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逐漸前行的文明(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5263 字 10個月前

在經過了慶國官員們測試以後,發現水泥是一個築造屋舍的極佳的東西。

然後,水泥成了慶都其他區域主要的營造材料。

慶國的大臣梁適,覺得水泥這個東西可以推廣到整個慶國。

於是就奏請了慶國國主寇季,在慶國推廣水泥。

慶國大臣梁適知道慶國國主寇季是一個有錢,並且舍得花錢的主。

所以就果斷請示慶國國主,準備用水泥將慶國營造慶國所有的公家建築,以及主要官道。

誠如梁適所料,慶國國主寇季確實是大方的。

他不僅同意了梁適的提議,還決定將慶國所有的官道都用水泥鋪設。

隻不過他還提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舉動。

那就是將燒水泥的作坊設立在了狄青封地以北那片奇寒又荒蕪的地方。

中間的運費和消耗十分龐大。

梁適覺得不妥。

但是慶國國主寇季堅持要這麼做。

梁適拗不過寇季,隻能依照寇季的心思做事。

於是乎,慶國通往狄青封地上的船隻,多了許多。

慶國上下都在大建設。

文昌學館的那位隱姓埋名的大學問家,總能研究出許多實用有新奇的東西。

比如繼水泥以後,那位大學問家又功課了西方獨有的玻璃煉製之發。

此物倒不是那位大學問家自己發明創造的。

而是他在觀看大食書籍的時候,從大食書籍中發現的。

然後經過了他一係列改良以後,以新麵貌問世。

當匠人們用沙子煉製出了各色的玻璃以後。

昔日西方商人在東方買到了天價的玻璃,變得不值錢了。

當然了,僅僅是在東方慶國的一些核心地方不值錢了。

在東方其他地方依然價值連城。

此物出來以後,慶國的貴族們,就喜歡拿玻璃珠子賞賜人。

沒事就賞賜一大把玻璃珠子下去。

狄青和劉亨最喜此物,威逼著改良此物煉製之法的大學問家,暫時彆將此物煉製之法宣揚出去。

然後他們自己偷偷拿了一大堆出去騙人。

狄青用此物在北地騙取了一片足足有百裡的封地。

劉亨用此物騙取了大批量的錢財。

可惜,都不如此物的改良者騙的東西多。

此物的改良者,將此物的煉製方法高價賣給了大宋,從大宋換取了豐富的物資,以及數量龐大的鐵料、銅錠。

順便還嘲諷了對方一番。

引的大宋皇帝陛下趙禎震怒,將宮中和衙門中負責采辦的好些宦官和官員給砍了。

砍完人以後,大宋皇帝陛下趙禎就開始用玻璃騙起了其他人。

總而言之,手握著玻璃製造之法的人,在東方瘋狂的騙人。

而風雲起始之地的慶國,卻波瀾不驚。

如同鹹魚一般的慶國國主寇季,就像是不知道此事一般。

“爹……那個玻璃真的不是你造出來的?”

寇天賜坐在寇季麵前,狐疑的看著寇季。

寇季躺在躺椅上,懶洋洋的道:“白石樓三層的那一卷有關於玻璃製造之法的羊皮卷,你都翻了四次了。

是不是我造的,你還不清楚?”

寇天賜遲疑道:“可是玻璃作坊那些人用的玻璃製造之法,跟羊皮卷上的有所不同。”

寇季打了個哈欠,“能有什麼不同,不都是用沙子弄出來的嗎?”

寇天賜還要繼續發問。

寇季卻擺擺手道:“行了,彆在我身邊問東問西了。有空你可以多看看白石樓裡的藏書,裡想知道的東西,裡麵都有。

隻要你精心研究,肯定能研究出與眾不同的東西。”

寇天賜盯著寇季,“那您讓我見一見藏在文昌書院裡的那位神秘的大學問家。”

寇季翻了個白眼,“文昌書院是你看著建立起來的,裡麵有什麼,你比我都清楚。根本就沒有什麼神秘的大學問家。

非要說大學問家的話,蘇洵勉強算一個。

那廝如今已經翻閱了十多萬冊大食書籍,從裡麵總結出了不少好東西。

連你祖父都自愧不如。

如今在研究西方曆史的時候,也會跟他探討一二。”

寇天賜沉聲道:“可我問過蘇洵了,蘇洵並不會水泥鍛燒之法和玻璃製造之法。爹您不肯告訴我,難道是有什麼秘密?

