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5章 大宋稅法該怎麼改?(今晚依舊一更,8月9號補……)(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5477 字 10個月前

趙禎又問,“我們拿回了商稅收稅權以後,就可以開始嗎?”

寇季搖頭笑道:“不行,必須等到縣學和府學設立以後。”

趙禎一愣,盯著寇季道:“四哥是怕此政令施行以後,底下大多數人不識字,在商稅上被人哄騙?”

寇季點頭,“那些個豪門大戶,其實我們可以不在意。可那些小門小戶的,我們還是要維護一二。

避免他們不識字,請人幫忙交稅的時候被人哄騙。

如今朝廷已經推行蒙學好幾年了。

蒙童們幾乎都識了字,正在學習簡單的文章。

再過一兩年,等蒙童們長的大一些,自然能為家裡人分憂。

到時候我們就不需要擔心一些小門小戶的商人被人哄騙了。”

趙禎點著頭,感慨道:“蒙學是我們要做的一切的根基。”

寇季補充道:“蒙學就是我大宋一切的根基。

等蒙學徹底深入人心,那官家就不愁人用了。

也不用再擔心皇權不下鄉了。

到時候官家隻需要多派遣一些人手去下發邸報,朝廷的每一項政令,都可以一字不漏的傳達給百姓。

那些個豪門大戶和地方衙門,就休想再欺上瞞下了。

也休想再拿百姓們要挾朝廷。”

豪門大戶之所以在地方稱王稱霸,就是因為他們家裡大部分人識字。

朝廷的所以政令,都需要通過他們之口,傳給百姓。

而他們在向百姓們宣揚朝廷政令的時候,總是將一些對他們有益的告訴百姓。

對他們無益的,他們隻字不提。

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的政令即便是為百姓好,百姓也不知道。

甚至有些對百姓好的政令,經過了他們的曲解,變成了壓榨百姓的政令。

百姓們不知真意,在他們糊弄下,跟朝廷做起了對。

甚至幫著他們一起暴力反抗朝廷。

所以,蒙學是皇權下鄉,是朝廷真正掌控地方,為百姓謀福的根基。

趙禎聽完了寇季的話,臉上多了一些振奮,“等朕將其他各地的商稅收稅權拿回來以後。

朕就讓各地州、府,準備設立縣學和府學。”

寇季聞言,哭笑不得的道:“官家不必如此焦急。文製革新中的每一道政令,都需要時間。

我們也有的是時間。”

趙禎立馬道:“朕容不下那些蛀蟲多活一天!”

寇季苦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再多言。

反正朝廷收回商稅收稅權,不是三兩日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通過暗中撲賣的方式,最少也得一年。

要推行寇季所說的商法和商稅,也不是三五日就可以的。

光是稅務司有暗轉明,就需要解決很多麻煩。

因為有例可尋。

史書上記載,北宋末期,朝廷就施行過在地方設立多個稅務司,將商稅收稅權徹底國有的政令。

但各地稅務司設立以後,遭到了豪門大戶,以及許多官員反對,最終還是被裁撤了。

可見朝廷要推行稅務司的話,必然會受到阻礙。

而且阻力很大。

當然了,無論是豪門大戶,還是官員們,寇季都不在意。

寇季真正在意的還是稅務司本身。

稅務司初建,必然是困難重重,不僅要用儘辦法幫朝廷收稅,還要跟豪門大戶和官員們鬥智鬥勇。

最重要的是上下都得扛得住壓力。

若是扛不住壓力,被人一嚇唬,被人一針對,就會土崩瓦解。

所以稅務司的設立,必須徐徐圖之,也必須精心挑選稅務司的各級官員。

趙禎看到寇季一個勁的苦笑著搖頭,就知道自己是心急了。

“我們需要做的太多了,不急一點的話,朕怕做不完……”

趙禎長歎了一聲。

他雖是帝王,但在傳承方麵,跟民間的百姓沒有太大區彆。

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能做的做完,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安定、繁榮、昌盛的江山。

