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7章 漸漸飛來的交趾(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4718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北頌最新章節!

王曾和蔡齊愣愣的張著嘴。

上千萬擔糧食還不是最關鍵的?

上千萬擔糧食,能活多少人性命,你知不知道?

你是不是對上千萬擔糧食的數目有什麼誤解?

寇季在王曾和蔡齊二人驚愕的神情中,笑眯眯的道:“最關鍵的是,我和官家已經派人去和交趾郡王交涉了,交趾郡王已經答應將交趾出售給我大宋。”

“噌!”

王曾和蔡齊就像是被蜜蜂蟄了屁股一般,猛然站起身,驚恐的盯著寇季。

“出……出售?”

“交趾?!”

從他二人出仕到如今,還沒聽說過一個國朝的全部疆土,還能明碼標價的出售的。

交趾郡王將交趾全部疆土出售了,他去哪兒?

到大宋當一個富家翁嗎?

聽說交趾郡王可是平定了交趾亂局的一代英主,他會甘心到大宋當一個階下囚?

當然了,這些也不太重要。

反正當大宋滿朝文武知道了交趾的糧食一年三熟、一年四熟以後,交趾已經成了大宋內定的糧倉。

交趾郡王出售了交趾去哪兒,他們不在乎。

交趾的疆土,大宋誌在必得。

真正讓王曾和蔡齊覺得驚恐的是,大宋誌在必得的交趾,就這麼被寇季和趙禎二人當成了商品,說賣回來就賣回來。

是不是有點過於驚世駭俗?

過於兒戲?

麵對王曾和蔡齊驚恐的眼神,寇季笑著問道:“有什麼不對嗎?”

王曾猛然湊到了寇季身邊,急聲喊道:“政事堂和六部的人都在,鴻臚寺的人也在,沒見官家派什麼有分量的人出去,你們是怎麼談的?

誰去談的,敷出的代價會不會太大?”

蔡齊也顧不得身份,湊到了寇季麵前,沉聲道:“現在不是討論代價不代價的問題,真要是能買回交趾,敷出多大的代價都行。”

王曾愣了一下,重重的點頭。

在王曾和蔡齊眼裡,交趾就是一個能源源不斷為大宋輸送糧食的大糧倉。

也是大宋徹底走上長治久安的根基所在。

隻要大宋有了這一處大糧倉。

那大宋的百姓就徹底不用再為糧食發愁。

大宋民間造反的數量,將會直線下滑,到最後甚至會徹底消亡。

隻要民間再無人造反,那大宋就真的可以稱一聲盛世。

盛世,是所有人所向往和期盼的。

寇季麵對王曾的質疑,笑著道:“朝廷是沒有出人,可我府上出人了啊。”

王曾和蔡齊皆是一愣。

“劉亨?!”

王曾驚愕的道。

寇季點頭道:“劉亨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是我大宋封的王爵,雖然王位傳出去了,可是他的身份、地位、功績,不會因此被磨滅。

因此他麵對交趾郡王的時候,可以平等處之。

交趾郡王見到他,也能感受到我大宋的誠意。

此外,劉亨熟悉軍務,他去交趾,縱然不能跟交趾郡王談妥買賣,也能暗中幫我大宋打聽清楚許多交趾的軍情。

若是交趾郡王不同意將交趾出售給我大宋,那我大宋出兵征討交趾的話,也會有很大的底氣。”

王曾和蔡齊二人沉吟著,點了點頭道:“劉亨確實是個適合的人選。”

說完這話,王曾仰著頭盯著寇季,“聽你剛才話裡的意思,劉亨已經和交趾郡王談妥了,並且已經派人將此事告知給了你和官家。”

寇季沒有隱瞞,他開誠布公的道:“三日前,劉亨來信,說交趾郡王已經答應了將交趾出售給我大宋。並且已經派遣了使者,跟隨劉亨一到返京。”

王曾難以置信的道:“交趾郡王還真的答應了?”

蔡齊一臉震驚的道:“很難想象一個國朝的開國君主,會將一個國朝出售出去。”

二人感慨過後,齊齊看向了寇季。

王曾沉聲問道:“交趾郡王提出了什麼要求?”