難道真如民間所言,您抓到了一個神仙,勸進在文昌書院裡幫你煉製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寇季鄙夷的看了寇天賜一眼,“神仙還能被人抓住?能被人抓住的那叫神仙?”

寇天賜正色道:“民間傳聞,神仙也有克星。”

寇季不屑的道:“神仙真要有克星,那當神仙肯定沒有當人自在。”

寇天賜再次問道:“那您到底有沒有抓到神仙?”

寇季瞪眼道:“都說了,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是大宋的學問和大食學問碰撞以後產生的。

大宋的鍛造之術,有大宋的長處。

西方的鍛造之術,也有西方的長處。

兩兩結合,自然有不一樣的好東西產生。

人蠢就要多讀書,多思考。

而不是信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寇天賜苦笑道:“我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我就想問問他,看看他能不能研究出在海上航行的鐵船。”

寇季愣了一下,感歎道:“那東西啊……恐怕得年以後了。”

寇天賜皺眉道:“這麼久?”

寇季聽到這話,差點沒吐血。

跨越了幾百年的產物,是那麼好弄出來的?

一些原材料還在遙遠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呢。

種世衡幾個人雖然依照他的意思都派出了敢死隊,可什麼時候回來,誰也不知道呢。

寇季沒有搭理寇天賜。

寇天賜卻想到了寇季話裡的一個漏洞。

寇天賜目光灼灼的盯著寇季,“爹,那個神神秘秘的大學問家,不會是您吧?不然您怎麼可能知道在海中航行的鐵船年以後才會出現?

以前我總是聽娘提起,您在沒有南征北戰的時候,在府上總會搗鼓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我問過祖父了,祖父說是異人所授。”

寇季聞言,一點兒也不慌,甚至還鄙夷的瞥了寇天賜一眼,“你這孩子魔怔了。人力有窮時,我就算再厲害,也弄不出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以前在府上的時候,匠人們搗鼓出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是府上花重金獎賞的結果。

不信你隨便去找幾個技藝嫻熟的匠人,許他們一筆重金,讓他們想辦法改良他們的手藝,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看到成效。

至於我為何知道鐵船能鍛造出來的時間,那更簡單。

鐵船在大食的一冊書籍中有所提及。

隻是書籍十分古老,能認識上麵文字的人不多。

你爹我也是花了重金,才請人將上麵的文字翻譯過來的。

可惜東西當時放在天聖館。

下麵那些人在焚燒大食宗教典籍的時候,不小心將其焚毀了。

為此你爹我差點暴起殺人。”

寇天賜被寇季忽悠住了,他喃喃的道:“如此說來,大食的學問,真有可取之處?我要不要潛心研習一番?”

寇季不鹹不淡的道:“聰明人都不會去做蠢事。”

寇天賜愕然的看著寇季。

寇季淡淡的道:“我要是你,我就學習那些大食學問和大宋學問結合以後產生的學問。那是多個傳承的精華,那才是好東西。”

寇天賜眼前一亮,“比如您結合了大食算學和大宋算學總結出的新算學?”

寇季緩緩點頭。

寇天賜起身,“我明白了……我去找找看,看看有沒有其他造船的書籍。”

寇季幽幽的道:“有肯定是有的,不過貌似隻是一個設想。而且需要很多學問做支撐。你真要看的話,恐怕要學很多東西。”

寇天賜笑著道:“我們有的是人,不用自己赤膊上陣。”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

寇天賜笑容滿麵的離開了。

寇季在寇天賜走後,躺在搖椅裡,一邊搖晃一邊瞥嘴,“一個人懂的太多,真是個罪過……還好我聰明,懂得把麻煩甩出去……”

白石樓裡自然有造船的書籍。

不僅有造鐵甲船的書籍,還有關於蒸汽機的書籍。

甚至還有火車等物。

隻不過有些粗糙。

想要將東西研製出來,要學的很多,要花費的時間很長。

用寇季的話說,那些都是東西方學問碰撞的產物。

至於它們真正的由來,隻有寇季清楚。

反正大食的書籍足夠多、大宋的書籍也足夠多。

幾乎沒有人能通讀那些書籍。

自然也沒辦法揭穿寇季的謊言。

就算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到時候各種新出的書籍、新出的技藝混雜在一起,誰也挖掘不出參雜在其中的那些技藝到底源於何處。

更重要的是,宋人不怎麼在乎好的技藝是誰發明出來的。

因為匠人處的階級太低,沒人會幫一個匠人揚名,也沒人會在意一個匠人的貢獻。

人們隻會在意技藝好不好用,根本不在乎是誰創造了如此技藝。,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