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離去以後,寇季就丟下了狄詠、趙澤、蘇軾三個人自己玩,他獨自一人回到了書房。
朝堂的權力構架,是寇季思考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問題。
寇季起出想著用明朝的內閣製度。
內閣製度算是封建王朝中,相對完善的一個製度。
遠比大宋如今用的製度強。
但內閣製度也存在著弊端。
所以寇季最終還是放棄了。
隨後寇季又想到過君主立憲製。
但考慮到皇家不可能交出大權,他也不願意和趙禎刀兵相見,所以也放棄了。
至於趙禎死後,借著趙禎兒子推行君主立憲製,寇季根本沒有想過。
因為寇季沒有把握能夠活得過趙禎。
趙禎比他年齡小,身子骨還比他硬朗,他又不是曆史中的人物,可以預知自己的壽數,所以他沒辦法在這上麵賭。
所以寇季放棄了君主立憲製。
然後又想到了三權分立。
但是西方人提出的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權分立,並不適用於如今的大宋。
更重要的是,西方人實了三權分立多年,並沒有真正的實現三權分立,三權之間相互滲透十分嚴重。
所以寇季考慮了許久,最終結合著大宋的實情,製定出了一套以政、財、軍三權為主的三三製三權分立。
權力的最頂端,自然是皇帝。
其次便是管理著政事的政事堂、管理著財權的戶部、管理著軍權的樞密院。
三大權力衙門下麵,有分了三小權力衙門。
比如戶部轄下的錢司、倉司、稅司。
三小權力衙門下麵,又再次三分。
以此類推,構成一個如同金字塔形的權力機構。
這便是寇季結合如今大宋的實情,特地為大宋定製出的三三製三權分立衙門。
權力和權力之間,相互製衡、相互依存。
無論任何一家獨大,都沒辦法將另外兩方趕儘殺絕。
有兩方牽製,就算是一家獨大,也大不了多少。
寇季覺得,封建王朝的朝堂上,內鬥一直是朝堂上的主旋律之一,幾乎沒辦法避免。
許多封建王朝,最後都敗亡在了內鬥上麵。
寇季覺得,既然無法避免,那就乾脆明確的立一個穩定的內鬥局麵,給他們立好山頭,讓他們互相爭鬥的同時,又互相離不開對方,減少他們內鬥所產生的危害。
寇季足足花費了兩年,研究了一番史書,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封建王朝的文武製衡一道,從宋朝開始就已經不適用。
因為從宋朝開始,武人就已經處在了一個相對劣勢的位置。
所以沒有新的力量加入到角逐當中,文人一家獨大,隻是時間問題。
宋、明、清幾乎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文人一家獨大會出問題。
所以寇季最後選擇給裡麵添加了一股力量,形成了新的、符合大宋實際情況的製衡之道。
在三三製三權分立的製度推行到整個大宋以後,寇季不敢保證大宋會一直強盛下去。
但寇季可以保證大宋能安穩很多年,也能保證大宋不會像是曆史上那般,被人欺負的時候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至於其他一係列將權力還給百姓的製度,寇季想都沒想過。
大宋的土壤不適合。
寇季若是強行推行,首先跟寇季作對的就是百姓。
因為百姓們腦子裡沒有主人翁的意識,他們不認為自己天生就是這片土地的主宰。
他們隻會認為,皇帝才是這片土地的主宰。
並且努力的混到皇帝身邊去,一邊幫著皇帝治理這片土地,一邊借著皇帝的權力為自己謀福。
也正是因為如此,將權力還給百姓那一套製度,在大宋根本行不通。
所以三三製三權分立製度,是最適合大宋的。
大宋錢莊並入到戶部,戶部轄下的四部改為三司,隻是一個開始。
範仲淹老成持重,又素有手段,在經過了寇季提點以後,他就回到了戶部,雷厲風行的推行起了戶部的新政。
汴京城裡的戶部衙門,僅僅用了半個月就完成了整改。
隨後便是各府、各州、各縣。
地方上的衙門對戶曹的整改並不方案,甚至還有些喜歡。
