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的一席話,讓張敘體會到了一次醍醐灌頂般的爽快感,隻有薛守衡和三大王處在懵懵懂懂的狀態中。
當然,三大王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態,薛守衡則還有些不適應,畢竟他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
於是整個大堂裡,頓時間就隻剩下了兩個人說話的聲音。
“開端還是在郭桓案上。”文士思索著說道,“郭桓案的貪汙數量實在巨大,作為皇帝,朱元璋肯定會去想,南邊都貪汙了那麼多,北邊有沒有貪汙?貪汙了多少?所以必須要查。但想查北邊的事情,靠某個禦史肯定是不行的。”
張敘點頭,“北邊已經封了幾個藩王,如果涉及到了貪腐,這些個藩王不可能跑得掉,鳳陽朱這個人一向偏袒自己的兒子,所以這種事要查就隻能朱標去。到時候不管查出什麼來,都有回旋的餘地。”
一旁的薛守衡這下算是搞明白了,路上聽見的那句審查到底是什麼意思。難怪他們要隱藏身份,原來是要暗中跟著朱標北上去審查賬目,但這些人為什麼不跟朱標一起走呢?而是分散北上呢?
“這次行程安排的這麼複雜和隱秘,恐怕不止是要清查貪官這麼簡單。”文士依舊在思考整件事可能的發展方向,“或許有整頓這些藩王的意思。前些日子的報紙上也發了文章,要這幾個藩王到山東去與太子彙合,一同祭拜孔廟。這就是要調開他們的意思。”
“的確,這件事估計最麻煩的就是這幾個藩王。”張敘也在思考,“如果他們察覺到了什麼,肯定會向自己大哥求情。對於這幾個弟弟,朱標和他爹是一個德性,一向也是多有維護的,到時候很多事就不好辦了。所以整個過程絕不能讓這幾個藩王探查到。”
薛守衡明白了,難怪這些文官要分散北上,估計這個朱標身邊也不會有多少人。等等,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策劃一次截殺。
想到這,他覺得自己立大功的機會又來了,當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知道他人現在在哪嗎?”張敘反問。
“讓沿途的聯絡點查一查,他這樣的人就算在是微服出巡,目標肯定也會很大。”
這個建議頓時讓張敘胸口一疼。自從自己那絕世聰明的好大兒把所有的聯絡點曝光後,他瞬間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潰不成軍。大量自己培養了多年的骨乾人員被抓,捎帶著這鳳陽朱還在山東剿了個匪,弄得很多跟他有聯係的土匪都徹底躲了起來。
現在他能維持一個基本的對外聯係已經格外費力了,還派人去大海撈針一樣的查探這批人馬的行程?
注意到家主眼神的不善,薛守衡把自己的腦袋縮了回去,同時閉上了嘴巴。雖然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麼,但現在不說話肯定是正確的選項。
收回了想殺人的視線後,張敘繼續和身邊的文人聊了起來,“我原本還以為鳳陽朱讓自己的幾個成年子嗣去山東祭孔,是想借此表達一下對北方士人的重視。沒想到他連自己的兒子也算計了。”…。。
“一石二鳥吧,上次殺了那麼多孔家人,北地士子的怨氣還是很重的。”文士繼續分析著,“明國北進的政策不會改變,越是這樣反而越需要一個穩定的江北和穩定的邊防,所以我猜,這次清查後,並不會大張旗鼓的抓人,最多隻是法辦幾個小官小吏,大概率會和兩年前他清查空印案跟郭桓案的做法一致,先暗中收集證據,最後再等邊境的局勢穩定後,一網打儘。”
“把這幾個兒子調回去,也算是以後網開一麵的借口了。”張敘補充道。
“山西這邊的貪汙情況怎麼樣?”文士問道。
張敘嗤笑一聲,“當官的哪有不貪的,鳳陽朱這麼懲貪就是自絕生路。”
“那事情就好辦了!”文士輕敲了一下桌麵,“我們有幫手了。”