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0章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4546 字 11個月前

,最快更新北頌最新章節!

入了遼陽府。

種世衡等人被王曾驅趕下去收拾各自的儀仗,寇季帶著王曾一個人進了遼陽府城主府。

坐定以後,奉上了茶點。

王曾突然開口,“寇小子,你是不是提早就跟官家商量好了,官家分封諸王,是不是你的主意?”

寇季失笑道:“王公,你也太高看我了。分封諸王的事情,那是官家獨有的權柄,我可插不上手,更沒辦法跟官家商量,官家也不會跟我商量。

再說了,我在外征戰一年半,見官家的次數還沒你多。

哪有時間跟官家商量。”

王曾不屑的道:“你當老夫是三歲小孩?你若是沒跟官家商量好,剛才為何讓天賜那小子謝老夫?”

寇季坦言道:“彆人或許不知道,但是你應該清楚。官家和我還有大事要做,在大事沒有做完之前,官家不可能讓我離開。

所以,我這個王爵,回頭恐怕要落在我兒子身上了。”

王曾聽到此話,陷入到了沉默,許久以後,盯著寇季道:“你小子果然深得官家信任。現如今,你和官家不用通氣,就能猜倒對方在想什麼了。

老夫萬分佩服。”

寇季撇了瞥嘴,無奈的道:“有什麼好佩服的?我十數年苦功,換來了一個王爵,結果一天也坐不了,就要傳給寇天賜那小子。

以後甚至沒辦法從那小子手裡搶回來。

我感覺我就是那小子雇的長工。

幫他賺錢,幫他積攢家業,幫他建功立業。

到頭來他什麼都不用做,就能享受萬貫家財,享受當王爺的感覺。

你說我虧不虧?”

王曾一愣,失聲笑了,“你這麼說,還真是。你還真相是寇天賜那小子雇的長工。”

話說到此處,王曾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臉上的笑容沒了。

“你小子是在譏諷老夫?”

王曾瞪著眼質問。

寇季愕然道:“王公何出此言?”

王曾冷哼了一聲道:“你十數年的功勞叫苦功,老夫數十年的功勞,難道是無用功?!”

寇季聽到這話,失笑道:“王公你誤會了。”

王曾哼聲道:“老夫沒有誤會。你小子出仕十數年,就已經是王爵之身,老夫出仕數十年,如今參知政事的位置都坐不穩。

你小子在老夫麵前埋怨來埋怨去的,難道不是在暗中指責老夫是一個無用之人,做了數十年無用之功?”

寇季歎了一口氣,認真的道:“我真不是這個意思。”

王曾瞪著寇季道:“你就是這個意思!”

寇季見解釋不清,就隻能聳了聳肩膀,道:“好吧……我就是這個意思……”

王曾猛然起身,喝道:“士可殺不可辱,走,出去比劃比劃。”

寇季翻了個白眼,幽幽的道:“王公,咱能不能聊正事?”

王曾瞪了寇季一眼,重新坐下。

寇季歎氣道:“我知道你心裡不平衡,可是咱們的王爵是拿功勞換回來的,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

所以你心裡再不平衡,也沒有用。

你若是能用性命幫大宋拚出一個萬裡疆土的話,相信官家也能給你封一個王。

再者說,官家給我們封王,也不僅僅是賞賜我們,其中還有一些其他的意思。

你心裡應該很清楚。

一群功高蓋主的武將,丟在四野,任其自生自滅,遠比留在汴京城內乾涉朝政,對朝廷更有利。”

王曾聽到了寇季此話,歎了一口氣道:“老夫也不是覺得心裡不平衡。老夫隻是覺得,為官數十年,像是做了數十年無用功,心裡不舒坦而已。”

寇季眉頭一挑,看著王曾靜等下文。

王曾也沒有賣關子,坦言道:“老夫出仕的時候,夙願就是收回燕雲十六州,讓我大宋國富民強。

老夫出仕以後,為此努力了數十年。

可國隨富,國庫裡卻沒有半點存錢,甚至還有欠款。

民倒是強了,可隻有老夫的故鄉和汴京城。

燕雲十六州不僅沒奪回來,還差點丟了河間府和大名府。

若非你小子出現,老夫的畢生夙願,恐怕這輩子也難以完成。”

說到此處,王曾盯著寇季道:“還是你小子厲害,出仕以後,大小事情折騰了無數,不僅國富了,國庫裡的錢財都堆成山了。民也富了,不止老夫的故鄉和汴京城一城一地,大宋有許多城鄉,都因為你小子的緣故,富裕了起來。

甚至連昔日狂殺漫天的河西,如今也成了我大宋一處巨大的糧倉。

至於收複失土,你小子就做的更好。

你小子不僅拿回了燕雲,還拿回了大理、興慶府,乃至於整個遼國和高麗。

讓我大宋的疆土足足增添了十六成。

你小子可是我大宋立國以來,第一功臣。”

寇季聽到王曾將自己捧的這麼高,心生警兆,他狐疑的盯著王曾道:“王公,你這話可就不對了。大宋能有今日,是所有人的功勞,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若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官家隻需要封我為王就足夠了,又乾嘛封其他人?