因為戶曹在整改以後,地方上的稅務司徹底變成了地方衙門中的一個附屬衙門,並且地方上的衙門對大宋錢莊外的其他小的錢莊有了一定的監督權。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監督權,監督地方上的小錢莊在發放貸款時候的利息,但也足以讓地方上的官員為此瘋狂。
地方上的官員積極的配合著戶部的改製。
戶部僅僅用了四個月就完成了對地方上戶曹的改製。
剩下的比較繁雜的官營作坊、礦產等等,需要慢慢來。
在戶部徹底完成了改製以後,趙禎又下令將兵部充入了樞密院,同時對樞密院的權力進行了新的劃分。
樞密院轄下多了兵司、禁軍司、監管司。
兵司轄下又分彆分為了兵籍部、度支部、大宋地方兵部。
禁軍司轄下分彆劃分了步軍部、馬軍部、水軍部。
監管司轄下分彆劃分了功勳部、監察部、募兵部。
相比起戶部改製,樞密院改製就快速了許多。
地方兵馬和禁軍的數量沒有變化,也沒有調動。
隻是調整了其中一些官員的位置、增添了一部分官員。
樞密院素來奉行的是軍令如山的做法。
所以一道道軍令傳出樞密院,天下各地方的兵馬、以及各級衙門兵曹的人隻需要服從即可。
所以樞密院的改製隻花費了兩個月時間。
大體的框架搭建好了以後,剩下的旁支末節就交給了下屬的官員去辦理。
隻要大體框架搭建穩固,就已經算是完成了改製。
由於樞密院改製,增添了不少官員。
所以軍中上下幾乎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反倒是朝堂上有人覺得兵部融入樞密院不妥,以韓陽、宋癢為首的一部分官員覺得,兵部融入到了樞密院以後,他們徹底失去了對兵權的影響,此舉危害十分大。
所以屢屢上書勸解趙禎。
但作用不大。
在寇季和他的門生,以及武臣們齊齊閉嘴以後,韓陽、宋癢兩個人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幾乎沒有在朝堂上掀起任何大浪。
如今的朝堂上,九成的力量被寇季和趙禎二人把控。
韓陽、宋癢兩個人叫的再大聲,也沒有作用。
宋癢意識到了自己成為了朝堂上的少數派以後,果斷閉上了嘴,窩在府上裝病。
韓陽倒是叫囂的厲害,甚至還有跟寇季叫一下板的意思。
他不敢為難寇季,所以將包拯折騰了一個美。
“包拯有多少日沒到府上來了?”
趙絮已經徹底長成了一個大姑娘了,她站在寇季麵前質問。
寇季經過趙絮提醒,才想起了包拯似乎已經有兩個月沒到府上拜訪了,他笑著問趙絮,“怎麼?想包拯了?”
趙絮嗬笑了一聲,“你覺得可能嗎?”
寇季搖頭笑道:“死鴨子嘴硬。”
趙絮瞪著寇季道:“你覺得我會想他?”
寇季淡然笑道:“我都快把他忘了,你卻還記得他,難道不是想他了?”
趙絮惡狠狠的瞪著寇季沒有說話。
寇季笑眯眯的道:“要不你們兩個湊活在一起過吧?都老大不小了……”
趙絮惱怒的喊了一聲,“妄想!”
喊完了話以後,趙絮就氣哼哼的離開了。
寇季望著趙絮離開的背影,淡然一笑。
待到寇季走遠了以後,寇季嘟囔了一句,“按理說包拯每個月上門一次,幾乎成了一個規矩,如今兩個月都沒上門了,確實有點不正常。”
“管家?”
“老爺有何吩咐……”
“去包府上看看,看看那個小子是不是在花天酒地。”
“老爺說笑了,包侍郎吃塊肉都舍不得,怎麼可能舍得花天酒地呢。”
“讓你去你就去,哪來那麼多廢話?”
“小人該死,小人這就去。”
“……”
管家匆匆的離開了竹院,一個時辰後返回了竹院,到了寇季書房,向寇季稟報。
“老爺,包侍郎府上堆滿了公文,如今正在府上沒日沒夜的處理公文呢。”
寇季微微皺眉,“按理說他已經是一部侍郎了,不應該這麼忙才對。你沒問問,都是什麼公文?”
管家彎著腰道:“回老爺,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陳年舊案的卷宗。”
“十幾二十年前?”
“對,小人打聽了一下,刑部尚書韓陽覺得包侍郎喜歡處理陳年舊案,就將十幾二十年前的陳年舊案的卷宗交給了包侍郎,讓他核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