讓後世子孫不需要經曆他所經曆過的磨難。

讓趙宋江山可以傳承得更長久一些。

寇季聽到了趙禎的長歎,笑而不語。

因為他很清楚,江山社稷上麵的事情,永遠也沒有做完的時候。

因為你每做完一件事,便會有心的事情發生。

如此反複,永無儘頭。

趙禎和他隻能做一些相對不那麼容易改變的大事,為大宋江山搭起一個可以相對的傳久一點的框架,使其傳下去。

框架裡的好多內容,都需要子孫後輩去完善、去更替。

想要一口氣搭起架子,填滿裡麵所需的一切,讓子孫後輩沿用千年,根本不可能。

曆朝曆代的開國君主,在設立祖製的時候,其首要的想法就是他們訂立的規矩,可以使他們打下的江山無休止的傳承下去。

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僅僅隻是一個想法。

他們訂立的祖製,不僅沒有使他們的江山千萬年的傳承下去。

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們訂立的祖製,都是阻礙他們江山順利傳下去的障礙。

比如多個朝代推行的革新,遇到了反對的人。

反對的人手裡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祖製。

所以一成不變的律法和規矩,不僅不能成為一個國家逐漸強大的根基,反而是一個國家逐漸衰弱的禍根。

也正是因為如此,律法、規矩,唯有一邊用,一邊完善,才能是一個國家持續的強盛下去。

“官家,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該花時間的時候,我們還是得花時間。若是急於求成,很有能辦不成事,還得浪費時間。”

寇季笑著勸誡了趙禎一聲。

趙禎苦笑了一聲,“朕就是心急……”

寇季繼續笑道:“官家若是心急的話,現在就可以挑選人手,為之後設立稅務司做準備。

官身,現在給不了。

但是官家可以先用他們做事。

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賜予他們官身,讓他們由暗轉明。”

趙禎思量了一下,看向寇季道:“各地稅務司的人手倒是好挑選,可主持總稅務的人,朕一時半會兒挑不出合適的。

朝堂上的官員,九成九都是豪門大戶。

即便是出身於小門小戶,入了朝,任了高位以後,也逐漸變成了豪門大戶。

我們設立稅務司,主要針對的就是那些豪門大戶。

此事若是交給朝堂上的人去做的話,難保他們不會泄露風聲,讓我們準備好的一切毀於一旦。

所以朕需要找一個出身低微的,卻又敢做事、能做事的。”

寇季略作思量,道:“臣為官家推舉兩人。可供給官家挑選。”

趙禎聞言,立馬追問道:“何人?”

寇季直言道:“陝西府知府範仲淹,古蒙府知府張方平。”

趙禎聽到此二人的名字,先是一愣,隨後哭笑不得的指著寇季道:“四哥你居然誆騙朕,你看似推舉了兩人,可實際上隻有一個人而已。”

寇季笑而不語。

趙禎感慨道:“陝西府知府範仲淹、古蒙府知府張方平,二人出身確實貧寒。”

範仲淹幼時,生父亡故,其母孤苦無依,不得不帶著範仲淹改嫁。

範仲淹是由養父養大的。

長大成人以後,其母告訴了範仲淹他的身世。

範仲淹得知了身世以後,傷心不已,含淚辭彆了母親,趕到了應天求學,師從戚同文。

寒窗苦讀數年。

張方平雖然父母雙全,但是家境卻十分貧寒,貧寒買不起書,大多時候都是借閱彆人的書籍。

一般通讀一遍,便能記住裡麵的內容。

他就是這麼零零散散的撿書讀,考取了茂才異等,從而出仕。

他們二人雖然是一府之尊,但是背後卻沒有牽扯到太多的豪門大戶。

他們二人各有抱負,都想為國為民做一些大事,並且名垂青史。

所以他們二人中間任何一個人去主持稅務司,應該都不會透露風聲給豪門大戶。

隻不過,張方平剛剛出任古蒙府知府勉強一載,勉強熟悉了古蒙府的一切政務和百姓。

如今古蒙府百廢待興,張方平根本走不開。

所以寇季能選的,就隻有範仲淹一人。

範仲淹在陝西府的任期已滿。

他在任職陝西府期間,借著趙禎和寇季一係列的資源傾斜,讓陝西府的百姓脫離了貧窮狀態。

陝西府內經常流通的鐵錢,如今已經被廢止。

如今陝西府內流通的就是朝廷鑄造的新的天聖錢和交子。

陝西府的一切,已經跟其他相對比較富庶的府,沒太大區彆。

當然了,範仲淹不可能徹底掃清陝西府內的所有貧窮百姓。

他隻是掃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被遷移到了大理和遼地。

但無論如何。

範仲淹治理陝西府,都是有功的。

吏部連著三年,給了範仲淹上評。

依照朝廷的升官標準,連著三年上評,那就是能臣、功臣,朝廷理應升遷。

眼下六部中沒有空缺。

政事堂內倒是有空缺,但是範仲淹的資曆和功勞還是差了點。

所以入了不政事堂。

而出任稅務司主官的話,卻剛剛好。

這也是為何趙禎在聽完了寇季的話以後,說寇季明明推舉了兩個人,但能選的隻有一個人的緣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