官家準備封那麼多王爵,就說明大宋能有今日,是我們所有人的功勞。”

王曾盯著寇季道:“可這些封王的,不是你小子一手提拔的,就是跟著你小子混功勞的。”

寇季果斷道:“曹公可是憑借著自己的實力……”

寇季話還沒說完,王曾就打斷了他,“若是沒有你革新兵製,沒有你造出火槍和火炮,曹瑋就算再多活二十年,燕雲十六州也隻能看看。”

寇季緩緩搖頭,“火槍和火炮隻是恰逢其會,此物已經有了雛形,縱然是沒有我,遲早也會造出來。

至於革新兵製,那也是官家勵精圖治的功勞。

我隻不過是從旁協助而已。”

王曾瞥了寇季一眼,“說你小子有功,你小子就有功,謙虛個什麼勁兒?你以為你將所有的功勞都推出去,大家就不知道你做了什麼事情,立了什麼功?”

寇季撇了撇嘴,沒有說話。

王曾直言道:“立功了就是立功了,沒有什麼好推脫的。”

寇季盯著王曾道:“王公,以我對你的了解,你可不是那種喜歡阿諛奉承的人。你現在說出這麼一番阿諛奉承的話,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要拜托我?”

“咳!”

王曾乾咳了一聲,淡然道:“老夫隻是實話實說。”

寇季一臉狐疑的盯著王曾。

王曾又乾咳了一聲,轉移話題道:“對了,官家在大肆募兵,你可知曉?”

寇季思量了一下,坦白道:“此事是我奏請官家的。如今我大宋拿下了遼地,拿下了高麗。一下子多出了近一倍的疆土。

這些疆土我們既然拿下了,就不能荒廢。

必然要派人治理。

隻是此地俘虜居多,想要治理此地,就必須要重兵坐鎮。

禁軍乃是國之重器,不能全部囤放在此處。

所以就需要招募一些地方兵,坐鎮此地。”

王曾緊盯著寇季,沉聲道:“此事果然是你奏請官家的。”

寇季疑問道:“有什麼不對嗎?”

王曾咬牙道:“那你知不知道,官家一口氣要招募兩百萬地方兵?”

寇季一臉愕然的瞪起眼。

“兩百萬?!朝廷養得起嗎?”

要知道大宋的兵卒都是職業兵,入了軍營就要吃餉,沒有餉銀的話,他們根本不可能為朝廷出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兵製革新之前,經常會鬨出軍中無餉派發,或者是上麵貪汙了軍餉,導致軍中將士兵變。

兩百萬兵馬,光是配備軍械,就需要一大筆錢財。

再算上糧餉的話,開支更大。

朝廷現有的禁軍和地方兵已經超過了百萬。

再添兩百萬兵馬的話,那就是三百萬兵馬。

三百萬兵馬,每年需要支出的糧餉,比以前會高出兩倍多。

兩倍多的軍餉,再加上各地蒙學的開支,以及隨後要建立的縣學、府學的開支。

朝廷一年的歲收根本不夠。

也就說,一旦兩百萬兵馬入營,縣學和府學同時開設。

那朝廷立馬就會陷入到入不敷出的局麵。

官員的俸祿都不一定有錢發。

所以趙禎一下子招募兩百萬兵馬,是有點瘋狂。

但寇季隻是短暫的驚愕過後,便明白了趙禎的想法。

募兵是假,變相的遷移百姓才是真的。

朝廷隻要熬過了第一年,往後的錢財就會滾流入到朝廷。

寇季之前給趙禎的建議是一百萬,卻沒料到趙禎直接翻了個倍。

寇季都有點佩服趙禎的魄力了。

王曾眼看著寇季的神情從震驚到平複,便開口道:“看來你不知道官家募兵的真正數目,但是你知道官家招募這麼多兵馬的目的。”

寇季笑了笑,沒有說話。

王曾微微眯起眼,沉聲質問道:“你和官家是不是要對豪門大戶動手,是不是要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

寇季淡然笑道:“王公,你為官數十年,不會不知道,土地兼並中牽扯到多少人的利益。幾乎囊括了大宋九成九的權貴、大戶,誰敢動?”

王曾毫不客氣的道:“你和官家敢動!”

寇季乾笑道:“王公慎言,這話要是說出去了,是會害死人的。”

王曾眯著眼道:“如今天下兵馬,九成九都是你和官家的人,九成九受過朝廷恩惠。你和官家在兵製革新的時候,增強了地方上的兵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