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延長油田(2 / 2)

二道販子的奮鬥 木雲鋒 6749 字 10個月前

現代陝北可是中國最主要的土豆產區,就那麼貧瘠的土地都能每年外銷大量土豆,甚至搞到賣不出去爛在地裡的程度。估計在這個時代差點也有限,雖然沒有肥料但人勤快呀!漚點土雜肥也不比化肥差。

兩人邊說著話,車到了平津特區zhengfu大樓,由袁良迎接下了車,然後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楊豐主持了,由袁良全盤接手,無非也就是參觀一下保安師,工廠,各處大學,甚至還走訪一下普通北平市民,感受一下這座城市的變化,然後在安排周相回一下母校,給南開的學生們做一下演講,再就是金源單獨舉行的酒會,楊豐特意把在北平的外國的領事和駐軍軍官們一起邀請來,讓他們感受一下周公的風采,回頭讓明日報在國外也報道一下。

“延長的石油搞好了,的確可以解決咱們的大麻煩,不用多了,隻要每年能出五十萬噸,咱們差不多就勉強夠了。”劉海寧頗為高興地說道,油料供應一直是平津資本家們最大的心病,尤其是這些年汽車和拖拉機數量越來越多,再加上坦克和飛機也都是耗油量極大的裝備,即便是不打仗每年油料消耗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雖然這時候油便宜,花錢倒是沒幾個,可是一旦被封鎖也就麻煩了,所以這些年他們一直在擴建油料儲備,到現在為止已經建成了三座儲備基地,存了將近一百萬噸汽油和柴油,不過這樣依然不夠,如果真能在延長搞出大油田,那麼也就不用擔心日本的封鎖了。

楊豐看著花園中抱著小花花的瑪格麗特笑而不語,石油可是好東西,它的作用可不會隻有這麼一點。

就在周相等人參觀平津的時候,南方的戰況愈演愈烈,短短一個星期時間,光頭佬在黃浦江防線上就已經投入了十二個師,在西線也投入了六個師,日軍同樣增兵到了五個師團,雙方誰也沒有能力奈何得了對方,光頭佬顧忌日本海軍艦炮,無力向南岸發動反攻,日軍擠在狹窄的區域內,還要時刻擔心頭頂中國空軍的轟炸,而且怕遭到中國重炮的攻擊不敢使用重炮,空軍還不敢參戰,這種缺乏突擊能力的情況下,隻能往前線用人命堆,一個星期就損失了超過一個師團,當然因為士兵素質問題,光頭佬的損失也不小,光旅長已經死了兩個,總傷亡超過了三萬。

“看不出這些小日本還真能打。”楊大老板看著報紙饒有興致地說道,現在投入戰場的可都是光頭佬的嫡係,德械師已經全上陣了,連教導總隊都已經調上了前線,幾個整理師上去了一多半,那麼有利的條件還打出這樣的傷亡,這也的確讓他對日軍戰鬥力刮目相看。說起來他也是被東北的戰鬥給誤導了,對這時候日軍的戰鬥力產生了誤解,實際上抗戰初期日軍還是非常能打的,隻不過碰上他這種跟範弗裡特學習的貨色,結果有勁使不出來罷了。

就像日軍剛登陸時,王敬久和宋希濂如果再有一萬發重炮炮彈。那麼第三師團隻有全軍覆沒一個下場,但北方各軍玩一三零加農炮的時候,可是從來不會考慮炮彈消耗問題,北平的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製造這東西。

