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63(1 / 2)

渺小的個人是沒法阻擋曆史的車輪的。,當蘇文嫻得知了外東北戰爭還是如曆史上那般開始之後,她生出的感慨。

就算是有她的信提前預警,可是這場戰爭還是在上輩子的那個時間點開戰了。

不知道國內的兩位領導這一次有沒有提前準備好彈藥和棉衣呢?還有她特意提醒過的要把科學家接回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重視呢?

應該會重視吧,畢竟她特意強調了歸國的科學家在未來的成就,光是核彈和青黴素這兩項成就就很難讓人拒絕,若是他們能比曆史上歸國的時間早一點的話,也許曆史會有新的變化。

她的心裡掛記著國內,拿出了自己手裡的五萬元現金坐車趕到了《華明公報》,這家報社表麵是一家普通的報社,但實際上它是國內駐星城的辦事處。

沒想到公報的大樓門口已經來了很多人,蘇文嫻一開始還以為他們是來抗議國內參戰的,畢竟從國內決定出兵外東北作戰開始,對於這場戰爭的爭論就一直非常激烈。

一派的觀點認為國家才成立一年,國窮民困,人民還沒有休養生息好,怎麼能貿然參加彆國戰爭呢?

再說既然是彆的國家的事,那就讓他們打去唄,反正不打到我們國內就行,乾什麼要去管閒事?

這一派其實就是主和派。

另一派則是支持打出去,不能讓敵人在自家門口撒野,沒看到他們多國聯軍都已經打到鴨江畔了嗎?旁邊就是華國,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不打出去難道等著被敵人再一次侵略嗎?

華國人現在是窮,但是敵人想打我們,我們難道還能當縮頭烏龜嗎?

這一派是主戰派。

這兩派在報紙上爭吵了很久,其實之前南北兩邊小國打起來,國內在東北邊防布軍的時候,星城報紙上就已經在戰與和的問題吵了三個月了,到如今真正出兵,吵得就更凶了。

也因此蘇文嫻以為不會有這麼多人想到來給國內捐款,沒想到來捐款的人很多。

《華明公報》的社長親自出來迎接了來捐款的社會各界人士,並讓人將捐款人的姓名和錢款都寫清楚,每人捐完款之後還能收到一張捐款感謝信。

輪到蘇文嫻捐款的時候,社長一眼就認了出來,因為蘇文嫻這張臉最近是天天出現在報紙上,“藍......哦,何小姐?”差點就要喊藍色蝴蝶。

蘇文嫻把用牛皮紙包裹著錢放到捐款箱子裡,“這裡有五萬元現金,捐款人何瑩嫻。”

一下子就捐了五萬!這是目前為止收到最多的一筆捐款。

“這是我寫《鬼墓探幽》全部所得稿費,是我個人所得。”

社長有些動容,“謝謝你,何小姐。”

蘇文嫻道:“國家有難,我們這些普通人又不會提槍上打仗,也隻能略儘綿薄之意了。”

收起社長遞過來的捐款感謝信,上麵寫明了姓名與錢款,以及《華明公報》代表國內對捐款者的感謝。

她拿了感謝信就走了,但她忘了現在她是個名人,雖然最近報紙上因為打仗的事減少了對她的關注,但她捐款的時候已經被偷偷拍下了照片。

第二天就上了多家小報,“號外號外,藍色蝴蝶將稿酬全部捐給國內!”

蘇文嫻早餐的時候知道了這件事,準確來說是因為這件事被訓了。

大伯何寬壽對她說:“阿嫻,我們何家辦報紙的宗旨一直是不偏不倚,沒有政治傾向,掙錢才是主要目,你作為何家人是不能在公開場合支持某一方的。”

大伯是個商人,他在商言商。

她爹何寬福道:“對,這次的事你做得不對,下次就算想捐也要私底下偷偷的捐,不要這麼高調。”

老太爺道:“阿嫻,你要明白,有政治傾向的報紙是做不久的,我們何家就是因為沒有傾向,能夠為老百姓表達中立的觀點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這次的事,罰你一年的零用錢。”

何家孫輩的孩子每個月能從家族領到兩千元的零用錢,這兩千元錢夠普通老百姓埋頭掙兩年的,但卻僅僅是他們一個月的零花錢而已。

這個懲罰在何瑩夏眼裡就是爺爺太偏心,但是誰也不敢質疑。

而且現在何瑩夏對蘇文嫻也不敢直麵起摩擦了,自從上次在開學典禮上的摩擦之後,她倆基本屬於互相把對方當成空氣的狀態。

連她娘二太太知道了蘇文嫻那天對她說的話之後也勸她:“阿嫻說得對,你已經是蔣家的兒媳婦了,就算蔣希慎中意她,她如今是何家五小姐,無論如何都不會給阿慎當妾,所以她與你並不存在競爭關係,你不要傻乎乎地總跟她硬碰硬。”

“而且她已經明白地告訴你了,她殺過人。”二太太摸著何瑩夏的頭發,語重心長道:“她在木屋區跟窮鬼長大的,自然比你凶狠,她連人都殺過,你這樣的瓷器沒必要去碰她這塊粗石。”

“再過個一年半載你就嫁進蔣家了,到時候你就很少能見到她了,更不必與她爭長短。”

“你要記住,你是嫡女,她再怎麼得到你爹和老太爺的寵愛也是庶女。”

“而且我聽說,她已經說服你爹和老太爺答應她不聯姻,不讓你爹和老太爺逼迫她成親嫁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