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朝會(2 / 2)

到了第二天所有人都在卯時就來到大明宮的外麵,所有都在那裡等著,等著鼓聲的響起。

雖然說唐朝的上朝時間都是在卯時,但實際上真正要上朝,也就是淩晨四五點鐘的時候那是要等鼓聲響起的,鼓聲響起才是真正的上朝時間。

所有的朝代都一樣在朝會就有事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是大事大約的,實際上在朝會上麵,真正要談的事情其實並沒有多少。

尤其是運行正常的皇朝就更加的如此了,對於這樣的王朝來說,除了天災人禍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不怎麼需要討論的,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哪裡又報了什麼祥瑞,又或者是哪裡又出現了什麼貞潔烈婦。

反正都是這麼一些溜須拍馬歌功頌德的玩意兒。

隻不過今天不一樣,今天所有人都明白,今天是大唐另外一個祥瑞的出現,而這個祥瑞的名字叫做太上皇。

對於大唐來說,太上皇這種東西確實是可以看成祥瑞的。

畢竟對於大唐來說,每一次出現了太上皇,就意味著出現了一個英明的天子,,這已經成了大唐最重要的繼承方法了,那就是乾倒自己的父母成為大唐的主人。…。。

李隆基這個時候神情枯槁的,坐在自己的龍椅上,在李隆基的身邊是楊再興和高力士,,這兩個人一個是來看守他的,一個是來保護他的,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些老太監。

這些人都是陪同李隆基一起過來的,就是之前給他抬龍攆的一些人,隻不過這些人一個個都氣血衰敗,走幾步就顫顫巍巍的,就連抬龍攆的時候都是有氣無力的,最後還是楊再興讓人去把李隆基的龍攆抬到了大殿之上。

要不然的話,李隆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到達大殿呢。

李隆基到了之後,就看著高力士點了點頭,然後高力來到大明宮的正殿門口揮一揮手裡的拂塵,大聲的喊道,“擂鼓。”

隨後鼓聲響徹雲霄,皇宮大門也緩緩打開,文武百官這個時候也都一個個走進了皇宮,他們一個個也都是表情凝重。

因為他們發現,朱雀門修繕完成了,而據他們所知,朱雀門都被打成廢墟了,結果一夜的功夫,朱雀門就修繕一新了,還擺上了大量的花卉。

這就讓他們有些心驚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太子的安排,台子能做到這樣的安排,就意味著太子早就把自己的觸角伸進皇宮裡了。

這就讓他們想到了開創玄武門的李世民,當初的李世民也是有這樣的手段的,李世民可是在玄武門一年多前就把八百勇士安排進了皇宮,並瞞了所有人一年多的時間。

李瑛看來也是有這個手段,這就讓所有人有些心驚了,他們不知道太子還有什麼底牌,因此一個個也都加快了腳步飛速向著大明宮而去。

身處太廟的李世民和李治等人看著那些文官,就覺得自己頭皮發炸,因為那些文官在實力上最差的都是宗師,這就讓三朝的武臣有些自愧不如了。

“我的娘呀,這些文臣居然都有了宗師的實力,俺程咬金都沒有這份實力呢,俺才是個宗師,他們都最低宗師了,俺相信了,這個世界確實有實力滅佛!”

程咬金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文臣比武將都能打,這到哪說理去?

李隆基看著滿朝文武都走了進來,然後依舊是形容枯槁的坐在龍椅上,對於那些滿朝文武也沒有絲毫例會,而滿朝文武這個時候也沒有一個人對他行禮,全都一個個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在宋朝以前上朝全是有座位的,大臣和皇帝們之間叫坐而論道。

到了宋朝,到時候那些大臣們就隻能夠站著的了。

因為這是五代十國時期留下來的規矩,因為五代十國的亂世,皇帝都是武將出身,他們都是軍法治國。

在軍中是沒有什麼人有資格和主帥坐在一起的,所以他們也認為大臣是沒有資格和自己平起平坐的。

在五代十國的皇帝看來,這些大臣自己也想殺就殺。

而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所以從這個時期開始,那些大臣和皇帝之間態度就不再是坐而論道了,不過還是有些地位的。

可到了明代的時候大臣們在上朝的時候就需要山呼萬歲了。

到了清朝的時候,大臣們彆看是站著可實際上與他們一個個的都是跪在地上口稱奴才,或者說有些人連口稱奴才都不可得。

這些在皇帝給大臣的奏折批複上就能看到。

在清朝,有一個大臣在寫奏疏的時候,在文章裡麵寫下了奴才某某,皇帝給他的回話是,你有何德何能可稱奴才。

在清朝皇帝看來,連奴才都不是的漢臣,其實都不是他們的嫡係的,他們真正信任的,都是那些口稱奴才的滿臣,反正對於漢臣他們永遠是防備勝過運用。

唐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時代,因為在唐代即便是外族出身的大臣,也是可以得到的重用的,隻要你展示出來了自己的能力和忠心,那你就會得到重用。

此時滿堂的臣子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著李瑛的到來,他們知道一個嶄新的時代要來臨了。

他們都在等著這個時代的主人。

人已成球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