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穩定沙州,北涼虎視眈眈
王家、翟家、傅家三大家族,以後就是李長安忠誠的看家狗了。
一位翟家的官吏突然喊道,“黃伯仁和另外五族私通北莽,意欲謀害唐王!”
“這些人簡直是膽大包天,罪不容誅,合該滅族!”
李長安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位官吏說的非常符合他心意。
“很好,你們拚死保衛本王,這才穩定局麵。”
“你們這的官吏,本王會上表舉薦,再升一級!”
“不過……其他五族在沙州根深蒂固,還有不少流毒尚未肅清。”
三大家的人聽到李長安的話,當官的兩眼發涼,幾位家主頓時後背發涼。
剛才有兩族的人的死亡,可是他們動的手!
李長安兵強馬壯不怕報複,但是他們三家可不行。
三大家族的話事人齊齊叩頭,一個個出起了主意。
“王爺!那五族罪大惡極,我們王翟傅三家,和他們勢不兩立!”
“他們五家的底細,我們都很清楚,但是我的人手實在不足。”
“懇請王爺準許,請錦衣衛協助我等剿滅餘孽,除惡務儘!”
“我等一定拚死保衛唐王,還沙州一個朗朗乾坤!”
果然都是聰明人,懂得見風使舵。
“既然如此,青鳥你就派錦衣衛幫助三家家主,秘密行事,不要走露風聲。”
青鳥立刻領命,三大家族此刻紛紛躍躍欲試。
八家變成了三家,意味著他們的地位又要上升不少。
錦衣衛帶著這些人,趁著夜色出門了。
李長安知道大勢已定,心情也放鬆了不少,不但快刀斬斷了金昌城的亂麻,而且還意外得到了薛宋官。
“罄兒,夜深了,陪本王回王府休息吧。”
失憶的薛宋官今晚也算見了世麵,此刻有些驚懼。
但是感受到李長安摟在她腰間的手,她頓時感覺心安了許多。
王爺是大人物,剛才做的都是大事,為的是穩定沙州局勢。
她不過一個民女,這些紛爭和她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今跟隨了王爺,後半生應該就無憂了吧。
“王爺小心,妾身扶你。”
這一夜,沙州這地天翻地覆,除了王翟傅的另外五家,全部被錦衣衛絞殺。
不僅是金昌郡,在黃伯仁治下的沙州三郡都不太平。
錦衣衛明察秋毫,將五家在三郡的所有分支全部查的清清楚楚。
鐵騎飛馳,三郡全部徹底清洗了一遍。
李長安知道,要麼不動手,要動手就斬草除根。
人都是懼怕威嚴的,這種懼怕在群體中傳播,就有可能變成敬畏。
沙州三郡的人,包括青蒼郡的流民,都暗暗敬佩李長安的手段和魄力。
李長安帶著薛宋官回到了王府,將紅薯叫過來相陪。
紅薯看著雙眼使明的薛宋官,顯然十分震驚。…。。
“薛宋官,是什麼人把你傷成這樣的?”
“你可是指玄巔峰的高手,天底下能傷你的人也不多了,”
薛宋官正紅著臉依靠在李長安懷裡,聽到紅薯的話頓時坐了起來。
“你是誰?你認識我嗎?”
“你知道我的過去嗎?我好像記不清了。”
這句話問出,連紅薯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釋了。
她僅僅是見過薛宋官幾次,對於對方的過往她一概不知道。
如果不是要聯合執行必殺任務,她們甚至都無法見麵。
“我……隻是見過你幾次,知道你姓薛,你的過去我也不清楚。”
薛宋官有些失望,繼續靠在李長安懷裡。
現場到處都很陌生,隻有李長安算比較熟悉的。
“我隱隱約約感覺得到,我喪失了一些記憶。”
“不過那好像是很久之前了,實在想不起來了。”
李長安撫摸著薛宋官的腰肢道,“罄兒,想不起來就算了。”
“喪失記憶這種事情,也許一輩子都記不起來了。”
“本王隻知道,你是我的罄兒,就算你的仇家找來,本王替你擋下就是。”
薛宋官握住李長安的手,芳心猛跳,“妾身多謝王爺垂青,幸好遇到了王爺。”
紅薯瞪著美眸,盯著李長安和薛宋官。
王爺太厲害了,出門沒多久就將薛宋官征服了。
而且王爺知道罄兒就是薛宋官,卻一點都沒有怕她偽裝。
李長安拉著薛宋官的手,在她唇上輕輕一吻。
薛宋官頓時渾身戰栗,嬌羞不已。
李長安說道,“罄兒,這位紅薯姑娘,是本王的侍妾。”
“她之前和你也算相識,不如今晚就彆讓她走了。”
“論武功她不如你,但是論起刀法她可是高手呢。”
聽到李長安的話,紅薯沒來由的渾身發熱。
她也的確不想走,萬一薛宋官是偽裝起來要害王爺呢,她要貼身護衛!
“是啊薛姐姐,你和王爺能相遇也是緣分。”
“小妹本不該打擾你和王爺的好事,但是現在眼睛受傷多有不便,小妹幫幫你也好。”
薛宋官比紅薯大一歲,卻完全未經人事,此刻早就臉色通紅。
“王爺你好壞啊,這種事情還要人在旁邊教嗎?”
她說話間,李長安已經輕輕將她的腰帶解開,一切都是那麼熟練。
一夜瘋狂。
紅薯終於放心了,薛宋官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刺殺的舉動。
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北莽大魔頭竟然如此溫柔順從。
從這一天起,唐王府又多了一位盲眼侍妾。
好在薛宋官的眼睛受傷時間並不長,李長安在諸天商城兌換的靈藥將她的眼傷治好了。
當薛宋官的美眸重新煥發光彩的時候,她更是心動不已。
原來自家王爺是如此俊朗不凡,薛宋官覺得自己簡直太走運了,真是蒙著眼睛找到了好郎君。…。。
金昌郡的形勢穩定不久之後,青蒼郡二十萬流民中五萬,竟然直接投奔而來!
二十萬流民中,可以入軍的起碼有兩萬!
而且這些人,對於北涼都是有深仇大恨的。
他們之所以來投奔,一方麵是李長安的手段乾淨利落,他們看到了穩定生活的希望。
另一方麵,是德高望重的歸漢軍都歸附了李長安,他們也是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