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2章 千人千麵(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5466 字 10個月前

所以百姓們跟鹽商交易的很愉快。

寇季一行人入了臨橫府,看到的就是更加熱鬨的生意場。

賣什麼的都有。

寇季和王曾甚至還看到了兩家書鋪。

誰能想到,短短幾個月,曾經空無一人的上京城,再此繁華了起來。

寇季和王曾幾乎可以肯定,以後的上京城,恐怕要比以前的上京城要繁華。

因為他們在入城的時候,看到了許多商人運送著大批的貨物進入到了上京城。

“此地的百姓們買得起嗎?”

寇季和王曾二人入城以後,心中同時生出了一個疑問。

他們在見到了臨橫府知府以後,臨橫府知府給了他們一個答案。

“百姓們當然買得起。”

臨橫府知府,一個三旬中年人,名字叫錢通,以前是房陵的縣官,被魏王府一脈欺負的十多年也沒有升官。

魏王府一脈被處置以後,錢通開始展露頭角。

先後任職過一任知縣,兩任知州,最後被升遷到了臨橫府出任了知府。

寇季和王曾聽到了錢通的話以後,一臉狐疑。

錢通也是一個人精,看到了二人神情以後,不等二人開口,便趕忙解釋道:“不瞞王相,寇相,下官準備用錢財收購百姓們秋收以後的餘糧。

此事下官已經跟百姓們通過氣的,如今各州知州正在核算臨橫府內開墾出的良田。

隨後會根據他們開墾出的良田,核算出一個他們能夠發售的餘糧的數目。

為了避免天災人禍出現,下官還會在數目核算出來以後,再減五成。

減了五成以後,下官會用錢財預購百姓們手裡的餘糧。

百姓們很快就有錢了,有了錢自然就能買得起這裡的東西了。”

錢通之所以稱呼寇季為寇相,那是因為寇季樞密使的職位,也算是相位,隻不過性質跟呂夷簡等人的不同,所以很少有人如此稱呼。

寇季在聽完了錢通的話以後,沉聲道:“此事你一定要從頭盯到尾,千萬不能發生官欺民的事情。

更不能借此壓榨百姓。

若是發生了官欺民的事情,或者壓榨百姓的事情,坐鎮此地的禁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錢通聽到了此話,一臉苦澀,“寇相說笑了,張相隨後就會坐鎮此地,此地還有跟下官平級的巡察使在。

下官可沒那個膽子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欺壓百姓。”

寇季聞言,點了點頭。

王曾則盯著錢通道:“你哪裡來的錢夠買百姓的糧食?”

錢通急忙道:“下官將上京城內那些無主的宅院、商鋪發賣出去了。”

王曾微微皺起了眉頭。

錢通又急忙道:“其實下官最初也沒想著發賣那些無主的宅院和商鋪。在下官到任了以後,從渤海府那邊過來了一批商人。

他們非要出錢買下此地的一些宅子,說要住一住遼國的王爺府和公主府過一過癮。

他們還告訴下官,寇相說過,遼地的宅子都可以發賣。

下官一聽是寇相許可的,就將宅子賣給了他們。

誰知道,他們住進去的第一天,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有商人在一座遼國勳貴的府邸內發現了一座密室,密室裡堆滿了古董字畫。

價值難以估量。

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各地的商人都蜂湧過來了。

上京城的宅子、商鋪,也都賣空了。”

說到此處,錢通小心翼翼的道:“下官覺得,這些宅子和商鋪空著也是空著,賣出去換成了錢財,一部分可以交給朝廷,另一部分可以用來建立糧倉,收購百姓的糧食,儘快的將臨橫府內的常平倉建立起來。

隻要今年臨橫府不鬨天災。

下官有信心能在臨橫府內建立十六處常平倉,並且可以用糧食堆滿它們。”

王曾聽完了這話,沒有言語,而是側頭看向了寇季。

寇季聳了聳肩膀道:“我手下的兵馬不是什麼專業的搜捕手,在查抄此地的時候,難免會有疏忽。

所以被人趁機撿了漏,怨不得任何人。

至於錢通剛才所說的,發賣宅子、商鋪,是我許可的,此事不假。

我們既然拿下了此地,並且要治理此地,就應該讓此地儘快的繁榮起來。

而不是讓此地長期的窮苦潦倒下去。”

王曾長歎了一聲道:“老夫知道非常之時,該用非常之法。可便宜了那些商人,老夫心裡實在是不是滋味。”

在王曾心裡,便宜百姓可以,便宜商人絕對不行。

寇季坦言道:“人家又不是犯法得的那些古玩字畫,人家可是合法賣過去的。”

王曾又歎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言。

寇季見此,看向了錢通道:“你做的不錯,我麵見官家的時候,會向官家提及你的功勞。”

