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上皇李隆基(1 / 2)

李隆基的能力確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他非常的善於用人,隻不過在他用人的時候,他對於很多人都不是那麼多太了解。

或者說,在王朝進入了盛世之後,他就不想了解他手裡的那些官員了。

對他來說那些官員並沒有麻煩的,他隻要把想安放的人安放在他們應該出現的位置就可以了。

至於什麼是該出現的位置,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反正他已經進入了身為皇帝的下一個階段了,那就是倦政期。

所以隨後就有了天寶年間的那些事情!

說白了,就是他已經不再想承擔皇帝的責任了,但是還想要當皇帝,享受皇帝所能夠享受的那些待遇和利益。

如果用某些關係來比喻的話,那就是李隆基在這個時候在對待國家這個問題上,已經成了一個渣男,既要享受又不想負責任!

發現如果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那麼隻要沒事以不孝的罪名來壓著自己的兒子,那自己完全可以過的和之前一樣好,甚至更好一些。

因為他隻能說自己的兒子不孝,就會有一大堆人站出來的,至於兒子是不是真的不孝?

這一點又有誰會關心呢?

對於那些諍臣來說,他們要的就是皇帝有一大堆缺點,可以讓他們來噴。

至於那些忠臣來說,他們也是不喜歡一個叛亂的太子的。

就連奸臣都是不會喜歡太子的。

畢竟對於當權者來說,太子做的事情,實在是有一些讓他們無法接受,這可是奪了他們手裡的利益呢,所以李隆基也會和太子說政變結束才是開始,因為這件事兒確實如此!

每一次的重點都代表了蛋糕的再一次重新分配,對於當權者來說,他們是最不想蛋糕分配的人如果是正常繼位的話那麼他們還會為了自己的蛋糕但是太子是造反上位,也就是說他們的蛋糕其實已經不再屬於他們了。

對他這些人而言,是一件絕對不可以接受的事情,所以他們是一定回複,太子進行競爭的而競爭的原因就是因為權利!

對於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避免的除非你有一整套的行政體係可以將現有行政體係進行替換,要不然的話絕對沒有辦法來處理這件事的!

要知道,在唐玄宗發動政變的時候,他可是有他爹的一整套行政體係。

而李世民發動政變的時候,不光是有核心天策府十八學士,更是擁有一大堆的頭銜的。

李世民在政變之前就是天策上將、太尉、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領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上柱國、秦王。

其他的可以先不看,隻看看那些可以控製朝堂的職位就明白他的權利到底有多大了。

太尉執掌天下兵馬。

領十二衛大將軍是大唐中央禁軍十二衛的直接統帥。…。。

尚書令就是實際上的宰相,天下政務都是由宰相處理。

中書令則是負責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也就是說宮內的所有事務都是由中書令負責的。

這些職務在一個人的身上的時候,那就意味著,李世民是無冕之王,是大唐的真天子。

朝野內外所有的人事權,財證權,以及刀把子都在李世民的手裡。

因此在看明白這些之後,再去看玄武門就非常的搞笑了,這個玄武門完全就是李世民在和大野淵那爺仨在玩遊戲。

就是在逗傻麅子,如果不是下毒事件的發生,李世民是不會動手的。

在李隆基看來自己的兒子李瑛,現在是絕對沒有一套屬於他自己的官僚體係的。

因為在十王府和百孫院建立完成之後,皇子皇孫就已經沒有了和官員交流的可能性,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去收買朝廷官員了!

所有官員和皇子的交流都會被李隆基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不認為李瑛會有多少的朝廷大員會是太子的人!

雖然李隆基自己被趕下台了,但是他還是想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接手大唐的江山!

至於李隆基自己能不能在那些大臣的支持下,再次拿回皇位?

對於這個問題,李隆基是沒有想過的!

因為,李隆基非常清楚那些大臣的本性,即便那些大臣支持他拿回了皇位,他李隆基不再是能夠統治那些大臣的人了!

甚至自己還要受著那些大臣的傀儡,成為整個世家貴族的傀儡,這對李隆基這種驕傲的人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所以李隆基寧願接受這一次失敗,來為自己的兒子出謀劃策,也不願意想辦法拿回皇位了!

“李瑛,你要知道李林甫這個人對你很有用,彆看他之前一直和你不和,但是你要知道他是姓李的,而且和我們是一個姓,他是皇族宗室!是屬於那種絕對不會背叛的人,所以一定要重用他,即便你看不上他,也要重用他,因為他會是一條忠心的細犬!”

細犬是華夏最古老的狩獵犬種,對主人絕對忠誠,歸家性能好,對陌生人懷有敵意,不輕易讓人靠近。記憶力強,嗅覺靈敏,銜取欲望、捕獵欲望高,耐力好。較適應平原地帶捕獵。也可作為護衛犬。

李隆基說李林甫是細犬,就是在說他絕對的忠誠可以保護李瑛。

對於李林甫,李瑛其實也沒有想要把他怎麼樣,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李林甫口蜜腹劍,妒賢忌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