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7章 厚顏無恥(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4537 字 10個月前

張方平是在為朝廷做事,不是在為自己做事。

如此小錢,朝廷都不願意出,讓張方平自己去想辦法。

若不是文彥博出麵借給了張方平一些錢財,張方平恐怕要帶著古蒙府的百姓出去搶了。

他要是真這麼乾了,朝廷得了利,古蒙府的百姓也得了利,可他自己就要被斬首示眾。

因為他未經朝廷許可,率領百姓外出為匪,當斬首。”

寇季緩緩閉上了眼,深吸了一口氣,再次睜開眼,開口道:“朝廷需要忠臣良將,也希望治下全是忠臣良將,但遇事都往下麵推,忠臣良將們恐怕都被逼成逆臣了。

此事是朝廷不對。”

寇季說完這話,看向了範仲淹,道:“還有要說的嗎?”

範仲淹長歎了一聲,道:“要說的太多了,能舉的例子也多不勝數。學生恐怕一天一夜也說不完。

學生等人現在就等著先生您振臂一呼,也好跟隨在您麾下,乾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

寇季張了張嘴,剛要開口,就聽範仲淹又道:“您要是遲遲不振臂一呼,那學生們當中,會有好幾個辭官……也有人會自己上!”

寇季瞬間把到了嘴邊的話吞回了肚子,然後瞪了範仲淹一眼,沒好氣的道:“你先生我才而立之年,距離入墓,還有數十年。

我還沒死,你們就想代替我做棋手,你們是不是想的有點多?”

範仲淹低聲一笑,“先生若是不出頭,學生們隻能冒犯了。當年先生在河西教導學生等人的時候,可是說了。

先生您最奉行的就是庸者下能者上的信條。

學生們比先生不如,但是比其他人可強不少。”

寇季挑眉道:“這麼自信?”

範仲淹緩緩挺直腰板,毫不客氣的道:“學生等人不敢說比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厲害,但學生等人敢斷言,學生等人比現在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更了解大宋。”

寇季笑眯眯的道:“比我也了解?”

範仲淹遲疑了一下,低聲笑道:“學生等人比先生更擅長治理地方。”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們啊,就是欺負我沒有外任的經曆。但是真要比起治理地方,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範仲淹笑了一下,沒有說哈。

寇季唏噓道:“雖然朝堂上袞袞諸公不如你們了解地方,但朝堂上袞袞諸公還是存在優點的。

遇到大事,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會穩如泰山,而你們卻未必。

就像是蘇洵,當初我擢升他為渤海府知府,他居然不敢要。

最後還是跟我索要了一個包拯,才勉勉強強趕去赴任。

文彥博、張方平、韓琦等人資曆都太淺。

即便是如今進入到了汴京城為官,也很難鎮得住手下一幫子官員。

你們所有人當中,也就是你資曆夠格。

朝堂上為官,不光看本事,也得看資曆,看功勞。

若是你們一個個寸功未立,也沒多少資曆,隻是憑著本事入朝,上麵的人或許不會說什麼。

可下麵的人肯定不服。

你覺得你本事不低,下麵的人也覺得自己本事不低。

難道朝廷要在下麵人不服你的時候,給你們擺一張擂台,讓你們撕殺一場?”

範仲淹聽到此話,沒有言語。

若是以前,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一句‘有何不可’,可現在他不會這麼說。

因為朝堂上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關係到千千萬萬黎民的生計。

朝廷擺一張擂台,讓兩個官員撕殺,一教高下,看似能為朝廷選出賢才。

可底下的百姓呢?

他們是兒戲嗎?

他們是一條條性命,不是誰賭桌上的籌碼。

亦不是可以拿來供人較量的。

但凡是能把百姓擺在賭桌上的人,心裡大多都沒有百姓。

心裡沒有百姓的人,憑什麼當百姓的父母官?

寇季見範仲淹不言語,就知道了範仲淹已經理解了他的話,他感慨著道:“人心裡一定要有敬畏,官員們心裡更應該有。

官員們心裡的敬畏不是官家,而是百姓。

所以你們自信一點,我很欣賞,但一定不要拿百姓的性命當作兒戲。

你入朝為官可以,但是他們還欠缺一些。

還得曆練。

像是蘇洵,少說也得給我任職兩任知府再說。”

範仲淹心裡已經認可了寇季的話,但想到了蘇洵給自己寫信時候的張狂之語,他還是忍不住道:“就怕蘇洵不樂意……”

寇季瞥了範仲淹一眼,不鹹不淡的道:“他有什麼不樂意的?一個渤海府知府就讓他得意忘形了?

