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剛剛開始,倫敦警察廳的官方發言人剛公布完案件的一些細節,立刻就讓在場的這些人,感覺這場發布會是如此的戲劇性。
原因就在於,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的那個中國人居然是案件偵破的關鍵。
為什麼會這樣?眾人不得而知!
於是接下來就由本案的負責探長,斯達克開始闡述了關於陳青峰參與這起案件偵破過程的詳細經過。
“各位記者朋友,我是本案負責的新任探長斯達克,前任團長萊曼先生,目前正在倫敦警察學院擔任教職,而我之前的職位也是在那裡擔任教學工作,陳青峰先生是我們兩個人共同認識的朋友,從剛開始他加入倫敦警察學院,作為有經驗的警察參與培訓的時候開始,陳青峰先生就對這個案子特彆的關心,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很好奇,如果是國外的警察,對於這類案件有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於是我把近年來警方公開的一些資料收集了起來交給了他,而陳青峰先生則打算利用這些資料進行研究,並且試圖剖析凶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以此來作為他畢業的論文,可是沒想到,案件就是這麼戲劇性,陳青峰先生,用他敏銳的觀察力,找到了被英國警察遺忘的犯罪嫌疑人,而就在最後一起殘忍的謀殺案發生之後,陳青峰先生找到了,我認為現在正是抓捕凶手的良機,於是我們兩個人展開了一場特彆的行動……”
“請問,他不是警察的嗎?”
“是的,不過警察廳已經完全掌握了我們的一切活動,所有的活動都是在法律的授權範圍之內!”
“我們很好奇,請問他是如何知道凶手是誰的?另外能不能請這個中國人自己回答?”
記者甚至來不及舉手,直接就提出了問題,麵對亂哄哄的場麵,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廳發言人強調了一下現場的發言紀律,於是話筒轉給了陳青峰,陳青峰有些猶豫,不過還是打開了話筒的按鈕,因為他不太熟練,略帶口音的英語,開始闡述起了自己對於凶手的觀察。
“我對凶手的調查工作,是基於一係列類似案件的經驗和統計類的工作,我在中國國內也是一名警察,負責過和約克郡開膛手案件相似的案子,有一些案件,凶手帶著不一樣的想法,我和這些人接觸過,因此有所了解,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覺得這個案子讓我產生了非凡的興趣,於是我憑借著自己在中國工作的經驗,對凶手進行了犯罪心理畫像,從而縮小了警方之前調查過的犯罪嫌疑人線索的範圍。”
“之後,我又根據凶案發生的地點製作出了一份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活動的以及感興趣的作案地區的地圖,這些高危的地區我都一一拜訪過,而在這期間又接連發生了兩起命案,這兩起案子,凶手有很強的報複,警方搜查的意味在裡麵,所以這些案件原本不是凶手自己想做的,而是為了應付警方的偵查,強行上馬的案子,目的就是打擊警方的威信!而這也是凶手露出自己馬腳的關鍵!”
“我在十三街這片區域發現了一個特彆的現象,這裡明明是高危的犯罪地帶,然而卻沒有一起凶案發生,而這裡有一所警察局和一所消防局,我曾經拜訪過那家酒館,並且在那裡品嘗了一杯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