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的名單記錄,和具體的通行證發放都會由錦衣衛去操辦,朱雄英隻是交待了一下讓錦衣衛的態度和善一點後,便再次回到了皇城。
對於朱雄英來說,這一天的日程安排是很忙的,他的下一站是明宣部。
此時的明宣部已經不是剛剛建立時的空架子了。短短幾天,朱雄英就從國子監和翰林院挑了一批人裝進了這座大院裡,他對這些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儘可能的接受初步的白話文和標點符號的運用。
他們的工作也不難,就是中譯中,他們需要將朝堂上的各種政令,奏對以最直白的話語總結出來形成文章。而這些文章的審核工作,朱雄英則直接交給了周興手下的幾名鐵憨憨錦衣衛,因為審核標準隻有一個,就是這些鐵憨憨錦衣衛能不能聽懂報紙上的內容。
通過了錦衣衛的審核後,這些文章才會被送到後院的印刷室。
印刷室現在被劃分了兩個區域,一個區域專門擺放那台巨大無比的鑄排機,另一個區域則是八台新式的印刷機。
整個後院的保護措施格外嚴密,前院的那些學子,翰林都不能隨便進入這裡。
操控鑄排機的已經不是羅老先生了,而是一位最快學會使用明快打字機的國子監學生,他也因此得到了一個翰林待詔的官身。
對於現在的這份工作,他格外喜歡,特彆是看見那一排排鉛字模從鑄排機裡整齊地出現,然後被整齊放進排版盒時,他的眼裡就會閃出興奮的光芒。
在錦衣衛的人牆掩護下,朱雄英徑直就走進了羅先生位於後院的書房,他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而他現在每天的工作除了對第二天要發的報紙進行一個排版確認之外,就是整理自己寫的小說,這些小說不僅要刊登在報紙上,未來還要出版成書。
“羅先生,這麼勤奮啊!”
看著這位滿頭白發,頭戴金絲邊眼鏡的儒雅老人,在打字機前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打著自己的鴻篇巨著,朱雄英是真想找個相機把這一幕拍下來。
畫幅畫吧。最後他在心裡想到。
“殿下。”羅貫中想起身行禮,但當即就被朱雄英按了回去。
“說好的,咱們不用行禮。”
對於這一點,羅貫中還是有些不習慣,就像他在自己的小說裡使用朱雄英的那套標點符號一樣。
“殿下這次來,可是又有社論要發了?”老先生有些期待地問道。
目前《明報》上的內容其實還比較簡單,
首先就是占據第一版的時政內容,就是報道前一天皇帝和百官們都說了什麼,皇帝了哪方麵的問題,還有要明確推行的政策和一些重大事件的通報。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報道,能報道的內容全是由皇帝挑選好後,才送到明宣部來的。
第二版的內容則是朱雄英特意觀照的,標點符號的運用教學和阿拉伯數字的推廣。…。。
這是朱雄英要一直貫徹下去的一件事,不管大明的讀書人會不會抵製,反正他都會以報紙上的所有文章為載體,強製宣傳標點符號和阿拉伯數字。
至於簡體字和漢語拚音,他暫時還沒有去推動,這件事牽扯的範圍過於廣泛,他不打算貿然開啟。
第三版的內容就是羅貫中先生的小說連載和征文的預熱廣告,之所以是預熱,完全是因為現在的大明還暫時建立不起來任何投稿機製。
關於大明當下的郵政體係該怎麼改,朱雄英也在思考。
最後就是大明社論,這東西屬於時有時無的,完全看朱雄英會不會借此向社會發表一些暴論,比如上次那篇已經快傳遍大明的,貨幣的誕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