我現在幫他謀一個戶部尚書,他坐得穩嗎?守得住嗎?

上萬萬貫錢財每日裡從他眼中流過,他能合理的將每一文錢,花到它該花的地方嗎?”

這些話,不需要蘇洵回答,範仲淹就能替他回答。

範仲淹苦笑著搖了搖頭,道:“他恐怕不能……”

彆說是蘇洵了,就算是他範仲淹,要合理的安排好上萬萬貫錢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寇季冷哼了一聲道:“既然不能,就乖乖的在地方上沉澱,彆好高騖遠。你跟他們經常通信,你將我的話告訴他們。

他們若是能讓治下的地方超過江寧府。

他們要什麼,我給什麼。

若是不能,那就給我乖乖的趴著。

什麼時候用他們,什麼時候他們夠格了,我自然會調遣他們入京。”

“超過江寧府?根本不可能!”

範仲淹一臉驚愕的道。

寇季瞥著範仲淹道:“古蒙府、琅邪府或許沒機會,但是渤海府一定有機會。具體的就看蘇洵怎麼做了。”

一個溝通著數千裡疆域的商業樞紐,一個溝通著大半個大宋的商業中轉站,其中的潛力是無窮的。

江寧府固然繁華。

可江寧府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

而渤海府的發展才剛剛開始而已。

範仲淹不太相信寇季的話,搖著頭道:“渤海府如今雖然有許多客商駐足,但移居到渤海府的客商少之又少。

渤海府能看到的隻是浮財,而非落地生根的錢財。”

寇季盯著範仲淹道:“那我要是允許蘇洵在渤海府開設稅所,順便讓一字交子鋪在渤海府建立分鋪呢?”

範仲淹一愣,默默的盤算了一下,急忙道:“那渤海府有望在商稅上超過江寧府。但是根基上還是比江寧府差了一些。”

寇季淡然道:“所差的無非是教化和底蘊。底蘊隻能慢慢積攢,但是教化上我卻能幫他一把。

隻要教化和歲收上去了,底蘊積攢也就快了。”

範仲淹沉聲道:“渤海府大多百姓都是罪籍,大興教化,也得十數年才能見成果。想比上江寧府數百年的積累,根本不可能。”

寇季笑著道:“事在人為,具體就看蘇洵怎麼做了。”

範仲淹狐疑的看著寇季。

寇季笑著道:“你們翻譯的那些書,有好多都沒有麵世。蘇洵想要的話,我可以讓它們提前麵世。”

範仲淹驚恐的道:“那些書裡麵,可有許多跟聖人言論相違背的,若是傳出去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蘇洵到時候恐怕會成為眾矢之的。”

寇季失笑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想辦法將它們和聖人言論聯係在一起,再找一些大儒背書,就說是從聖賢言論中研究出來的,打著聖人名義去傳播,難道也不行?

再不行就說是我小寇公寫的。

我好歹也是大宋少有的能人,寫一兩本比較厲害的書,不過分吧?”

範仲淹嘴角抽搐著道:“那是一兩本嗎?”

寇季哈哈笑道:“可以將那些啟蒙的書,劃分到我名下。剩下的那些衍生出來的東西,可以歸於你們名下啊。

你們可是我的學生,你們從我的書裡研究出一些不同的東西來,不過分吧?”

範仲淹一臉羞恥的道:“可那是西方大儒們著出的書,我們若是冒名頂替,會不會太……”

作為一個讀書人,對剽竊他人著作成果,有嚴重的抵觸心理。

寇季笑著道:“你多慮了。我們也是為了讓學問更好的傳播出去。我們也是為了讓百姓們知道,世間的學問有多廣博。

後世人知道了此事,隻會讚揚我們用心良苦。

至於外人指責我們剽竊,誰在乎呢?

難道你還想讓那群外人奉你為聖不成?”

範仲淹果斷搖頭。

開玩笑。

那些人在範仲淹眼裡,都是蠻夷。

誰願意去給蠻夷做聖賢?

那得在大宋混多失敗,才跑到蠻夷堆裡去稱王稱霸。

“那不就結了?”

“可冒名頂替,學生實在是難以接受。”

“那你不承認,也不否認,不就結了。實在被人問急了,可以說是我寫的。”

“先生還真是……”

“厚顏無恥對吧?”

寇季笑著問道。

範仲淹乾巴巴一笑,“學生可沒說。”

寇季鄙夷的道:“但你就是這麼想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