寇季眯起了眼,道:“火器、大船、人手、物資。”

王曾和蔡齊聞言,對視了一眼,陷入到了沉思中。

寇季繼續道:“我若是猜測的不錯,他應該是發現了一處比交趾更大的地方,準備去占土為王,所以才向我大宋提出了這些要求。”

“他居然不要錢財……”

蔡齊忍不住嘀咕了一聲。

寇季笑著道:“他已經看透了錢財的本質。錢財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藏的。他若是想征討其他的地方,錢財對他而言,是最沒用的地方。

他拿到了錢財以後,必然會拿出來從我大宋購買足夠的物資。

如此折騰一番,不如直接問我大宋要物資更直接。

中間也省去了倒手的環節。”

王曾讚同的點了點頭。

“他真要是決心征討另一處地方,錢財對他的作用不大。再說了,他平定了交趾以後,沒少斂財,他這些年仗著向我大宋出售糧食,沒少賺錢。

所以他手裡已經有足夠的錢財了,根本不需要再謀財。”

寇季笑著點頭道:“不錯,所以他隻要物資和軍備,還有足夠的人手。因為他需要足夠的兵馬去幫他開疆拓土,治理地方。”

王曾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他真賣啊?”

寇季咧嘴笑道:“真的……”

王曾深吸了一口氣,努力的平複著心情。

足足一刻鐘以後,他才平複了心情。

他盯著寇季道:“交趾糧食一年三熟、一年四熟,那麼好的地方他都不要,卻要圖謀其他的地方,會不會其他的地方比交趾還好?”

蔡齊聞言一愣,然後讚同的點了點頭。

寇季聽到此話,哭笑不得,“據我所知,一年四熟是米糧等糧食的極限。”

王曾遲疑著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以前我們固步自封,所以不了解天下,如今放開了眼界,可看到了不少讓人驚歎的好東西。

所以天下未必沒有更好的地方。”

寇季苦笑著道:“王相,你貪心了。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如今我們還沒有將交趾拿到手,你就開始惦記其他地方了。

其他地方雖好,可我大宋不一定顧及得到。

再說了,交趾郡王圖謀其他地方,也不一定是其他地方比交趾好。

他有可能是為了避開我大宋這個強國。

也有可能是發現其他地方疆土足夠大,遠比交趾大的多,能讓他建立一個更大的王朝。”

王曾愣了一下,皺起了眉頭,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寇季見此,心裡也是感慨萬千。

以前的大宋,就像是一個將自己關在房門裡的家犬,隻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今的大宋,像是被他放出來的虎狼。

隻要是碰到了好東西,看到了好地方,也不管自己能不能照顧得過來,能不能派人去治理。

最先想到的,是先將那些好地方好東西搶過來再說。

如此性子,寇季是真心喜歡。

他希望看到的大宋,是那種奉行著內聖外王之道的大宋。

對內如同聖賢,寬厚、仁慈、普渡眾生。

對外稱王稱霸,刀之所向,不是臣服,就是死。

但如今的大宋,已經將疆土擴張到了一定的極限。

在大宋沒有徹底消化現有的疆土的情況下,在大宋沒有徹底掌控現有的疆土的情況下,再去開疆拓土,容易被撐爆。

寇季勸誡道:“王相,誠如你所言,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好東西更是比比皆是。但我大宋現在還沒有消化遼地、青塘,也沒有徹底消化興慶府、大理府等地,現在再次擴張,是容易吃壞肚子的。

如今我們治理遼地,已經露出了力不從心的姿態。

再去開疆拓土,開出了疆土,也隻能鞭長莫及。

就像是百姓們種莊稼。

一個人一頭牛,耕五畝地,輕而易舉,二十畝,就會有些吃力,一百畝,肯定種不過來。

我大宋治理地方也是如此。

以前我大宋,我們治理起來遊刃有餘。

現在的大宋,我們治理起來已經有些吃力。

再大,我們會力不從心。

所以,能拿下交趾就不錯了。

暫時就不要再惦記其他地方了。

再說了,交趾郡王願意將交趾讓出來,也未必是發現了比交趾更好的地方。

他很有可能是通過我大宋派去的交涉的人,知道了我大宋惦記上了交趾,他懼怕我大宋兵鋒強盛,所以不得不讓出交趾,去其他地方討生活。

畢竟,他跟我大宋交易,能得到很多東西。

跟我大宋交戰的話,什麼也得不到。”

王曾聽完了寇季一席話,有些失神的愣了一會兒,回過神以後,哭笑不得的道:“是我貪心了……”

寇季笑著道:“我們身為大國的執政者,貪心是好事。若是不貪心,一味的彰顯仁慈,周遭的那些小邦小國,還以為我們好欺負呢。

但凡事要量力而行。”

王曾點著頭道:“我隻是覺得,天下有那麼多好東西,我大宋卻不能儘得,實在是有些遺憾。”

寇季哈哈大笑著道:“當初我初入朝堂的時候,鼓動著大宋出兵。我大宋朝堂上有三分之二的朝臣,都想著明哲保身,委曲求全。

可沒幾個人想著我大宋不能儘得天下的好東西,是一種遺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