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麵,其實就是拌麵,隻不過各地有各地的叫法。
整體還是將瀝乾的麵條拌以醬料,再加上一些配料食用。
正好冰箱裡還有一塊雞胸肉,陳景樂決定做一個雞絲涼麵。
這是從某個不正經的國宴大廚視頻那學的,據說這道拌麵特彆適合夏天吃。
下午不想煮太多食物,吃不完會浪費,如果隻是簡單做個麵,量就相對好把控。
拌麵,自然是有什麼吃什麼,喜歡吃什麼放什麼。
比如陳景樂喜歡吃青瓜,於是放點切好的青瓜絲,喜歡吃香菜,又加點香菜葉子、香菜杆子。還可以再加點炸花生米。
當然,最不能缺的就是肉。
“吃麵就得多放肉,這樣麵才香!”
又不是開拉麵館,一板肉用半年,自己在家吃,就得多放肉!
素麵?
噫~~
反正陳景樂不吃!
雞絲涼麵,自然是放雞肉,好的雞肉是錦上添花,一般的雞胸肉雞腿肉也湊合。
反正根據各家條件來。
陳景樂偷懶,選的是某些健身人口中“比shi還難吃”的雞胸肉,其實處理好了,雞胸肉還是很美味的,乾吃當然難吃。
“所以為什麼會有人吃白水煮雞胸肉、白水煮西蘭花呢?”
搞不懂。
陳景樂對吃的很挑剔,喜歡把食材往好吃方向做,而不是煮熟能吃就行。
還是那句話,美食是最廉價的幸福來源。
他當年住500塊一個月的城中村,也會儘可能讓自己吃飽吃好吃開心,不然哪有動力乾活。
然後是關鍵的拌麵汁。
要有足夠多的醬跟輔料,調出來的味道才夠複合,吃起來也才會好吃。
麻醬、醬油、香醋、蒜蓉、花椒麵、花椒油、辣椒油、芝麻油等等。
有些地方喜歡加糖,陳景樂覺得加糖味道太怪了,成怪味拌麵了,主食類還是鹹香味更適合他。
調料做到彆人看了發出“蘸拖鞋都好吃”的靈魂感歎就可以。
麵用的是粗麵,等麵煮好,撈出來過冰水,讓麵處於一種成熟了,但中間還有一點白心的程度,然後再利用餘熱將麵徹底燙熟。
這樣做出來的麵,口感是極好的。
雞胸肉也撈出來泡涼水再切絲,不怕燙的可以直接切。
切好後鋪在涼麵上,把調好的醬汁倒上去,一起攪拌均勻,後麵再加入青瓜絲。
這樣一道清爽好吃的雞絲涼麵就完成了!
……
“再來點甜品。”
陳景樂在網上買的材料回到不少,今天打算做個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的做法發展到如今,已經分出不同流派,糖水鋪、茶樓、奶茶店賣的,都不太一樣。
不過整體大同小異,都是由芒果、西米、椰奶、西柚幾樣材料做成。
有些講究的餐廳,還會加入糯米紫米冰淇淋墊底。
這樣會更好吃?
不確定,不過價格更貴是肯定的。…。。
陳景樂完全按照自己口味來做,椰奶直接用的椰樹家,而不是椰漿勾兌,西米煮好,撈出直接混入,再加入兩根奶油小布丁增加奶香味。
最後倒入西柚、芒果丁跟火龍果丁。
嘶~
大夏天的,先吃涼麵,再吃楊枝甘露,爽爆!
陳綺雲下午過來瞅一眼,看到陳景樂在家,興衝衝問:“陳景樂,今天晚上我們吃什麼?”
“你叫我什麼?”陳景樂斜睨了小豆丁一眼。
“樂哥。”
陳綺雲切換笑臉模式,點頭哈腰:“口誤口誤,對不起樂哥,剛才是我不對,我給你道歉了。樂哥永遠是我心中唯一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