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國說的河堤,你們開始修築了嗎?”韓書記好奇的問道。
“已經開始了,他們修築的很好。”蘇蔓菁想到剛才在河堤邊觸類旁通的眾人,心悅誠服的誇讚道。
“嗯?都學會了嗎?”韓書記疑惑的問道,他們一個個的都說不懂,需要小同誌的技術支援呀。
“他們學得快,一點就通,所以就都會了。”蘇蔓菁解釋道。
“誒,那好呀!蘇知青現在就指導我們修築河堤吧,我們人手都備齊了就準備開工了。韓書記、王書記,要不就到我們楊樹灣村視察工作吧,當場看蘇知青的技術指導,這多明了啊。”苗建國聽完後,眼睛一亮,適時提議道。
王書記看了眼趙愛國,趙愛國說道,“我們的人在蘇知青的指導下都會修築蘇知青預案裡提到的河堤了,現在蘇知青可以給楊樹灣村進行技術指導了。”
“行,那就走吧。”韓書記發話道。
趙愛國留段光遠處理後續事宜,他便陪同韓書記、王書記視察工作。
一行人跟在韓書記、王書記身後走向楊樹灣,韓書記一路都在問蘇蔓菁的話,從蘇蔓菁父母的情況再問到蘇蔓菁了解的知識,蘇蔓菁都一一說給韓書記聽,韓書記發現小同誌做人很坦誠,涉獵的知識也很廣,看過的書還都記得一清二楚,可以說是博聞強識了,而且她還有自己的思想見地,他很欽佩小姑娘的能耐,隨即又起了惜才的心思。
現在都說要統一思想,而且也那麼做的,但他心裡還是希望祖國培養的人才能有與時俱進的思想,若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的思想,祖國的未來會僵化成什麼樣啊!
趙愛國在一旁聽的膽戰心驚,菁菁也太不會保護自己了,她怎麼什麼都敢說,趙愛國扯了扯落後於韓書記一步的王書記,王書記不耐煩地看了他一眼,他正聽得起勁呢,看見趙愛國擔憂的眼神,他低聲說道,“沒事,說的都是民生小事,不會出問題的。”
其他乾部見韓書記如此青睞一個小姑娘也沒任何不甘或眼紅,眾人剛才可從韓書記的話裡明白了,那份被韓書記都表揚的防洪預案是出自蘇知青的手,他們都認真看了,那防洪預案是真好啊,讓他們寫估計一百年都寫不出來,而且他們還希望蘇知青幫他們修築河堤呢,又怎麼會嫉妒人有真材實料的小姑娘呢?眾人羨慕的看向趙愛國心裡想到他們村裡怎麼就沒有這麼能耐的知青呢?
“蘇知青,你的防洪預案寫的很好,無論是言簡意賅的遣詞造句能力還是切中要害的措施都很好,我很欣賞你的能力,你願意和我到縣委去做個乾事嗎?工作可能比較累,沒有在小嵐灣過的輕鬆自在,但是我會好好培養你的各項能力,讓你得以人儘其才,你以後也會是為民請命、造福百姓的好領導。”韓書記把利弊都告知蘇蔓菁,欲要爭取到這個人才。
韓書記知道蘇蔓菁很有主見,所以他特地詢問蘇蔓菁的意見,給她選擇的權利,畢竟蘇蔓菁年紀還小,現在就讓她步入詭譎的官場環境,他也不知道是對是錯,但他真的不想錯過一個難遇的人才,他很看好蘇蔓菁的能力,他相信他好好培養蘇蔓菁,蘇蔓菁將來必定會是人民群眾敬愛的領導,也會是他麾下的一員大將,於公於私,都是好的。
“防洪預案裡的措施有的是借鑒他人防洪的成功舉措撰寫的,有的是我根據小嵐灣的情況思考後增添的,所以並不完全是我寫的。”蘇蔓菁說道。
“我知道啊,你一個小姑娘怎麼可能懂那麼多經驗常識,我欣賞的是你腹中豐富的知識、你卓絕的能力還有你正直高潔的品格。”韓書記誇讚的詞語一個接一個的往出來蹦躂,誇得一向心態平靜的蘇蔓菁心潮澎湃。
蘇蔓菁:“……”
都被誇的不好意思了。
蘇蔓菁白嫩嫩的腮幫子蔓延出桃紅的顏色,她穩了心神說道,“韓書記,謝謝你的好意,我的性格肯定應付不了官場的環境,而且那也不是我想要做的。”蘇蔓菁眼神堅定的說道。
其他人都覺得蘇知青要麼是傻要麼是不知好歹,這麼好的機會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蘇知青輕飄飄的一句話就給拒絕了,他們好想掰開蘇蔓菁的腦袋看看她在想什麼。
王書記聽見蘇知青拒絕了韓書記的邀請,那他肯定也沒戲了。他覺得很惋惜,哎。
趙愛國也覺得蘇蔓菁在犯傻,之前他不想蘇蔓菁去公社工作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覺得蘇蔓菁的能力值得更好的,公社很好,但是可沒人悉心培養蘇知青,他擔心她的能力、知識在公社諸多的工作中被消弭殆儘,但現在韓書記可是承諾說要培養蘇知青,讓她的能力、知識都進步,這就很好啊!
“韓書記,蘇知青還小,還不懂,你讓我勸勸她吧。”趙愛國忙開口道。
韓書記安撫性的擺了擺手,讓趙愛國稍安勿躁,小姑娘的眼神堅定,一看就是下了決心的,他很惋惜此行不能收下一員大將但還是好奇小姑娘想做的事,他態度溫和的問道,“小姑娘有啥大誌向啊?快說出來讓韓叔聽聽,韓叔幫你認真參詳一番。”
作者有話要說:歡迎收藏,歡迎評論。
太可怕了,剛隻粘貼了一半,還好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