘇軾上任。

蘇軾由於太小,所以至今還看不出什麼問題。

但前麵的子女,不是夭折就是先天不足,再就是後天患上重病。

所以蘇洵心裡十分擔憂。

寇季是不知道此事,寇季若是知道此事,一定會用眼角將蘇洵給夾死,順便以蘇洵夫婦為例子,給自己的兒女做一下科普。

告訴自己的兒女,十五歲的壞小子,禍害人家十四歲的丫頭,生下的孩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當然了,蘇洵和蘇程氏的婚姻,在大宋並不是特例。

反而是十分尋常。

大宋大部分的男女,都是這個年齡段成婚生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生下的孩子的夭折率很高。

畢竟,兩個身子骨發育還沒有健全的人,一起結婚生子,肯定不會有好結果。

然而,包括蘇洵在內的大部分大宋人,根本不知道這一點。

所以他們總會將孩子的夭折,歸根於上蒼。

覺得是上蒼不給他們為人父母的機會。

事實上都是他們自己在造孽。

蘇洵想到了自己的子嗣,心裡的伸張正義的雄心也就少了不少。

他盯著蘇程氏苦笑著道:“你說得對,我們也是朱門。朝廷真要是動商稅律法的話,我們也會跟著吃虧。

說不定我們以後就沒辦法錦衣玉食的生活。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話也對,我隻是一個還沒上任的渤海府知府而已。

名為知府,轄下的百姓,也不過是比我大宋腹地一些大一點的州多一些而已。

所以我頂多是一個大號的知州。

我隻需要想辦法將我治下的百姓養活就行了。

商稅律法的問題,那是先生那種中樞的重臣才操心的事情。

也隻有先生那種人,才敢動商稅律法。”

蘇程感受到了蘇洵心中似乎有一股不平之氣,心疼之餘,出聲提醒道:“夫君若是覺得胸膛的怨氣難舒,可以將此事告知給先生。

先生以後若是處理此事,也算是夫君出了一把力。”

蘇洵看向了蘇程氏,歎了一口氣道:“我不想去害先生。得罪天下所有豪門大戶,官家也未必撐得住,更何況是先生。

先生從出仕到如今,為我大宋做了不少事情。

我大宋能有今日,先生當居首功。

先生若是能一直活下去,肯定能為我大宋做許多事情。

所以我不能將此事告訴先生,讓先生去得罪人,遭人針對。”

蘇程氏聽到此話,神色有些黯然的道:“是妾身失言了……”

蘇洵搖頭道:“不怪你……”

頓了一下,蘇洵唏噓的道:“希望有一日,先生能有力量改變這個世道,還天下人一個朗朗乾坤。”

蘇程氏順從的點了點頭。

蘇洵唏噓過後,看向了蘇程氏道:“你去信一封,給老泰山,讓他購買一批糧食,沿海運到渤海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