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頭現在都快煥發第二春了,重慶鋼鐵集團在他領導下可以說紅紅火火,現在產品已經幾乎占據了整個國內市場,因為質量好價格公道,把進口鋼材打壓得很厲害。
不過就是利潤低點,畢竟現在鋼鐵市場並不算好,而且這一年生產的鋼鐵很大一部分都用來修鐵路了,但鋼鐵業就是這個樣,關鍵不在於利潤高低,而在於你能不能撐住,隻要你能撐住,總有賺大錢的時候。
“我在想,如果中日開戰,咱們得丟多少地方。”楊豐歎了口氣說,上海這一趟讓他明白,這座城市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甚至都不應該在上海堅守,日本海軍的威脅實在太大了,在這樣的環境作戰是白白浪費士兵的生命。
除非能夠把第三艦隊提前一鍋端掉,然後堵死吳淞口,在長江口大麵積布雷,把日本海軍堵在長江口外,隻有這樣才能在上海同日軍大戰。
楊豐的腦子立刻一動,連張新吾接下來的話都沒聽清,水雷,光頭佬不扔自己可以扔呀!
自己可以大批量生產水雷,就用錨雷,全部裝黑索金,一旦中日有戰爭危險,立刻在彆管什麼其他影響。先長江口扔上幾百顆錨雷,把航道徹底封鎖。隻要日軍大型戰艦進不來就行。
布雷方法就更簡單了,拿運輸機往下扔就可以,一枚水雷最多半噸重威力就足夠了,一架飛機怎麼也能拉十個八個,低空飛行扔下去就行,最多設計個裝置,讓它不至於落水是引爆了。
或者直接回去購買非觸發式水雷,老mao子的倉庫裡。不是據說存了幾十萬顆老式水雷嗎?相信他們一定會歡迎一個大買家的。
至於小型軍艦,威脅終究是小點,410炮的恐怖威力他可是見識過,一炮下去弄不好一個營真就沒了,那樣的話還打個屁。
當然這麼玩也是有一定麻煩的,在日本還沒有對美英開戰的情況下,自己把長江口給封死了。這些家夥肯定不樂意。
不樂意就不樂意吧!總不能為了照顧他們的生意,讓中國的士兵白白去送死吧?
不但是長江口要布雷,杭州灣金山衛外麵也要布雷,而且要扔沉底雷,這裡水淺而且這些東西都是聲控,隱藏在水下日本人想在這裡登陸那可就好看了。
先給光頭佬把最大的敵人清理掉。至於剩下怎麼打,那就看他自己的了,反正隻要沒有日本海軍的艦炮,就算他打不贏,也不至於把所有精銳全葬送在上海。
“楊賢侄?”張新吾大聲喊道。楊豐這才清醒過來。
“您剛才說什麼?”他有些茫然地問。
“我是說萬一真打起來,上海肯定會被打成一片焦土。咱們現在是不是該勸那些工廠向內地遷移,要不然等打起來就不好撤了。”張新吾沒好氣地說。
這倒是真應該提前做準備,彆人先不管,那些和金源聯係緊密的,比如說榮家,張家都得提醒他們一下。
“這個您老出麵,告訴他們恐怕明年就很危險,要搬就儘快,最好是往重慶搬。”楊豐說道。
“這麼急?”張新吾有些意外。
“二二六之後,新的日本內閣肯定被軍方控製,這些瘋狂的軍人們滿腦子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他們什麼事乾不出來?
還有日本國內那些窮困潦倒的平民,他們不出來搶怎麼活下去?到時候軍部一帶頭,整個國家都會變成一群瘋狗。
咱們中國首當其衝!”楊豐冷笑著說。
“這倒是真的!”張新吾點了點頭,他也是日本帝國大學留學出來的,對日本國內情況自然不會陌生。
“這樣的話,咱們最好預先做準備,首先發電廠得擴建,這麼多工廠搬來,電力供應肯定不夠,要我說不如再建一座。
還有就是工業園規模也要擴大,如果你規劃中的那幾個廠子都建起來,黃桷坪就滿了,必須得預先給他們規劃好廠房,到時候搬過來就能投產。
另外還有一條,交通運輸必須解決,現在往北平的運輸,隻能依靠水路到漢口,然後由漢口轉火車,真要打起來日軍切斷平漢鐵路,那麼重慶就被孤立了,彆的都好說,就是油料沒有可是致命的。”張新吾說道。
“油料,油料!”楊豐也很發愁,他如果從現代搞油料,供應北平還湊合,但要供應重慶和光頭佬,就不是那麼好辦了。
“如果在重慶建煤炭液化呢?”這家夥忽然想到一個解決方案。
不行,隨即他又否決了,煤炭液化並不是所有煤都可以的,好像四川還沒有適合乾這個的煤礦。
在四川盆地采石油呢?
這個很快也被他否決了,整個四川盆地天然氣遍地都是,石油卻少得可憐,好像都是采天然氣的時候,稍帶著崩出點,整個四川那麼多油氣田加起來,一年好像也就十幾萬噸原油,這點油還不夠賺回投資的。
哪兒有可以直接液化的煤炭呢?兗州是彆指望了,陝西也不行,太遠了。
還剩下哪兒?雲南先鋒煤礦好像也是可以直接液化的,距離好像也不是那麼恐怖,而且這裡安全性也有足夠保障,就是生產上受雨季限製,那可是露天煤礦。
管他呢!先試試再說!楊豐惡狠狠地一巴掌拍地圖上,倒是把張新吾嚇一跳。
“伯父,聽說沒聽說過煤炭液化!”楊豐回過頭問道。
“你想玩煤變油?”張新吾驚叫道。
“我們實驗室的人曾經秘密考察過,昆明附近就有一座大型煤礦,這裡所產的褐煤就非常適合直接液化。”楊豐說道。
“但這樣的工程咱們有能力建設嗎?”張新吾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咱們沒有能力,但有人有能力!”
“誰?”
“德國人,看來我得給他們準備點好東西做交換,另外還有一點,我們得把龍雲先搞定。”楊豐說道。
搞定德國人並不難,他和德國人關係一向友好,從現代找一些他們急需的技術,以此來作為交換,讓他們給建設一座煤炭液化工廠,規模不用太大了,年產二三十萬噸汽油就夠用,給光頭佬準備的小坦克燒油本來就不多,他也不可能買幾千輛玩裝甲平推,估計最多也就五百輛以下,這樣就差不多夠用了。
不夠不是還有駝峰航線嘛!自己在找機會弄點來,怎麼也夠滿足他的。
從雲南往這邊的運輸也不難解決,讓劉湘負責調民工修公路,成都本來就有通昆明的公路,無非就是加固一下而已。
不過就是龍雲那裡需要好好溝通一下,當然前提是得考察好,這座煤礦的確能建成煤炭液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