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是真沒想到,你是如此的公忠體國!”看著一臉正義凜然的都察院禦史,朱元璋特彆認真,鄭重地誇讚道:“該賞!”
“揭發貪腐,是臣作為禦史的本分!”
朱元璋能清楚地看見,這個年輕禦史的眼中閃耀著明亮且清澈的光芒。這讓他覺得,這個青年是真的在相信自己說的話。
“郭桓,陳禦史檢舉你常年倒賣官糧,你有什麼想說的?”
作為正三品的戶部侍郎,還是洪武朝的戶部侍郎,郭桓的表現是泰然自若,臨危不亂的。
他從一眾朝臣中緩步走出,向著禦座的方向恭敬行禮,然後朗聲回答道:“稟陛下,臣並沒有貪汙,還請陛下明察!”
朱元璋點頭,“那就查,陳禦史,這件事咱就交給你全權處理。”
“臣一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陳禦史的聲音鏗鏘有力。
“餘敏,丁廷。”朱元璋點名道。
話音剛落,兩名朝臣便從眾人中走了出來,此二人也是都察院的禦史。“你們協助陳禦史,查辦此案。”
“臣遵旨。”
“郭侍郎,這段時間,你就先在家休息吧。”
郭桓抿了抿嘴,神色中帶著些委屈和不甘地接受了這個命令。
一件事告一段落,第二件事就立馬跟上。
“臣有本要奏!”
朱元璋歪頭看了看說話的人,見這人也是一名都察院的禦史,於是輕笑道:“今天這都察院是乾勁十足啊,很好!”
好個屁啊!時任左都禦史詹徽一邊在心裡罵街,一邊壓抑著自己快哭出來的情緒。為什麼想哭,因為他完全不知道這幫人要搞什麼!他深深地覺得,自己這個都察院總憲算是要當到頭了。
“臣李繼曉鬥膽啟奏,我大明的貪腐之事,絕不止陳禦史檢舉的糧食稅賦貪墨這一件,還有更嚴重,更欺天的貪腐大案!”
“欺天?”朱元璋品味了一下這個詞。“說來聽聽。”
李繼曉下跪叩拜,鄭重其事,“按我大明製度,每年各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各類財務賬目。這些賬目必須與戶部賬目的數字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若有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按例是如此。”朱元璋淡然地回應道。
“但臣發現,各地官員送往戶部審核的賬目都隻是蓋過章的白冊,所繳稅賦數額多是現場對賬後才進行填寫的。”李繼曉完全無視了所有朝臣瞪向自己的目光,梗著脖子大聲說道,“此中生出的貪汙腐敗恐怕將震古爍今,故而臣懇請陛下嚴查!”
隨著李繼曉的又一次叩拜,整個奉天殿陷入了死寂。
在這一刻,所有的朝臣都回想起了胡惟庸案爆發時體會過的恐懼,每一個大臣都感覺到了自己的後脖頸傳來的涼意,甚至有幾人直接當場暈了過去。…。。
朱元璋和自己的兒子對視了一眼。
默默觀政的朱標一言不發地坐在皇坐旁,等待著事情的繼續發展。
“資善啊,這個都察院你管的很不錯。”長久的沉默後,朱元璋語調平靜地稱讚道,“禦史們都很儘職儘責。”
“臣,臣不敢受陛下的讚譽。”詹徽壓製著心裡泛起的苦悶,回複道。他是真的不敢,他覺得自己的朝服都快被汗水徹底浸透了。
朱元璋隨意地擺了擺手,“把暈倒的這幾人送到醫學院去,好好診治。”
話音落下,殿上的大漢將軍便走入了群臣中,把那幾人抬出了大殿。
朱元璋掃視了一圈隻能看見後腦勺的大臣們,眼中的狠厲一閃而過。接著,他起身走下了玉階,來到了李繼曉的身前,單手把他扶了起來。
“陛下?”李繼曉意外地望著眼前的大明皇帝,他還是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的端詳這位一國之君。莫名的,他的大腦裡居然蹦出了和藹兩個字來,就很離譜。
“你看看,你是把滿朝公卿都得罪了。”朱元璋的語氣依舊平靜。
“臣,這是臣的職責!”李繼曉又要下跪。
“彆跪了,也不嫌膝蓋疼。”朱元璋打斷了他,接著一邊緩緩踱步,一邊講述道:“蒙元立國後,不知禮法,不懂行政,更無製度,隻憑其武力的橫強來治理天下,宛如林中的野獸一般。”
一眾朝臣有些發懵,怎麼扯到前朝的事去了?
“各位卿家大多都是見過亂世的,想必也見過野獸。它們本能地不會考慮太多複雜的事情。”朱元璋攤手笑道。
眾臣也是趕忙賠笑,並祈禱這位皇帝不要瞎溜達到自己的身後來。
“以此思路治理天下的結果,就是放任自流。元廷並不在意治下的官吏,豪強怎麼去管理天下,他們隻在意這些官吏和豪強能不能定點,定時的把它們要的吃食送到自己的餐盤中來。嗯,這就叫包稅製。它還有另一個大家更熟悉的說法,叫撲買。”
“陛下聖明!”有幾名大臣當即恍然大悟般的做出了回應。
朱元璋好奇地看了看這幾人,頓時把他們嚇得底下了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