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劇本,說難也難,說易也易。
第一種就是純原創劇情。
這個是很難的,因為套路總共那麼多,前人基本寫的差不多了,你要寫的邏輯通順不能有bug還要有強烈的戲劇衝突,這樣的劇本前期需要非常好的靈感,後期還需要不停的磨bug,周期真的很長。
第二種,改編劇情,原著改編啦、真實事件改編啦,因為電影要製造出戲劇衝突感所以需要對原著、原事件進行二次創作。
這個也不簡單,要在短短時間內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還要改編的精彩、改編的有戲劇衝突要帶動觀眾的情緒,也難。
孫羿嘗試著原創,但兩天時間下來,頭發是大把大把的掉,可劇本卻依舊毫無進展。
也不能說沒有,隻不過,他都不太滿意。
他現在中體會到,難怪整個導演圈,最常提及的一句話就是一本難求。
既然原創不行,孫羿開始嘗試改編,可就在他準備著手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事件,再次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原來在他閉關創作劇本的這兩天,關於他跟盧川導演在本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評委座談會上發生的事情已經被各路媒體傳的沸沸揚揚。
而且版本越來越多。
靠譜一些說的是:
“華夏兩位優秀的青年導演因為一部電影兩看法不同,在座談會上發生了爭執,盧川導演以電影《假結婚》缺乏藝術體現,對孫羿導演進行了批評,孫羿導演則是給予了有力的回擊。”
這類媒體以之前采訪孫羿的《南都娛樂》為主,報道的內容還算客觀,而一些其他小報就不管那麼多了。
怎麼勁爆,怎麼吸引眼球怎麼來,絲毫不顧及邏輯性。
什麼“兩人在座談會上因為電影問題大打出手。”
更有甚者報道說:“兩位青年導演因為一名女演員爭風吃醋。”
真是讓全國的影迷吃了一波大瓜。
大學電影節組委會見事情已經有些一發不可收拾,也不得不站出來辟謠,實事求是的闡述了當天所發生的情況。
不過用詞非常委婉,說的是孫羿跟盧川在對待電影的問題上,進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
然而事情的熱度並沒有因此而降下來,沒辦法,孫羿也隻能停下了劇本的創作,出麵召開新聞發布會。
“孫羿導演,請問座談會當天,您真的是跟盧川導演發生了爭執嗎?”
“爭執談不上,我們兩都是導演出身,對待電影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證,見麵之後當然是交流了一下,可能彼此都比較認真,所以在外人開來,就像爭執一樣吧。”
麵對媒體,孫羿同樣避重就輕。
他想著,這也不是啥好聽的事,總不能說兩人真的差點直接乾起來吧。
孫羿的這番回答,顯然沒讓台下的記者滿意,當下繼續發問道:
“可據盧川導演說,他確實是認為你的《假結婚》這部電影毫無藝術內涵,所以才忍不住提出了自己見解。”
“這位記者朋友,無論盧川導演怎麼說,我想說是,這種論調從根上就是錯誤的,作為電影的導演,《假結婚》這部電影完全就是一部商業製作,她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場價值,以消費者也就是廣大影迷的認可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