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明的執政環境(1 / 2)

朱元璋完全沒有想到,胡惟庸案後來還會掀起這樣的波瀾。如果大孫說的沒錯,那這件事的背後,就真的可能是淮西勳貴的手筆。

這一猜測,也讓他直接就聯想到了李善長。

“大孫,為什麼你說詹徽是咱和淮西勳貴化解矛盾的鑰匙?”

“因為李善長的格局不高。”朱雄英頓了頓,“事實上,到了當下的這個時代,大部分的讀書人的格局都不高了。”

說到這,朱雄英頗感無奈地歎了口氣。

“這兩件事有關聯嗎?”朱標問。

“有啊。”朱雄英見自己爺爺暫時熄了殺詹徽的心,所以也放開了身邊的毛驤,走到了自己爺爺的身邊,坐了下來,“當今的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門閥掌控天下的時代了,而是庶族地主的時代。”

朱標也在自然地坐到了自己父親的麵前。

“當年劉邦靠著豐沛集團就能管理整個中原,曹操僅僅憑著曹氏宗親和潁川士族就打下了半壁江山,李世民也能靠著關隴貴族橫掃整個天下。根本原因是真正的大豪族是完全可以控製一個州,一個郡的,這種控製不止是影響力,而是包括所有的人口,糧食,還有土地。”

朱元璋點頭讚同,對於這種現狀,他的眼裡也是赤裸裸的反感,這是作為一個皇帝的本能。

“這些真正的大豪強之所以能這樣做,原因在於農耕經濟發展上的不充分。”

朱標對自己兒子的這個說法頗感意外,他心裡的答案是兒子曾經講過的教育成本過高,導致為官渠道被壟斷。畢竟那個時代,四世三公這樣的頭銜絕對是擁有巨大含金量的。

“因為農耕經濟發展的不充分,導致了大量人力需要依附豪族才能生存,所以就有了可以稱為小王國的莊園經濟。”朱雄英繼續說道,“但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糧食產量的提高,農人,就是庶族地主的獨立生存能力越來越強,他們不用再去依附那些貴族豪強,自己就能漸漸的坐莊。”

“所以現在的豪強和以前的豪強不是一回事!”朱標得出了結論。

“以黃巢起義為分界線,華夏大地上的貴族豪強就算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這些庶族地主。他們和貴族豪強的區彆就在於,不可能掌握更多的資源。他們能靠著自己的影響力,控製一個縣就算是不錯了。因為和他實力相同,勢力相同的地主有很多,很多。”

“這算是某種程度的社會原子化,也就是說,到了宋朝開始,皇帝直麵的力量就不再是世家豪族了,而是一個個小型化的庶族地主。”

作為一個成熟的皇帝,朱元璋這下完全明白了,為什麼自己的大孫會說李善長格局不高。

“這種現狀決定了,從宋朝以後開始,朝廷的官員必須越來越職業化,官僚的數量也會隨之越來越多,整個管理體係也會越來越龐雜。反過來說,就算不考慮政局的平衡,這個天下也不能像漢唐一樣靠某一個集團去治理了。所以皇帝必然要吸收天下所有庶族地主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並讓他們分潤整個天下的利益。”…。。

朱標這時也明白了過來。

“但很可惜,李善長也好,淮西勳貴也好,包括整個江南地區的文官團體,都沒有意識到這個現實情況的轉變。”朱雄英想了想,“或者說,他們不願意去這麼想,每一個派係都想把持最高權力,完全沒有了天下之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