接下來上陣的就已經開始輪到雜牌和桂係了,到時候傷亡肯定還會大幅增加,而日本人卻至今沒有看出休戰的意思,馬丁轟炸機又連續轟炸了兩次日本,最近的一次甚至全體出動,往八幡製鐵投下了十幾噸炸彈。雖然高空投彈效果不好,但對八幡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麵對這種轟炸,日本方麵沒有還手能力,沒有夜間戰鬥機,地麵高炮夜間對高空目標效果也有限,而且沒有預警時間,雖然能夠通過中日友好人士,知道飛機起飛時間。但轟炸哪座城市卻沒人知道,結果整個九州西海岸人人自危。甚至出現大規模向內陸和鄉下遷移的情況,這樣就出現工廠開工不足,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對中國進行報複性轟炸也不行,雖然轟炸機也能轟炸南京,可問題是沒有夜視儀,根本無法進行夜間轟炸。宵禁以後他們連南京在哪兒都找不到,白天轟炸那是送死,中國空軍可是至今依然牢牢掌握著製空權,光頭佬甚至狠狠心把重慶生產的最新一批十架雙身惡魔全買了下來。

日本人唯一能乾的,就是海軍炮擊中國沿海城市。不過這對光頭佬沒什麼用,他才不會在乎廣州,福州,海州這些城市死多少老百姓呢!而且楊豐也公開發表了聲明,對這場戰爭中平民的傷亡極為關注,要求參戰各方保持克製,不要傷及無辜,否則他有可能做出懲罰性反應,傻子也知道他的意思,肯定不會是懲罰光頭佬。

日本人現在可是很擔心給楊豐參戰的借口,雖然他們感覺在北方對這家夥也有點信心,但問題是跟他打總是會發生一些不確定因素,誰也不知道和他打起來會發生什麼,再說北方還有一頭毛熊虎視眈眈,所以在炮擊中國沿海這件事上,日本人表現得非常謹慎,到現在也隻是喊得比較響,卻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不過戰局總得來說還不算太壞,中國空軍的轟炸因為數量問題,最多也就是個騷擾性質,不會構成實質性傷害,而陸上戰場雖然沒什麼進展,但卻跟和楊豐打時完全兩樣,傷亡雖重卻打得不憋屈,而且根據南京傳出的情報,日本人也最終確信這種消耗戰到最後撐不住的還是光頭佬,至於死點當兵的那算個屁,日俄戰爭的屍山血海不一樣打贏了,拚著死上十萬天皇陛下忠勇武士,早晚能拿下上海,正是這種心理,才讓日本人和光頭佬一樣,一個師團一個師團填到戰場上。

一直到第十天,日軍第十八師團,第十五師團組成的左翼攻擊群才突破張發奎部防線,將戰線推進到太湖南岸,隨著茅以升按下的起爆器,他親手設計建造的錢塘江大橋在爆炸聲中化為兩段。

就在張發奎部退保錢塘江防線的同時,桂係廖磊部第二十一集團軍趕到徹底堵死湖州,一個在王敬久設想中的封閉式戰場就這樣形成。

“看不出南京還是有人的,這個王敬久平日沒怎麼聽說過,倒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周公,您對這個學生有印象嗎?”坐在金源公司的花園內,一邊喝著茶悠閒地看著報紙,楊大老板很好奇地問周相,這世界上最愉快地事情,莫過於喝著茶看著美女嗅著花香然後看彆人殺得血流成河了,估計光頭佬看到這樣的情景得氣死。

“他是黃埔一期,在黃埔學生中也算是出類拔萃了。”周相笑著說道,這些天他在平津參觀可以說大受震動,在南開上過學的他對這座城市並不陌生,但如今他發現不論北平還是天津,都讓他感覺無比陌生,甚至包括在法國,都沒有這兩座城市給自己的觸動大。

不計其數的工廠,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夜以繼日運轉的流水線,一件件工業品就像河流般湧向港口,一艘艘大大小小的商船就等在那裡,將這些工業品運往世界各地,數以億計的外彙同樣如河流般湧入這兩座城市,然後變成一輛輛戰車,一門門大炮,一挺挺機槍再流向楊豐係統內的各軍。

“這就是工業時代啊!”他忍不住心中感慨。(請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ps:新書二道販子崛起求關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