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贗品可是個好東西(1 / 2)

朱元璋思考著自己大孫的提議,他先是根據朱雄英的話,本能的將未來灶戶的大規模逃亡和被逼去做私鹽的事,單純地歸結到了寶鈔貶值上。

既然大孫已經決定要穩住寶鈔,徹底推動大明貨幣的紙幣化,那這個問題還需要多擔心嗎?

但旋即他又意識到,開中法出問題,和自己其餘所有政策出問題的原因應該是雷同的,不是某個單一的因果關係促成的。

“這個開中法,你想改的地方隻有這一處?”朱元璋好奇地問道。

朱雄英樂了,平時說到要改革什麼的時候,老爺子都很抵觸。現在隻是需要微調一下,老爺子卻主動問了起來。

“其實可以改的地方很多,但目前都沒有必要。”朱雄英一邊思考著,一邊說道,“開中法的核心作用,主要還對邊地屯糧的一種補充,同時也讓朝廷找到一個調撥大宗物資配送的廉價抓手。”

“關於第一點,根本問題還是在糧食產量上,等我們搞到土豆,黑麥這些東西,然後培育個幾年,大明的糧食問題就應該能得到有效地改善,到時候食鹽開中就可以逐步退出了。”

朱元璋皺眉說道:“商人以後搞得那些商屯還是很可取的。”

“這一點可以用彆的方法代替,畢竟大明邊地的主要糧食供應一直都是在軍屯上。”朱雄英解釋道,“但不管是什麼屯,本質上最後都需要一個嚴格的管理機製,特彆是對軍將的約束,未來侵蝕軍屯的人裡,他們會占一大部分。”

聽到這一股無名火就在朱元璋的胸口裡翻滾了起來。“這些都是咱走了以後出現的事?”

“不用這麼生氣,這是正常現象,所謂一代不如一代嘛。所以我才說要不是四叔莽了一把,大明會直接退化成南宋。”

朱標有些惆悵,他不確定如果自己繼位後,這些問題會不會出現。

“本質上還是皇權自身的問題,繞來繞去都離不開一個對個彆將領的收買,而收買的方式多半又是縱容。最後的結果就是軍事係統敗壞,軍隊戰鬥力下降,邊地戰事更是因此頻繁,然後又要為此不斷調撥物資……”

朱雄英攤手。

“總是會搞成這個樣子!”朱元璋也是頭疼。

“這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之前我跟道衍大師說過的那套理論。”

一直在安靜思考的道衍有些不明所以地忘了過來。

“勞動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朱雄英認真的強調道,“不管是用貶值的寶鈔去換灶戶手上的鹽,還是降低金屬貨幣裡的含金量,在市場交易中去無節製地搜刮財富,本質上都是在違背這一客觀規律。”

“你們不尊重勞動,勞動者最後自然不會尊重你們,不管是前線用命的士兵,還是底層艱難度日的百姓,都是一樣的。彆以為學一點馭民之術就能把這個問題解決,老百姓的心裡都是有一本賬的,時機到了自然會一起算總賬。”…。。

朱元璋微微垂下了雙眸,這個道理他也一樣清楚,但後世的那些子孫,哎!他在心裡歎了口氣。

“開中法後期大規模敗壞的原因之二,就是當權者走上了所有過往當權者的老路,徹底把這套體係玩成了刮錢的項目。”朱雄英補充道,“這樣一來,不僅灶戶不搭理朝廷了,連商人也沒興趣搭理,沒錢可賺了嘛。”

“所以,你想讓這些灶戶和你那幾個廠裡的工匠一樣,能夠安穩的度日。”朱標頗為感慨的說道。

“安不安穩我不知道,反正隻要我在,就會保他們過上正常的日子。我不在以後的情況,我也管不了。”朱雄英大大咧咧地一笑,“最關鍵的是,產業化生產有助於朝廷更好控製生產端,同時調控市場上的食鹽供應量,保證食鹽的價格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朱元璋點頭,對鹽價的問題,他本來也是這麼考慮的,所以多次強調過對鹽引不要增發太多。隻是一想到這樣改革下來要花費的成本,他不免還是覺得有些肉疼。無奈一歎後,他最終說道:

“你看著去處理吧,但咱要跟你掰扯一下,這兩年來您可是用了咱不少的錢糧了,什麼時候讓咱見見回頭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