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食古不化,拖了時代進步的後腿(2 / 2)

可聽完了魏武說的話,那個老年工匠卻不樂意了。

“魏副院長,您可以罵我可以羞辱我,但您不能說我造的火器是廢鐵,那是我的心血!”

“當初陛下起義之時,我就跟隨陛下,若說火器,大明朝人沒人比我付出的心血更多!”

“若不是我在軍器局堅守製作過程,我大明火器早就被那些後生禍害的不成樣子了!”

難怪這三個人中隻有這個人敢說話,原來是跟著朱元璋起家的。

隻是現在都洪武十五年了,這個人居然還隻是個小小的工匠。

連個六品員外郎的官職都沒能混上,估計跟他這倚老賣老的個性脫不開關係。

隻是這名工匠最後說的那句話,卻引起了魏武的注意。

“你剛才說你嚴格堅守製作過程,還有那些後生禍害是什麼意思?”

這老年工匠一直以自己的堅守引以為豪,聽到魏武的詢問立刻就繼續說道:

“那些後輩晚生不想著好好磨礪手藝,竟然異想天開,胡亂篡改前人留下的東西。”

“火銃一十二寸五分長,六分寬,以青銅製作銃體,這樣製作出來的才叫火銃。”

“那些後輩異想天開,竟想以鐵代銅,更甚者還想改變火銃的形狀,簡直就是亂來!”

“隻要老夫在一天,就絕對不允許他們胡搞瞎搞,否則我大明火器就徹底廢了!”

魏武之前就覺得奇怪,為什麼這老年工匠要說他不在,年輕人就會亂來。

現在才終於明白,難怪火器從元朝就有了,卻一直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明初從朱元璋到朱棣,火器主流基本都是手銃和碗口銃。

直到嘉靖時期才更新換代變成三眼銃。

就是因為有眼前這種食古不化的人,自己不願意創新,還要打壓不讓彆人創新。

才導致大明火器的發展進度緩慢。

這些老頑固守著前人留下的東西當做金科玉律,不允許半點更改。

偏偏在工匠這個群體中,年紀越大經驗越豐富,話語權就越大。

被這樣的人壓著,年輕一輩的工匠做任何改變都會被當做是出格的行為。

這一刻,魏武是真的很慶幸,這個人自己跳出來。

這種害群之馬,留著絕對是個禍害。

但慶幸的同時還有氣憤和無奈。

這種人已經不是害人害己了,甚至可以上升到害國害文明的地步。

要不是這老年工匠的年齡大了,魏武高低要把他按著暴揍一頓出氣。

尊重前人的智慧結晶沒錯,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應該,因為這是傳承。

可後人更應該做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以此為基礎青出於藍勝於藍才對。

看著眼前這個滿臉驕傲的老工匠,魏武強忍著動手的衝動看向另外兩人。

“你們呢?你們也和他一樣,認為隻要磨礪手藝就行,不能改動前人的東西?”

聽到魏武的詢問,另外兩人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點頭。

見到這一幕,就算這三個人不願意走了,魏武也會趕他們走。

不過在此之前,魏武要先把他們引以為傲的堅持,徹底撕成碎片!

“剛才我說你的火器是廢鐵,是我太失禮了,我不該說這種話的!”

聽到魏武這番話,老工匠立刻就撫著胡須緩緩點頭。

正想倚老賣老說句孺子可教,結果就聽到魏武的下一句話。

“廢鐵何辜,居然被我用來形容這種廢渣一般的東西,不,應該說連廢渣都不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