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折翼的穿書女(1 / 2)

打臉奪運女配 半枝篖 5952 字 11個月前

科協原本隻公布了聯賽的名次和秋令營人員名單, 奈何許多人在評論裡叫囂說有貓膩, 蘇蔓菁和錦市競賽隊肯定走了後門才能既摘到全國聯賽第一的桂冠又得到了七個入選秋令營的指標。

而且據錦城一中的人爆料,蘇蔓菁可是一個連競賽班都沒進的人, 她又怎麼可能脫穎而出成為全國聯賽的第一, 那個首都四中的神童董琛都排在第二, 蘇蔓菁哪來的膽子排在第一,他們不服。

他們原以為科協會先出個通稿解釋一二, 再把事情糊弄過去,但科協人狠話不多,直接把聯賽的試卷、入選秋令營前一百人的答卷和聯賽的評分標準用官微廣而告之了, 再無任何多餘的解釋。

事實勝於雄辯,要看就看唄。

高朵一直在科協官微的評論裡舌戰群雄,她刷到科協公布的答卷後, 喜不自勝:“哇, 菁菁,你真的太棒了,你複賽竟也是滿分耶!現在看那些人還怎麼造謠生事。”

“那是肯定的, 結果我早就料到了, 現在刪評論的可是一個比一個忙。”沈牧打完一段話,挑了挑眉,悠悠的說道。

蘇蔓菁朝兩人微微一笑, 默默的翻了一頁資料,喝了一口紀堯遞過來的果茶。

最近正是暑假,錦市的數學研究所也屬於休假時間, 蘇韻一周前就回芬蘭了,蘇蔓菁閒來無事就宅在家裡,紀堯住在蘇蔓菁的隔壁,蘇蔓菁回來後,兩人基本上天天都在一塊兒,高朵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蘇蔓菁是‘清風徐徐’後,就時常和沈牧一同來找蘇蔓菁玩,說白了,兩人是饞蘇蔓菁的手藝,一個人的餐也是做,四個人的餐也是做,而且還省了自己挑食材的功夫,因此蘇蔓菁也沒拒絕兩人頻繁的來訪,不過一見到來當燈泡的兩人,小堯堯的表情都是陰沉沉的。

聯賽成績一出來,王校長、衛朔和鄭新月都有打電話過來詢問蘇蔓菁要不要接受采訪,來找蘇蔓菁采訪的人不少,他們審查了兩三個市隸屬的正規大平台,但蘇蔓菁隻同意了錄製錦市教委安排的一個推脫不了的訪談節目,其餘的全都拒絕了。

大平台的人見蘇蔓菁拒絕的言辭懇切,而且他們的采訪也不是非蘇蔓菁不可,因此就不再打擾蘇蔓菁,隻簡單的采訪了王校長、帶隊老師衛朔和蘇蔓菁的班主任鄭新月,做了個簡單的報道,不過也有麵皮厚、百折不饒的小報記者不願意放過采訪一個爭議性大且被人說成神話的聯賽第一,他們打聽到蘇蔓菁的住所後就整日蹲守在小區門口,天天和保安套近乎,希望得到進去采訪的機會。

保安亭裡偶爾閒的長蘑菇的保安從小報記者口中問出了許多蘇蔓菁神乎其神的事跡,但是就是不鬆口,堅決不讓人進去叨擾業主,用了接近半個月的時間,他們也隻從那個到過蘇蔓菁公寓裡查火災的保安大叔口中知道蘇蔓菁的家長廚藝不理想,那讓他們怎麼編撰?難道要寫‘黑暗料理造就全國聯賽第一?’雖說標題還不錯,但他們要敢那麼寫,主編能錘爆他們的頭。

天殺的,怎麼才能采訪到蘇蔓菁,再深挖到第一手的私生活資料,他們都守了近半個月了,那小姑娘連人影都沒出現過,要不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蘇蔓菁就在裡麵,他們都要懷疑信息來源是不是可靠了。

保安大叔見一眾小記者神情幽怨的緊盯小區的出口,他笑嗬嗬的說:“如果你們真想采訪那個小姑娘,我勸你們還是先和那個小姑娘的老師聯係,你們堵人也堵不到啊,你們找到小姑娘的老師,讓老師出麵勸說保準能成。”

他們又幽怨的看了保安大叔一眼,隻說:“我們連錦城一中的校門都進不了,錦城一中的老師又怎麼可能替我們勸人。”

雖說不願意承認,但他們還是不得不承認,他們小報記者得到資源的途徑一定程度上是比不上披了黃馬褂的大平台、大報社的記者的,如果他們能聯係到錦城一中管事的老師,他們也不用日日在門口蹲守了。

今年真是玄幻,一個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第一的熱度都快趕上娛樂圈新晉的小花小草了,往屆全國聯賽就沒如此大的響動,頂多喧鬨一兩天就銷聲匿跡了,可是今年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還都說希望見到聯賽第一的采訪視頻,讓他們媒體工作者努努力。

他們也分析了,除過蘇蔓菁的事跡本來就讓人津津樂道,還可能因為神秘感吧,其實他們也想見見小姑娘的廬山真麵目,是不是真的同錦城一中的人說的那般厲害。

雖說一直沒蹲到人,但是他們心裡也沒有埋怨,那些個大平台的記者也都沒采訪到人,而且還早早的就放棄了,隻要他們麵皮夠厚,矢誌不渝,肯定能采訪到他們心心念念的人,得到第一手資料,眾人在心裡為自己的堅持打氣。

不過他們剛給自己打氣完就接到了自己主編咆哮的電話,原因是錦市的教育頻道已播放了蘇蔓菁的采訪視頻......

蘇蔓菁也不是一直宅在家裡沒出過門,她每次出去都坐的紀堯的車,因此就躲過了門口盯梢的小報記者,那些小報記者得來的消息都是真的,蘇蔓菁和蘇韻是沒車,但紀堯有啊,而且蘇蔓菁還有意避開他們,他們肯定見不到人了。

九月份,蘇韻回來上班了,蘇蔓菁也到上課的時間了,不過蘇蔓菁隻在班裡待了十天就要和何詩雅、王恒、衛朔一同去首都了,他們三人要去秋令營報道,而衛朔則是送他們過去,由於蘇蔓菁期末成績依舊是穩穩當當的第一,鄭新月送蘇蔓菁走時,目光裡再沒有了擔憂,也不再叮囑蘇蔓菁空了看看電子課本,隻說讓蘇蔓菁安心考試,注意休息。

至於錦市其他四個成功入選秋令營的隊員則雖隨自己的帶隊老師去首都報道即可。

初秋的陽光洋洋灑灑透過淺淡的雲層覆蓋在大地上,茉莉的清香縈繞在人的鼻尖,紀堯心中的不舍化成了一汪相思的清泉,叩響了他的心扉。

蘇蔓菁的變化還是很大的,短短的半年時間,她就不再是曾經乾瘦矮小的模樣,麵容雖還是未褪去稚氣的青澀,但卻接近一米七了,比一同前行的紀堯隻矮了一個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