錢通大喜,向著寇季和王曾躬身施禮。

“多謝王相,多謝寇相……”

這廝也是一個人精,不僅會辦事,也會做人。

明明是寇季說會向趙禎提及他的功勞,可他卻將寇季和王曾一起感謝了。

寇季笑著擺擺手道:“行了,下去讓你們的人準備準備,讓他們安頓好跟隨而來的將士,並且劃撥出一塊營地,供留守此地的禁軍將士駐紮。”

“下官馬上差人去辦。”

錢通答應了一聲,立馬吩咐身後的一個佐官去照著寇季的吩咐辦。

然後他自己帶著寇季和王曾在上京城內巡視了起來。

在巡視的過程中。

錢通有意無意的將話題引到了渤海府。

“寇相啊,渤海府那兩個家夥不地道啊。他們仗著他們渤海府有商稅上的減免權,愣是將趕到關外的商人的稅收了個乾淨。

能收的稅,他們一個也沒有錯過。

弄的下官這邊想收個稅都難。”

錢通小聲的抱怨著。

寇季聽到此話,嘴角抽搐了一下。

蘇洵和包拯兩家夥的心還真黑,居然把能收的稅他們全收了。

他們就不怕此地的知府們聯合起來弄死他們兩個嗎?

不等寇季再此開口,錢通又道:“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渤海府給商人劃撥了好大一塊地方,讓商人存放貨物。

以至於商人們把渤海府當成了紮根的地方,將臨橫府當成了一個驛站。

您彆看著臨橫府商人眾多,他們幾乎都是從渤海府過來的。

他們不僅現在要收商人們的稅,以後還要長久的收下去。

完全不給下官活路啊。”

王曾聽完了錢通的話,不鹹不淡的對寇季道:“再讓你兩個學生這麼搞下去,以後他們在此地就成了眾矢之的了。”

錢通聞言,一個勁的在一旁點頭。

寇季淡然笑道:“到了明年,渤海府的稅收就會恢複如初。”

錢通聽到此話,長出了一口氣。

王曾也沒有再說什麼。

入夜以後。

錢通擺了一桌酒菜招待寇季和王曾。

酒菜並不奢侈,但卻十分美味。

看得出錢通在此事上費了不少心思。

王曾十分難得的開口誇讚了一番錢通。

酒足飯飽以後,他們各自回房睡下。

翌日。

寇季依照提前商定好的布署,留下了一支禁軍坐鎮此地,然後帶著剩下的兵馬離開了此地。

在離開之前。

錢通將他販賣宅子和商鋪所得的一部分錢財,交給了寇季,讓寇季幫忙押送回京。

寇季覺得錢通不錯,就將他們此前繳獲到的一些剩餘的布料,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錢通。

一行人再次上路。

越往西走,看到的府、州、縣越繁華。

其中最繁華的就是渤海府。

蘇洵和包拯兩個人,借著渤海府臨海的優勢,將商業上能發展的都發展了起來。

他們不僅借著稅收的優勢,吸引了不少商人。

還在海邊上建立了幾處碼頭,供給商船們停泊。

並且還搜刮了一些船隻和匠人,建了一些船廠,發展起了捕撈業。

蘇洵和包拯二人將渤海府弄的太好,占儘了優勢,有人自然就生出了嫉妒。

於是乎,寇季和王曾一行人跨過了古北口以後,沒看到什麼夾道相迎的場麵。

反倒是有人暗中派人送了一封‘檢舉信’給寇季和王曾。

信中提到,蘇洵仗著自己是渤海府的知府,又仗著自己手裡有減免稅收的權力,給自己的老泰山程家,大開方便之門。

程家以前在眉山隻是一個中等的富商。

如今移居到渤海府以後,一躍成為了大富商。

不僅擁有五條大船的船隊,還在渤海府內擁有五處占地麵積極大的鋪麵。

如今程家涉獵許多生意,用日進鬥金形容也不為過。

王曾在看完了‘檢舉信’以後,將信遞給了寇季,詢問道:“你怎麼看?”

寇季不以為意的道:“沒什麼看法,不遭人妒是庸才。”

王曾遲疑了一下,低聲道:“程家……”

寇季瞥向了王曾,道:“蘇洵初任渤海府知府的時候,還是去歲臨近冬日的時候。當時我並沒有給他留下多少糧食。

他為了養活那些渤海府的俘虜,費儘了心思。

程家家主並不是心甘情願移居到渤海府的,而是被蘇洵騙到渤海府的。

程家的五處宅子,以及幾條大船,都是蘇洵硬塞給程家的。

蘇洵借此從程家掏出了大批的錢糧,

養活了那些俘虜和隨後遷移過去的百姓。

他們隻看到了程家現在起來了,卻沒看到蘇洵當初差點將程家的家產給折騰乾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